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 mǎi dú huán zhū
1. 拼音:mǎi dú huán zhū。
2. 意思: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椟:木匣;珠:珍珠。
3.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4. 近义词及意思
舍本逐末: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与买椟还珠一样有本末倒置、取舍不当的意思。
本末倒置: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强调做事分不清主次,和买椟还珠在意思上较为接近。
5. 反义词及意思
去粗取精:除去杂质,留取精华。表示能够正确地分辨事物的好坏、主次,与买椟还珠的取舍不当相反。
披沙拣金: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体现了正确的选择方式。
6. 例句
他买书只看封面装帧,却不关注内容,这不是买椟还珠吗?
有些游客去旅游景点只忙着拍照打卡,却忽略了景点的文化内涵,真是买椟还珠。
做研究如果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实质,就如同买椟还珠。
他购买电子产品时只看重外观设计,而对性能配置不管不顾,简直是买椟还珠。
选择合作对象时,只看对方的宣传包装,而不考察实力,这是典型的买椟还珠。
她选衣服只看品牌的名气,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这有点像买椟还珠。
在收藏古董时,有人只关注年代而忽略真伪和艺术价值,这无疑是买椟还珠。
学习外语如果只注重语法规则,而忽视口语表达和实际运用,就好像买椟还珠。
评价一部电影,只看演员阵容而不看剧情和拍摄手法,这属于买椟还珠的行为。
选择人才时,只看学历而不考虑实际能力,也是一种买椟还珠的做法。
成语词典:买椟还珠
返老还童:老年人又恢复青春。形容老人充满了活力。
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有个楚国人把珍珠装在木匣子里,到郑国去卖。有个郑国人认为匣子漂亮,就买下木匣,把珍珠退给了卖主。比喻取舍不当,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椟(dú):木匣子。
探骊得珠:《庄子·列御寇》上说,黄河边上有人泅入深水,得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他父亲说:“这样珍贵的珠子,一定是在万丈深渊的黑龙下巴底下取得,而且是在它睡时取得的。”后来用“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扣紧主题,抓住要领(骊:黑龙)。
衣锦还乡:古时指做官以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衣:旧读yì,穿衣)。也说衣锦荣归。
乍暖还寒:形容冬末春初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明珠暗投: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投到黑暗的地方。《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而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后用“明珠暗投”比喻贵重的东西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也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或好人误入了歧途。
珠联璧合:《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为连珠。” 意思是说日月就像美玉结合在一起,五星(指水、金、火、木、土五个行星)就像珍珠联串在一起。后用“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璧:美玉。
有眼无珠:比喻没有识别能力。
掌上明珠:拿在手掌里的珠子。晋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原比喻极钟爱的人。后多用来专指父母特别疼爱的女儿。
招兵买马:从各方面招揽人,扩充武装力量。也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父债子还: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
告老还乡: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字字珠玑:珠玑:珠子。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了被轻视,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欲拒还迎:心理上是想要拒绝,但在行动上却表现出欢迎的样子,常用来形容人的一种矛盾心理和行为表现,带有一定的暧昧意味。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讨价还价:买卖双方要价还价。也比喻接受某项任务前或举行谈判时提出种种条件,斤斤计较。
咳珠唾玉:比喻为文措辞优美。
还原反本: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
珠箔银屏:箔:帘子;屏:屏风。珠缀的帘子,银制的屏风。多形容神仙洞府陈设华美。
行财买免:行:从事。花费钱财,买得免罪。指用金钱贿赂以逃避惩罚。
缀玉联珠:比喻撰写美好的诗文。唐宣宗《吊白居易》诗:“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珠翠之珍:指水陆所产的美味食物。
隋侯之珠:隋:古国名。比喻珍贵的物品。
买空卖空:一种商业投机行为,投机的对象多为股票、公债、外币、黄金等,或者预料价格要涨而买进后再卖出,或者预料价格要跌而卖出后再买进,买时并不付款取货,卖时也并不交货收款,只是就一进一出间的差价结算盈余或亏损。
龟玉毁椟: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断线珍珠:比喻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纷纷落下。
借尸还魂:迷信传说人死以后灵魂可能借别人的尸体复活,比喻某种已经消灭或没落的思想、行为、势力等假托别的名义重新出现。
问天买卦:求问上天以卜吉凶。
断还归宗: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
买王得羊:指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
喷唾成珠:形容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买笑追欢:嫖娼狎妓,寻欢作乐。
一字一珠:一个字就象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珠沉玉没:美玉破碎,珠宝沉没。比喻美女的死亡。
博士买驴: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往渚还汀:指往返都须渡水。
五窦联珠:《新唐书·窦群传》:“﹝ 群 ﹞兄 常、牟,弟 庠、巩 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於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时称“五窦联珠”。后用以称誉兄弟辈皆工诗文者。
探骊获珠:典出《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列御寇〉。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比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
还顾之忧:还顾:回过头来照看。指身在前方或在前进过程中,还担心后方会出现问题或乱子。
还年却老: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还珠返璧:宝物失而复得。
飞蝇垂珠:垂:挂下。眼前像有群蝇飞动,串珠垂挂。比喻眼睛昏花。
便还就孤:就撤回到我这里.
米粒之珠:比喻细微弱小的东西。
珠玉之论:形容精当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逐物不还:指沉湎于世俗。
珠玉在傍:比喻仪态俊秀的人在身边。
升山采珠: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一定达不到目的。
好语如珠: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公买公卖:公平合理地买卖。
鸿函钜椟:指丰富的藏书。
千金买笑: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
强买强卖:强迫买或卖。
涎玉沫珠:流出美玉,吐出珍珠。比喻水花四溅的美丽景象。
锦囊还矢:指凯旋告捷。
炒买炒卖:指转手买进和卖出,从中牟利。
剖蚌求珠:将蚌壳剖开,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贤良良的人材。
抛珠滚玉:形容眼泪如同珠玉般滚落。
买牛息戈:犹言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返本还源: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买田阳羡:指辞官归隐。
珠玉在侧:侧:旁边。比喻仪态俊秀的人在身边。
买铁思金:比喻不切实际的贪心妄想。
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珠窗网户:饰珠、镂花的门窗。极言宫殿之奢侈华贵。
目如悬珠:形容眼睛明亮,有光彩。
买爵贩官:犹言买官鬻爵。指买卖官爵。
以牙还牙: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珠履三千: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贵宾众多。
倦鸟知还: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珠璧联辉:比喻美好事物交相辉映。
随侯之珠:传说中 随侯 所得的宝珠。
噀玉喷珠:形容口齿伶俐,说话悦耳动听。
千万买邻:指好邻居的难得可贵。
珠联玉映:本指一种天象。同“珠联璧合”。
还我河山: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返朴还淳:返:返回,还。朴:朴实。淳:诚实,厚道。指恢复原始的诚实和朴实厚道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