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本务实 dūn běn wù shí
敦本务实的意思
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1. 【解释】: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2. 【出自】: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二三子不思敦本务实,以眇眇之身,任天下之重。”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词典:敦本务实
实话实说:用直捷了当的方法讲出真实情况。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华:花。
脚踏实地:形容做事踏实认真。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舍本逐末:又说弃本逐末。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置。《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弃本逐末。”
确确实实:确切信实,的的确确。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严严实实:形容非常严密整齐。
名副其实:也说名符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相称,符合。
变本加厉: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现指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恶劣(含贬义)。厉:猛烈。
追本溯源: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也说追本穷源。
照本宣科:照着本子读。形容只是死板地照着念,毫无创造发挥。宣科:道士诵经。
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除恶务尽:消除坏人坏事,务必干净、彻底。《左传·哀公元年》:“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温柔敦厚:形容待人温和宽厚。《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敦:诚恳。厚:厚道。
诚心实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英雄本色: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秀而不实: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求真务实:追求真理,讲求实际。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也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
华而不实:只开花而不结果。比喻表面好看,但没有实际内容。《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华:同“花”,开花。
一本万利:形容本钱很小,利润很大。
当务之急:当前应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孟子 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真凭实据:真实可靠的凭据。
有名无实: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际。
实不相瞒:指实话告诉对方,不加以隐瞒。
名不副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不相符;有名无实。也说名不符实。
不切实际:指不符合实际。
浮而不实:形容知识浅薄,基础不扎实;也形容作风浮泛,不深入不踏实。
老实巴交:状态词。形容人老实、本分:他是个~的人,从不惹是生非。
查无实据:查究起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
本位主义: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真情实意:真实的情意。
本固枝荣:树木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
原原本本:也作源源本本。
小本经营:本钱小、利润少的买卖。
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
不识时务:《后汉书·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为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原意是不识抬举。后多用来指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
名存实亡:名义上还有,实际上已经不存在。
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真心实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货真价实: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在的。原是商人招揽生意的用语。现在引申为实实在在,一点不假。
还原反本: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
重本抑末:中国 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战国 时 李悝、商鞅 和 韩非 等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和富国强兵的源泉,因而把农业称为“本”,把工商业称为“末”,认为重农必须抑商和禁末,以保证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对巩固封建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日益增加。南宋 以后,反对抑商的人也渐多。到了近代,反对抑商又包含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内容。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下册第五章三:“重本抑末口号自 战国 后期以来已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间虽也有思想家把本末概念作了新的解释,认为农工商各有本末……可是,从未有人公开地否定过重本抑末观点。”
汲古阁本: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
敦诗说礼: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张本继末: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切切实实:踏踏实实,确实具体。
实密似疏:看起来好像空隙很大实际却很严密。
不通世务:指不了解社会上的情况。
原本穷末:原本:探求根源;穷末:寻究到尽头。追溯事物的由来。
适时应务:适合时宜,顺应世务。
识时知务:认清形势的发展,通晓事务的变化。
本来面目:事物原来的样子。
报本反始: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反本溯源:比喻追寻事情的根源。
既成事实:既成:已成。已经形成的事实。
付诸实行:实行。
将本求利:用本钱谋求利润。
求名责实: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足履实地:履:踩踏。脚踏实地。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
舍本事末:舍:舍弃;事:从事。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谈优务劣:善于空谈而治理政务的能力很差。
水源木本:水的源头,树的根本。
名负其实:出自汉·曹操《与王修书》,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符,是名副其实的反义词。
当今之务:当前最紧急的任务。
溯本求源:追寻根本,探求起源。
实繁有徒:实:实在;繁:多;徒:徒众,群众。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
德本财末:指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
识时达务:认清时势,通达事务。
本本源源:原原本本。
本同末离:本旨相同而途径不同。
避实就虚:本作避实击虚。《孙子兵法·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意思是避开敌人的主力,进攻其薄弱环节。后也指谈问题或处理问题时回避要害。
本末终始:本末:树根和树梢;终始:事情的结局和开头。指事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的发展规律。
去恶务尽:比喻不能姑息坏人坏事。
实心实意:指真诚实在的心意。
有名亡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同“有名无实”。
积基树本:缔造基础,树立根本。
务实去华:讲究实际,除掉浮华。
循名校实:犹循名责实。
本末源流: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