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好积德 xíng hǎo jī dé
行好积德的意思
行好:做好事;积德:积功德。旧时劝人行善做好事的套话。
成语词典:行好积德
日积月累:长时间地积累:每天读几页书,~就读了很多书。
积少成多: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不怀好意:怀:包藏。没安好心。
一意孤行:《史记·酷吏列传》:“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本谓谢绝请托,坚持自己的主张。后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孤行:独自行事。
歌功颂德:用语言、诗歌或文字来颂扬功劳和德行(现多含贬义)。
以德报怨: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
游手好闲:游荡成性,好逸恶劳。游手:闲着手不做事。
行色匆匆: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又 有很高的声望。
积劳成疾:因长期连续的劳累而得了病。
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连发生。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祸:灾难。
横行无忌:胡作非为,毫无顾忌。
倒行逆施:《史记 伍 子胥列传》记载,春秋时伍子胥为父报仇,领吴兵攻打楚国,挖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申包胥责 备他,子胥回答说:“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指做事违背常理。
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指彼此重新和好。言:文言虚词,用于句首,没有实际意义。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礼记·中庸》:“道并行而不相悖。” 悖(bèi):违反。
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宋史·程颢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骛:追求。
寸积铢累:点点滴滴地积累。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厉行节约:厉:严格。严格地实行节约。
便宜行事:不必请示,自行决断处置。宋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公乞以便宜行事。”
倍道而行: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奔狄,娶季隗,“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木:棺材。
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指谣言坏话久而久之可以致人于死地。毁:坏话。销:熔化。
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薪:柴草。
好吃懒做: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囤积居奇:大量收购、储存商品或市场上比较稀缺的物资,等待时机,高价出售。这是获取暴利的一种投机行为。居:储藏。奇:指稀罕或稀少的东西。
各行其是:指思想不统一,各人按照自己的意见、主张去做。其是:他自己以为对的。
处心积虑: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多含贬义)。《穀梁传·隐公元年》:“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处心:存心。积虑:打算了很长时间。
雷厉风行: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执行政策、命令等要求严,行动快。《新唐书·韩愈传》:“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飞。”
嘉言懿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论功行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感恩戴德:感激别人的恩德(现多含讽刺意)。
离心离德:不一条心,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尚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与“同心同德”相对。
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独断专行: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也说独断独行。
行尸走肉:讽刺没有理想,无所作为的人。糊里糊涂混日子,虽然活着,同死人一样。《拾遗记·后汉》:“(任末)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肉体。
积年累月:形容经历时间很长。
争强好胜:争:争夺;强:优胜;好:喜爱。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谨言慎行:说话小心,做事谨慎。《礼记·缁衣》:“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用舍行藏:《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是儒家对于出处进退的态度。也说用行舍藏。
好心好意:指怀着善意。
功德无量:称颂人功劳卓著,对人恩德极大。《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亡(无)量矣。”
好说歹说:用各种理由或方式反复请求或劝说:我~,他总算答应了。
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好言好语:好:美好,友善。指友善和中听的言语。
拿手好戏:指某演员特别擅长的戏。
百年好合: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以怨报德:用怨恨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恩惠。
好景不长:景:境况,光景;长:长久。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
好色之徒:喜欢女色、玩弄女性之人。
势在必行:指某事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必须做。
德才兼备:也说才德兼备。既有德,又有才;品德和才能都好。
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衣食住行:穿衣、吃饭、居住、行路,指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替天行道: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叶公好龙:据说古代有个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见于汉代刘向《新序·杂事》)。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不知好歹: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天马行空:比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多用在评价写作、绘画和书法等方面)。天马:汉武帝时从大宛(古代西域国名)得到的汗血马称为天马,意思是神马。见《史记·大宛列传》。行空:形容骏马奔驰,如腾空飞行。
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欺行霸市:欺负同行,称霸市场,形容蛮横经商。
字里行间:字句之间(在说明文章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含蓄地流露出来或融会在全文中的思想感情时,多用此语)。
乐善好施:爱做好事,喜欢施舍。
三从四德: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好大喜功:宋罗泌《路史·前纪》:“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 指一意想做大事,立大功。
重修旧好:恢复已往的交谊。
以德服人: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完好无损:很完整、完好,没有一点儿损坏或残缺。
好事多磨: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经历许多波折。
大恩大德: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多借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
夺人所好:强夺别人所喜欢的人或物。
横行霸道:蛮不讲理,仗势作恶。《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好好先生:一团和气、与人无争,不问是非曲直、只求相安无事的人。
好声好气:语调柔和,态度温和:人家~地劝他,他倒不耐烦起来。
日行千里: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花好月圆:比喻美好圆满的生活。多用作新婚颂辞。
至亲好友:关系至深的亲戚,感情最好的朋友。
量力而行:量:估量;行:行事。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