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阿取容 yī ē qǔ róng
依阿取容的意思
指依附随顺以取悦于人。
1. 【解释】:指依附随顺以取悦于人。
2. 【出自】:宋·欧阳修《〈归田录〉序》:“又不依阿取容以循世俗,使怨嫉谤怒丛于一身,以受侮于群小。”
3. 【示例】: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不荒伧。 ◎郭沫若《银杏》诗
成语词典:依阿取容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自取灭亡: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他满脸挂笑,~地走上了讲台。
谈何容易:《汉书·东方朔传》:“吴王曰:‘可以谈矣,寡人将竦意而览焉。’先生曰:‘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 意思是谈(指向君主进言)怎么容易(即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非像嘴上讲的那么容易、简单。
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
依依不舍: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
容光焕发:脸上的光彩四射。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阿谀逢迎: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奉承,拍马,讨好别人。
阿谀奉承: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奉承:恭维,讨好。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无理取闹:毫无理由地跟人吵闹;故意捣乱。
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喙(huì):嘴。
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后用“舍生取义”表示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
火中取栗: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自己脚上的毛被烧掉,栗子却都被猴子给吃了(见于法国拉·封登[Jean de La Fontaine]的寓言)。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小鸟依人:依:依恋。像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的样子。
唇齿相依:《三国志·魏书·鲍勋传》:“吴、蜀唇齿相依。” 比喻互相依存,关系密切。
投机取巧:利用时机和巧妙手段谋取个人私利,也指不愿下苦工夫,凭小聪明侥幸取得成功。
取而代之:《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原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代替他。后泛指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予取予求: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汝),女(汝)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汝)疵瑕也。” 后指任意索取。
巧取豪夺:用欺诈的手段取得或凭强力夺取(财物、权利)。
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各取所需: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花容月貌: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
天理不容: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偷奸取巧:用狡猾的手段使自己不费力而得到好处:他这人专会~,干事全凭一张嘴。
无依无靠:形容孤苦无依。
杀鸡取卵:也说杀鸡取蛋。比喻只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卵:蛋。
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
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音容宛在:音:声音;容:容颜;宛:仿佛。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音容笑貌: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不依不饶:形容要求不遂就纠缠个没完。
生死相依:在生死问题上互相依靠。形容同命运,共存亡。
就地取材:就:随。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分文不取:一个钱也不要(多指应得的报酬或应收的费用):我要是治不好你的病,~。
罪不容诛:即使处死也还不够抵偿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汉书·游侠传》:“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 诛:处死。
探囊取物:手伸到口袋里取东西。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新五代史·南唐世家》:“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囊:口袋。
以貌取人:根据人的相貌来判断他的品质或才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百依百顺:形容在一切事情上都很顺从。
阿猫阿狗:泛指某类人或随便什么人(含轻蔑意)。
相依为命:互相依靠过活,谁也离不开谁。晋李密《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断章取义:不顾文章 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丰取刻与: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逆取顺守:逆:背叛;顺:合理。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取与不和: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
囊中取物:囊:口袋。
雍容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曲学阿世: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
予求予取:从我这里求(财物)
依阿两可:依阿:依靠阿谀;两可:不置可否,不明确表示是非。一味顺从附和,没有主见。
水火不容:容:容纳。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取青妃白:取青媲白。同“取青媲白”。
阿党比周:指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取友必端:正派的人选择朋友必然端正。
苟容曲从:苟:苟且,姑且;容:容身;曲:委曲;从:顺从。苟且容身,委曲顺从。比喻不分是非曲直,完全听命于权势者。
互不相容:不能相容的性质或状态。
退食从容:指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
雍容大雅:指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
取容当世:比喻博取当权者的欢喜。
太阿在握:太阿:宝剑名。比喻掌握权柄。
有容乃大:本意是比喻像大海一样的宽广胸襟。这是一种劝诫为人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的说法,常指人的胸怀宽广能包容万物。
傍门依户:傍:依傍,靠着;门、户:家。依靠在别人门庭上。指依赖别人,不能自立。
祲威盛容:庄重的声威和盛大的仪容。
行不苟容:做事有主见,不附和别人。
明弃暗取:表面上推辞放弃而暗中偷偷拿取。
奋矜之容:自我认为比别人有能力的骄傲表现。
兼收并容:收:收罗;容:容纳。把不同性质的东西收罗,保存起来。
凿空取办:指巧立名目,勒索榨取。
山包海容: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阿意顺旨:逢迎谄媚,顺从别人意旨。宋 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二·汉人规戒》:“汉人于交友故旧,动存规戒,其不肯阿意顺旨,以陷于非义,此风凛然可喜。”亦作“阿谀顺旨”、“阿谀顺意”。
依头顺尾:指对上下各方都听从、依顺。
牛头阿旁:亦作“牛头阿傍”。亦作“牛首阿旁”。佛教谓地狱中的鬼卒。语本《五苦经》:“狱卒名阿帝,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法苑珠林》卷八四引《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牛头阿傍,以三股铁叉,叉人内著鑊汤中,煮之令烂。”宋洪迈《夷坚乙志·李孝寿》:“贵人就坐,女妓环列左右,忽拊掌一声,悉变为牛头阿旁之属,奇形丑貌,可怖可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薨》:“﹝魏经歷﹞言一出,即有牛首阿旁执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吕湛恩注:“牛首阿旁,恶鬼名。”鲁迅《朝花夕拾·无常》:“我也没有研究过小乘佛教的经典,但据耳食之谈,则在印度的佛经里,焰摩天是有的,牛首阿旁也有的。”
挥麈雍容:比喻泰然、悠闲的态度(含有一定贬义)。
猿猴取月: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取乱侮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
自取罪戾:指自招罪过。亦作“自取咎戾”。
义不容却:义:道义;容:允许。
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以名取士:名:名声;取:取用。依据名望的高低作为选用人才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