取辖投井 qǔ xiá tóu jǐng
取辖投井的意思
比喻挽留客人极坚决。
1. 【解释】:比喻挽留客人极坚决。
2. 【出自】:《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取辖投井的近义词
拔辖投井、闭门投辖
成语词典:取辖投井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后汉书·马援传》:“子阳(公孙述)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
自取灭亡: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弃暗投明: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与黑暗势力断绝关系,走上光明的道路。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儿,我拿李子回送他(语本《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比喻友好往来。
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无理取闹:毫无理由地跟人吵闹;故意捣乱。
投机倒把:指以买空卖空、囤积居奇、套购转卖等手段牟取暴利。
明珠暗投: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投到黑暗的地方。《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而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后用“明珠暗投”比喻贵重的东西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也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或好人误入了歧途。
投鼠忌器:《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 意思是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做事有所顾忌,不便于放手去干。忌:顾忌。
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这是佛教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现多含有诙谐或讽刺的意味)。
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后用“舍生取义”表示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
火中取栗: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自己脚上的毛被烧掉,栗子却都被猴子给吃了(见于法国拉·封登[Jean de La Fontaine]的寓言)。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臭味相投: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投机取巧:利用时机和巧妙手段谋取个人私利,也指不愿下苦工夫,凭小聪明侥幸取得成功。
取而代之:《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原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代替他。后泛指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落井下石:也说落井投石、投井下石。比喻乘人危难时加以陷害。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予取予求: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汝),女(汝)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汝)疵瑕也。” 后指任意索取。
巧取豪夺:用欺诈的手段取得或凭强力夺取(财物、权利)。
井井有条:形容条理分明,整齐有序。
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意见一致,彼此很合得来。
自投罗网:比喻自取灾祸,自己送死。宋苏轼《策别十七·去奸民》:“譬如猎人终日驰驱践蹂于草茅之中,搜求伏兔而搏之,不待其自投于网罗而后取也。” 罗、网:捕鸟的器具。
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各取所需: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背井离乡:也说离乡背井。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生活(多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偷奸取巧:用狡猾的手段使自己不费力而得到好处:他这人专会~,干事全凭一张嘴。
投石问路:比喻先以某种行动试探。
市井无赖:指城市中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举手投足:一抬手一踏步,泛指一举一动:~显出一种优雅的风度。
杀鸡取卵:也说杀鸡取蛋。比喻只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卵:蛋。
就地取材:就:随。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分文不取:一个钱也不要(多指应得的报酬或应收的费用):我要是治不好你的病,~。
探囊取物:手伸到口袋里取东西。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新五代史·南唐世家》:“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囊:口袋。
以貌取人:根据人的相貌来判断他的品质或才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秩序井然:做事有条理,不杂乱。井然:有条理的样子。
断章取义:不顾文章 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丰取刻与: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石投大海:石投海中迅速没入,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
逆取顺守:逆:背叛;顺:合理。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穿井得人:穿井:打井。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个劳力,却传说成打井时挖得一个人。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取与不和: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
古井无波: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囊中取物:囊:口袋。
投桃之报:比喻给对方的报答。
无波古井: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予求予取:从我这里求(财物)
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避坑落井:比喻避去一害又受一害。《晋书·褚(shà)传》:“今宜共戮力以备贼,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取青妃白:取青媲白。同“取青媲白”。
以水投水:把一条河里的水倒到另一条河里。比喻事物相似,很难辨别。
引手投足:比喻出微力便能援救别人。
取友必端:正派的人选择朋友必然端正。
甘井先竭:甜水井的水先枯竭。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早衰。
躬操井臼:泛指家务劳动。
以石投卵:用石头去砸鸡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
牵牛下井:比喻事情棘手,使不出力。
话不投机:话说不到一起。指意见或见解不一致。
取容当世:比喻博取当权者的欢喜。
亲操井臼:指亲自料理家务。
意气相投:意气:志趣性格;投: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明弃暗取:表面上推辞放弃而暗中偷偷拿取。
投笔请缨:玩弄文字技巧。
凿空取办:指巧立名目,勒索榨取。
负薪投璧:指 汉武帝 率群臣背柴草、沉玉璧以塞 黄河 瓠子 决口事。见《史记·河渠书》。
井渫不食:指井虽浚治,洁净清澈,但不被饮用。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
猿猴取月: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如石投水: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一样。比喻互相合得来。
取乱侮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
自取罪戾:指自招罪过。亦作“自取咎戾”。
掘井及泉:掘:挖;及:到。挖井就要挖到泉眼之处。比喻做事善始善终。
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三寸之辖:辖:车轴头上穿的小铁棍,管住轮子使其不脱落。指车辖。比喻事物的关键。
以名取士:名:名声;取:取用。依据名望的高低作为选用人才的标准。
按劳取酬:按照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取得相应的报酬。
投畀豺虎:(把坏人)扔去喂豺狼虎豹。比喻对坏人的强烈憎恨。《诗经·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 畀(bì):给予。
乘间投隙:乘机挑拨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