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还乡

告老还乡 gào lǎo huán xiāng

  1. 拼音:gào lǎo huán xiāng

  1. 意思:指的是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1.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曾任过青州刺史,六十岁上告老还乡。”

  1. 近义词:

    • 解甲归田:脱下军装,回家种地。指战士退伍还乡。强调从军事工作回归到平民生活,和 “告老还乡” 一样都有结束工作回归平常生活的意思。

    • 衣锦还乡: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这里同样是回到家乡,只是多了富贵这一背景。

    • 荣归故里:光荣地回到家乡,与衣锦还乡意思相近,都体现回归家乡时带有荣耀的状态。

  1. 反义词:

    • 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到外地。强调被迫离开家乡,与告老还乡的主动回归家乡形成鲜明对比。

    • 离乡背井:同 “背井离乡”,表达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生活。

    • 抛妻弃子:离开妻子儿女,多形容为了追求名利等而舍弃家庭,与回归家乡的情境截然不同。

  1. 例句:

    • 张教授在大学任教多年,如今到了退休年龄,便告老还乡,享受悠闲的晚年生活。

    • 王局长为人民服务了大半辈子,六十岁时选择告老还乡,回到那个生他养他的小山村。

    • 李爷爷曾是一名公务员,现在告老还乡,每天在院子里种种菜,养养花。

    • 赵老师教了一辈子书,到了退休的时候,毅然告老还乡,回到老家开办了一个小型图书馆。

    • 这位老将军戎马一生,八十岁时告老还乡,过上了平静的日子。

    • 他在大城市打拼了几十年,功成名就后告老还乡,想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

    • 张工程师退休后告老还乡,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村里的工厂改进生产技术。

    • 王医生告老还乡后,经常义务为乡亲们看病,深受大家尊敬。

    • 刘爷爷从企业高管的位置上告老还乡,组织了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

    • 陈校长告老还乡,在村里办起了免费的辅导班,辅导孩子们学习。

成语词典:告老还乡

老当益壮lǎo dāng yì zhuàng:年纪虽老而斗志更坚,干劲更大。《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当:应该。益:更加。

扶老携幼fú lǎo xié yòu: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老师宿儒lǎo shī xiǔ rú: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入乡随俗rù xiāng suí sú:到一个地方就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也说入乡随乡、随乡入乡。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马站在槽头,还想着驰骋千里。比喻人虽年老,仍有雄心壮志。骥(jì):好马。枥(lì):马槽。

返老还童fǎn lǎo huán tóng:老年人又恢复青春。形容老人充满了活力。

自告奋勇zì gào fèn yǒng: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地老天荒dì lǎo tiān huāng:也说天荒地老。形容时间久远。唐李贺《致酒行》诗:“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买椟还珠mǎi dú huán zhū:《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有个楚国人把珍珠装在木匣子里,到郑国去卖。有个郑国人认为匣子漂亮,就买下木匣,把珍珠退给了卖主。比喻取舍不当,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椟(dú):木匣子。

老生常谈lǎo shēng cháng tán:老书生经常讲的话。比喻听厌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原作老生常谭。《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老生:年老的读书人。

衣锦还乡yī jǐn huán xiāng:古时指做官以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衣:旧读yì,穿衣)。也说衣锦荣归。

倚老卖老yǐ lǎo mài lǎo:仗着自己年纪大而任意放纵,卖弄老资格。

老态龙钟lǎo tài lóng zhōng: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老泪纵横lǎo lèi zòng héng: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乍暖还寒zhà nuǎn huán hán:形容冬末春初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谆谆告诫zhūn zhūn gào jiè: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告诫:规劝。恳切耐心地劝告。

老成持重lǎo chéng chí zhòng:阅历多,办事稳重。

老弱病残lǎo ruò bìng cán: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病:病人;残:残疾人。泛指弱势群体。

老奸巨猾lǎo jiān jù huá:形容世故深,极其奸诈狡猾。《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 老:老练。奸:奸诈。巨:大,引申为非常。猾:狡猾。

父债子还fù zhài zǐ huán: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

老着脸皮lǎo zhe liǎn pí:不顾丢面子。

异国他乡yì guó tā xiāng:指远离家乡、在别的国家或地方,常带有一种漂泊、孤独、思念故土的情感色彩。

生老病死shēng lǎo bìng sǐ:佛教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苦,今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事。

告老还乡gào lǎo huán xiāng: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未老先衰wèi lǎo xiān shuāi: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深山老林shēn shān lǎo lín: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三朝元老sān cháo yuán lǎo: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男女老少nán nǚ lǎo shào:泛指所有的人。

大功告成dà gōng gào chéng:指大的工程、事业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不可告人bù kě gào rén:不能告诉别人,多指不正当的打算或计谋不敢公开说出来。

白头到老bái tóu dào lǎo:白头:头发白。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人老珠黄rén lǎo zhū huáng:比喻妇女老了被轻视,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老八辈子lǎo bā bèi zi:形容年代久远或古老、陈腐:这是~的话了,没人听了。

客死他乡kè sǐ tā xiāng: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

老实巴交lǎo shi bā jiāo:状态词。形容人老实、本分:他是个~的人,从不惹是生非。

无可奉告wú kě fèng gào:没有什么可以告诉对方的。

背井离乡bèi jǐng lí xiāng:也说离乡背井。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生活(多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欲拒还迎yù jù huán yíng:心理上是想要拒绝,但在行动上却表现出欢迎的样子,常用来形容人的一种矛盾心理和行为表现,带有一定的暧昧意味。

鱼米之乡yú mǐ zhī xiāng:指盛产鱼类和大米的富庶的地方。

妻儿老小qī ér lǎo xiǎo:指全体家属(就家中有父母妻子等的人而言)。

一家老小yī jiā lǎo xiǎo:指全家人。

七老八十qī lǎo bā shí:七八十岁,指年纪很老:别看他~的,身体硬朗着呢。

江东父老jiāng dōng fù lǎo: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少年老成shào nián lǎo chéng:原指人虽年轻,却很老练,举动谨慎,现在多指年轻人缺乏朝气。

讨价还价tǎo jià huán jià:买卖双方要价还价。也比喻接受某项任务前或举行谈判时提出种种条件,斤斤计较。

宝刀未老bǎo dāo wèi lǎo: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老调重弹lǎo diào chóng tán:旧调重弹。

老谋深算lǎo móu shēn suàn: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半老徐娘bàn lǎo xú niáng:《南史·元帝徐妃传》:“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来用“半老徐娘”指中年色衰的妇女。

长生不老cháng shēng bù lǎo: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

老弱残兵lǎo ruò cán bīng:比喻由于年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

天王老子tiān wáng lǎo zǐ: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随乡入乡suí xiāng rù xiāng:到一个地方就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喻到什么环境都能适应。

老于世故lǎo yú shì gù:形容富有处世经验(多含贬义)。

三老五更sān lǎo wǔ gēng: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老大无成lǎo dà wú chéng:老大:年老。年纪已老,无所成就。

还原反本huán yuán fǎn běn: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

狗逮老鼠gǒu dǎi lǎo shǔ: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同“狗拿耗子”。

物离乡贵wù lí xiāng guì:物品离产地越远越贵重。

遗黎故老yí lí gù lǎo:指前朝留下的历经世变的老人。

老婆当军lǎo pó dāng jūn:比喻毫无用处,只是充数而已。

哀告宾伏āi gào bīn fú:哀求饶恕,愿意服从。[宾伏:古代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服从;后指顺从、归顺。] 书证:元•;佚名《延安府》第一折:“我见他慌悚踌躇,左右支吾,紧慢相逐,跪在街衢,哀告宾伏。”

龙钟老态lóng zhōng lǎo tài: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又作老态龙钟。

百年偕老bǎi nián xié lǎo: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斫轮老手zhuó lún lǎo shǒu:《庄子·天道》中记载,一个善于斫轮(砍木头做车轮)的老工匠,自述他的斫削经验为“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后用“斫轮老手”比喻对某种事情富有经验的人。

乡利倍义xiāng lì bèi yì: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周贫济老zhōu pín jì lǎo: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同“周急继乏”。

借尸还魂jiè shī huán hún:迷信传说人死以后灵魂可能借别人的尸体复活,比喻某种已经消灭或没落的思想、行为、势力等假托别的名义重新出现。

穷老尽气qióng lǎo jìn qì:一直到了很大年纪,用尽了一生气力。形容一个人把毕生精力都消耗在某种学业之上。

断还归宗duàn huán guī zōng: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

老妪能解lǎo yù néng jiě:妪:老年妇女。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

老吏断狱lǎo lì duàn yù:吏:司法官;狱:案件。老司法官判断案件。形容有丰富经验的人,判断是非又快又准。

村夫野老cūn fū yě lǎo: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

去国怀乡qù guó huái xiāng:意为:离开国都,思念家乡,出自《岳阳楼记》。。

边老便便biān lǎo biàn pián:《后汉书·文苑传上·边韶》:“韶 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嬾读书,但欲眠。’”后以“边老便便”称腹大的人。

老街旧邻lǎo jiē jiù lín:指相处多年的左邻右舍或老乡亲。

猫哭老鼠māo kū lǎo shǔ:比喻假慈悲;假装同情。也说猫哭耗子。

陈言老套chén yán lǎo tào:陈旧的言词和套数。

老而不死lǎo ér bù sǐ: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老鼠搬姜lǎo shǔ bān jiāng:比喻劳而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