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依人 xiǎo niǎo yī rén
1. 拼音:xiǎo niǎo yī rén
2. 意思:依:依恋。像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的样子,也形容对人依赖。
3. 出处:《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4. 近义词及意思:
楚楚可怜: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与“小鸟依人”类似,都能体现出女子或小孩惹人怜爱的特点。
依草附木: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可形容人依附他人,有依赖的意味,和“小鸟依人”在依赖这一意思上有相近之处,但“依草附木”多含贬义。
5. 反义词及意思:
独立自主: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在形容人的性格时,表示能够自己作主,不依赖他人,与“小鸟依人”相反,强调独立性。
自力更生: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办好事情。体现出依靠自身能力的特点,和“小鸟依人”的依赖他人形成鲜明对比。
6. 例句:
她在男朋友身边总是小鸟依人的样子,十分可爱。
这个小女孩小鸟依人般地靠在妈妈怀里。
看到她小鸟依人的神态,他的保护欲油然而生。
妹妹小鸟依人,总是跟着姐姐,形影不离。
她那种小鸟依人的性格,让很多人都愿意照顾她。
婚礼上,新娘小鸟依人地挽着新郎的手臂。
那只宠物狗小鸟依人地趴在主人脚边。
在陌生的环境里,她更显得小鸟依人,有些胆怯。
她小鸟依人地依偎在丈夫身边,满脸幸福。
小女孩的小鸟依人让周围的大人都忍不住逗她。
成语词典:小鸟依人
鸟语花香:鸟儿叫,花儿飘香,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桃红柳绿,~。
千人一面: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
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一表人才:形容人相貌英俊,风度潇洒。
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谁都看不起。
助人为乐:帮助人就是快乐。
先人后己: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旁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形容态度高傲或从容自然,对别人毫不介意。《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若:好像。
舍己为人: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后继有人:有人接续前头的人所从事的事业。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一鸣惊人:用以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小巧玲珑:形容小而灵巧、精致:画舫里陈设着~的紫檀桌椅。苏州很多园林建筑得~。
振奋人心: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羊肠小道:指狭窄曲折的小路(多指山路)。
诲人不倦:耐心地、不厌倦地教导别人。《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诲:教导。倦:厌倦。
夜深人静: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人仰马翻:人马都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惨败的狼狈相。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小惩大诫:因受到小的惩罚,就加倍警惕自己,不至于犯大错误。《周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怨天尤人: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一味埋怨天,归罪于别人。形容抱怨客观条件不利,不从主观上找原因。《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天:这里指命运。
仰人鼻息:依赖别人的呼吸生活。比喻不能自主,看人脸色行事。《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 仰:依赖。鼻息:指呼吸。
人困马乏:形容体力疲劳不堪(不一定有马)。
寄人篱下:《南史·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原指写诗作文因袭他人。后转指在别人的势力庇护之下或依附别人过活。寄:依附。篱:篱笆。
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
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孤家寡人:孤(传统戏词中作“孤家 ”)、寡人都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自称。现用“孤家寡人”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耐人寻味: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
依依不舍: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
引人注目:引起人注意。注目:眼光集中在一点上。
荒无人烟: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宣和书谱》卷一○:“(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炙(zhì):烤肉。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体育场上,观众~。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某种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也说出人意表。
引人入胜:《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著(着)胜地。” 引人进入美妙的境地。后多指山水风景或文学艺术等特别吸引人。胜:胜地,胜境。
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
天灾人祸: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令人神往:令:使,让;神往:心神向往。使人非常向往。
貌不惊人:指相貌平常,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非同小可:不是寻常的。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小可:轻微,寻常。
人杰地灵:也说地灵人杰。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成为名胜之地。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治病救人:比喻针对某人的缺点错误进行分析、批评,帮助其改正。
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抗战时期,这位作家以~的情怀关注社会。
先发制人:《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原指战争中的双方先发动的能制人,后发动的就受制于人。后泛指先下手为强。
不省人事:指人昏迷,失去知觉。
差强人意:《后汉书·吴汉传》:“吴公差强人意。” 原意是吴汉很能振奋其部下的意志。后用来指尚能使人满意。差:古代义为甚;现代义为大致,比较。
大材小用: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
拾人牙慧:《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殷浩)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比喻抄袭或套用别人说过的话。牙慧即牙后慧,意即蹈袭别人的言论。
跳梁小丑:比喻猖狂作乱而又微不足道的人。《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 跳梁:也作跳踉,蹦蹦跳跳。
草菅人命:《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yì,通“刈”)草菅然。”原意是批评秦二世胡亥把杀人看得像割草一样随便。后用草菅人命形容漠视人的生命,任意加以残害。菅(jiān):一种草。
发人深省:也作发人深醒。启发人们作深刻的思考,引起醒悟。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省(xǐng):思考,检查。
受制于人: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不懂~。
人才辈出:形容人才一批接着一批地出现。辈出:成批地连续地出现。
惨无人道:残酷到了没有一点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惨绝人寰: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世上少有。绝:到了尽头。人寰:世界,人世。
咄咄逼人:气势汹汹,使人惊惧。《世说新语 排调》:“殷有一参军在座,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 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形容没有主见。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亦:也。云:说。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 材短小而精明强干。《史记 游侠列传》:“(郭)解为人短小精悍。” 也用来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 力。悍(hàn)。
仁人志士:仁爱而有节操的人。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天上人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不拘小节:不为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 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后发制人:指先让一步,等对方动手暴露了弱点,再加以反击,制服对方。制:制服,控制。
人心向背:人民群众的拥护或反对。
震撼人心:撼:摇动。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丢人现眼:丢脸,出丑。
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无人问津: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出人头地: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意思是自己应退让,使苏轼能超过自己。后用“出人头地”比喻超出一般人,在众人之上。
息事宁人:从中调解,使争端平息,彼此相安。
家给人足:也说人给家足。家家富裕,人人饱暖。《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给(jǐ)。
人财两空:人和钱财都无着落或都有损失。
花香鸟语: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花飘散着清香,鸟唱着悦耳的歌。
形势逼人:指形势发展很快,迫使人不得不更加努力。
杀人放火: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才子佳人:泛指有才貌的男女。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 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