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诸四裔

投诸四裔 tóu zhū sì yì

投诸四裔的意思

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

1. 【解释】: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

2. 【出自】:《左传·文公十八年》:“流四凶族,浑敦、穷奇、寿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成语词典:投诸四裔

再三再四zài sān zài sì:重复好几次。

张三李四zhāng sān lǐ sì: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四面八方sì miàn bā fāng: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人们从~来到北京。我们小组里的人来自~。

不三不四bù sān bù sì:不正派:不要跟那些~的人来往。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g: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与黑暗势力断绝关系,走上光明的道路。

四面楚歌sì miàn chǔ gē: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四平八稳sì píng bā wěn: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挑三拣四tiāo sān jiǎn sì:挑肥拣瘦。

四脚朝天sì jiǎo cháo tiān: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形容人死去。

五湖四海wǔ hú sì hǎi: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

走投无路zǒu tóu wú lù: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投桃报李tóu táo bào lǐ:他送给我桃儿,我拿李子回送他(语本《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比喻友好往来。

诸如此类zhū rú cǐ lèi:与此相类似的许多事物:~,不胜枚举。

文房四宝wén fáng sì bǎo: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

投机倒把tóu jī dǎo bǎ:指以买空卖空、囤积居奇、套购转卖等手段牟取暴利。

明珠暗投míng zhū àn tóu: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投到黑暗的地方。《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而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后用“明珠暗投”比喻贵重的东西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也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或好人误入了歧途。

低三下四dī sān xià sì:形容卑贱没有骨气。

颠三倒四diān sān dǎo sì:(说话、做事)错乱,没有次序。

投鼠忌器tóu shǔ jì qì:《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 意思是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做事有所顾忌,不便于放手去干。忌:顾忌。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这是佛教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现多含有诙谐或讽刺的意味)。

丢三落四diū sān là sì:形容马虎或记忆力不好而好(hào)忘事。

臭味相投chòu wèi xiāng tóu: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投机取巧tóu jī qǔ qiǎo:利用时机和巧妙手段谋取个人私利,也指不愿下苦工夫,凭小聪明侥幸取得成功。

一二三四yī èr sān sì:常指数目字,按顺序排列的前四个数字;也可形容条理分明、按部就班等。

四海为家sì hǎi wéi jiā: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也形容人漂泊无定所。

情投意合qíng tóu yì hé: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意见一致,彼此很合得来。

自投罗网zì tóu luó wǎng:比喻自取灾祸,自己送死。宋苏轼《策别十七·去奸民》:“譬如猎人终日驰驱践蹂于草茅之中,搜求伏兔而搏之,不待其自投于网罗而后取也。” 罗、网:捕鸟的器具。

投其所好tóu qí suǒ hào: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志在四方zhì zài sì fāng: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投石问路tóu shí wèn lù:比喻先以某种行动试探。

举手投足jǔ shǒu tóu zú:一抬手一踏步,泛指一举一动:~显出一种优雅的风度。

三从四德sān cóng sì dé: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推三阻四tuī sān zǔ sì: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形容人不愿承担责任或接受任务,故意找理由推辞。

四大皆空sì dà jiē kōng: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印度古代认为地、水、火、风是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佛教称为四大。)

四通八达sì tōng bā dá: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方便。《子华子·晏子问党》:“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达。”

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有个玩猴子的人拿橡实喂猴子,他跟猴子说,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所有的猴子听了都急了;后来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所有的猴子就都高兴了(见于《庄子·齐物论》)。原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

说三道四shuō sān dào sì:随意评论;乱加议论。

三妻四妾sān qī sì qiè:妻妾众多的意思。

名扬四海míng yáng sì hǎi: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危机四伏wēi jī sì fú:到处都潜伏着危机。

四海之内sì hǎi zhī nèi:指全中国或全世界。古代人认为中国四面被海环绕,所以用“四海之内”来指代整个天下。

四分五裂sì fēn wǔ liè:形容分散、不统一、不团结。《战国策·魏策一》:“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家徒四壁jiā tú sì bì:家里只有四面墙。形容极其穷困,一无所有。《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徒:只,仅仅。

石投大海shí tóu dà hǎi:石投海中迅速没入,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

欺三瞒四qī sān mán sì:一再欺骗隐瞒。

放诸四裔fàng zhū sì yì:放:放逐;四裔:四方边远之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八万四千bā wàn sì qiān: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付诸洪乔fù zhū hóng qiáo:洪乔:晋朝人,姓殷名羡,字洪乔。比喻书信遗失。

烽火四起fēng huǒ sì qǐ: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四百四病sì bǎi sì bìng: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投桃之报tóu táo zhī bào:比喻给对方的报答。

萧然四壁xiāo rán sì bì:萧然:寂寞冷落;四壁:四面墙壁。屋里空荡荡的,没什么东西。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接三连四jiē sān lián sì:接连不断。

四至八道sì zhì bā dào: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以水投水yǐ shuǐ tóu shuǐ:把一条河里的水倒到另一条河里。比喻事物相似,很难辨别。

四海承风sì hǎi chéng fēng: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四近之臣sì jìn zhī chén:皇帝身边的近臣。

奔播四出bēn bō sì chū:播:迁徙,流亡。到处奔波转徒。

引手投足yǐn shǒu tóu zú:比喻出微力便能援救别人。

推三宕四tuī sān dàng sì:推:推托;宕:拖延。形容一再推托拖延。

四海飘零sì hǎi piāo líng: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四角俱全sì jiǎo jù quán:比喻完美无缺。

以石投卵yǐ shí tóu luǎn:用石头去砸鸡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

吼三喝四hǒu sān hè sì:〈方〉大声吆喝。

铭诸肺腑míng zhū fèi fǔ:比喻永记不忘。

话不投机huà bù tóu jī:话说不到一起。指意见或见解不一致。

付诸实行fù zhū shí xíng:实行。

居徒四壁jū tú sì bì: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巴三览四bā sān lǎn sì: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诸善奉行zhū shàn fèng xíng:诸善:各种好事。佛教语,劝人多行善事。

意气相投yì qì xiāng tóu:意气:志趣性格;投: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投笔请缨tóu bǐ qǐng yīng:玩弄文字技巧。

负薪投璧fù xīn tóu bì:指 汉武帝 率群臣背柴草、沉玉璧以塞 黄河 瓠子 决口事。见《史记·河渠书》。

付诸一炬fù zhū yī jù:炬:火把。一把火全部烧了。同“付之一炬”。

四亭八当sì tíng bā dàng: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半三不四bàn sān bù sì: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如石投水rú shí tóu shuǐ: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一样。比喻互相合得来。

拿三撇四ná sān piē sì:装模作样。

四海升平sì hǎi shēng píng: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求三拜四qiú sān bài sì:形容到处请求人家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