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国外患

敌国外患 dí guó wài huàn

敌国外患的意思

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1. 【解释】: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2. 【出自】:《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 【示例】:敌国外患,日冯陵而无已。 ◎章炳麟《藩镇论》

敌国外患的反义词

祸起萧墙

成语词典:敌国外患

古今中外gǔ jīn zhōng wài: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

国泰民安guó tài mín ān: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泰:平安,安定。

置之度外zhì zhī dù wài:放在考虑之外。多用来形容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明归有光《与王子敬书》之一:“区区得失,久已置之度外。” 度:考虑。

所向无敌suǒ xiàng wú dí:力量很强,到哪里都没有对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风劲勇,所向无敌。” 向:指向。

饱经忧患bǎo jīng yōu huàn:指经历了许多困苦患难。

天府之国tiān fǔ zhī guó: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在我国一般把四川称为“天府之国”。

外柔内刚wài róu nèi gāng:柔:柔弱;内:内心。外表柔和而内心刚正。

患难与共huàn nàn yǔ gòng:同心协力,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腹背受敌fù bèi shòu dí:前面和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世外桃源shì wài táo yuán:晋代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宋苏轼《与李之仪》之二:“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驰名中外chí míng zhōng wài:驰:传播。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后患无穷hòu huàn wú qióng:以后的祸害没有个完。

九霄云外jiǔ xiāo yún wài:形容远得无影无踪:他把我们的忠告抛到了~。

共商国是gòng shāng guó shì: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皇亲国戚huáng qīn guó qī:皇帝的亲戚。指极有权势的人。

国破家亡guó pò jiā wáng: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同仇敌忾tóng chóu dí kài: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忾(kài):愤恨,愤怒。

防患未然fáng huàn wèi rán: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 未然。”

工力悉敌gōng lì xī dí: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逍遥法外xiāo yáo fǎ wài: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绝不允许犯罪分子~。

势均力敌shì jūn lì dí:也说力敌势均。双方势力相当,不分高下。《南史·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jǔ)。” 敌:力量相当。

里应外合lǐ yìng wài hé:外面进攻,里面配合接应。

寡不敌众guǎ bù dí zhòng:人少的一方抵挡不住人多的一方。

祸国殃民huò guó yāng mín: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秀外慧中xiù wài huì zhōng:容貌清秀,内心聪慧(多指女子)。

吃里扒外chī lǐ pá wài:同“吃里爬外”。

精忠报国jīng zhōng bào guó: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节外生枝jié wài shēng zhī:比喻在问题之外又故意岔出新的问题(含贬义)。

内外交困nèi wài jiāo kùn:内部和外部都处于困难境地,多指国内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和对外关系方面都处于十分困难的地步。

丧权辱国sàng quán rǔ guó: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保家卫国bǎo jiā wèi guó:保卫家乡和祖国。

天外有天tiān wài yǒu tiān:指一个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学问、技艺、本领等是没有止境的。

内柔外刚nèi róu wai gāng: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异国他乡yì guó tā xiāng:指远离家乡、在别的国家或地方,常带有一种漂泊、孤独、思念故土的情感色彩。

外强中干wài qiáng zhōng gān:《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张脉偾兴,外强中干。” 意思是打仗时乘用异国的马,紧急时马就会血脉张动,外表很强大,实际内里很空虚。后多用来形容外表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事物。

弦外之音xián wài zhī yīn: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没有明说的意思。

国难当头guó nàn dāng tóu: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养虎为患yǎng hǔ wéi huàn: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

克敌制胜kè dí zhì shèng:打败敌人,取得胜利。

为国为民wèi guó wèi mín: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意料之外yì liào zhī wài:没有想到的。

国家栋梁guó jiā dòng liáng: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如临大敌rú lín dà dí:临:面临。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

患难之交huàn nàn zhī jiāo:在患难中结成的朋友。

杜绝后患dù jué hòu huàn:杜绝:堵塞、断绝;患:祸害、祸患。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

人满为患rén mǎn wéi huàn: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开国功臣kāi guó gōng chén: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国色天香guó sè tiān xiāng:形容牡丹花的香色可贵,不同于一般花卉。唐李正封《咏牡丹花》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后也用以形容女子的美丽。

心腹之患xīn fù zhī huàn:指隐藏在内部的祸害。《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之有韩也,譬如木之有蠹也,人之有心腹之病也。” 心腹:比喻要害的地方。这里指内部。

国富民安guó fù mín ān: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出乎意外chū hū yì wài:用于意想、预料之外。指出人意料。

有备无患yǒu bèi wú huàn: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倾国倾城qīng guó qīng chéng: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身外之物shēn wài zhī wù: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指财产等,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

患得患失huàn dé huàn shī:没得到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怕失掉。《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原指忧患禄位之得失。后用来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太重。

内忧外患nèi yōu wài huàn:指国家内部的动乱和来自国外的侵略。《国语·晋语六》:“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管子·戒》:“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置身事外zhì shēn shì wài: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举国上下jǔ guó shàng xià: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敌众我寡dí zhòng wǒ guǎ: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分外妖娆fèn wài yāo ráo: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大敌当前dà dí dāng qián:当:面对。面对着强敌。形容形势严峻。

内清外浊nèi qīng wài zhuó:内心清白,外表污浊。

打里打外dǎ lǐ dǎ wài:[北方口语]比喻又要管家里的事,又要对付外面的事。

立国安邦lì guó ān bāng: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八面受敌bā miàn shòu dí: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

摧坚陷敌cuī jiān xiàn dí:击败敌人的精锐,摧毁敌军的阵地。

概莫能外gài mò néng wài:一概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一概不能例外:这是共同的道理,古今中外,~。

野狐外道yě hú wài dào:犹言野狐禅。

蜚声中外fēi shēng zhōng wài:扬名中外,享誉全球。

赤心报国chì xīn bào guó: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操心虚患cāo xīn xū huàn:人的品德、智慧、本领、知识,往往产生于灾患之中。

移国动众yí guó dòng zhòng:动摇国基及民心。

卖弄国恩mài nòng guó ēn:旧指官僚恃恩弄权。

国步艰难guó bù jiān nán:国家处于危难之中。清冯桂芬《复庄卫生书》:“际兹国步艰难,方当拨乱反正。” 国步:国家的命运。

金革之患jīn gé zhī huàn:金革:兵器和铠甲;患:灾祸。指战乱。

千乘之国qiān shèng zhī guó: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意在言外yì zài yán wài:言辞的真正用意是暗含着的,没有明白说出。

亡国之道wáng guó zhī dào:道:道路,途径。国家灭亡的途径。比喻执政者违背民意,不得人心。

内重外轻nèi zhòng wài qīng:旧指京官势重,外官势轻。《宋史·高宗纪五》:“乙亥,以内重外轻,命省臺、寺监及监司、守令居职及二年者,许更迭出入除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