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节义 zhōng xiào jié yì
忠孝节义的意思
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1. 【解释】: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2. 【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忠孝节义的近义词
忠孝节烈
成语词典:忠孝节义
恩断义绝:感情破裂,情义断绝。多指夫妻离异。
盘根错节:树根木节盘旋交错,不易砍伐。比喻事情繁难复杂,不易处理。《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细枝末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义无反顾: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
忘恩负义: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大义灭亲:《左传 隐公 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同谋弑桓公,后来石碏杀掉石厚,《左传》称赞石碏的行动为“大义灭亲”。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对为非作恶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制 裁。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深明大义:指识大体,顾大局。
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也说繁文缛礼。
义正词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也作义正辞严。
大义凛然:坚持正义,不 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凛(lǐn)。
仗义执言: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厉行节约:厉:严格。严格地实行节约。
见义勇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高风亮节:也说高风峻节。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心也。”
天经地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后用“天经地义”指正确的、不可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经、义:道理。
不拘小节:不为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仁至义尽:《礼记·郊特牲》:“仁之至,义之尽也。” 原指以极大的努力竭尽仁义之道。现指对人的劝告、争取或帮助已尽了最大的努力。至、尽:到底的意思。
微言大义:《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后用“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里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微:精深,精微。
开宗明义:原为《孝经》第一章名。后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主要的意思。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义。
仗义疏财:为了正义或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疏:分散。
毫无疑义:疑义:可疑的道理。一点也没有可以使人怀疑的地方。
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后用“舍生取义”表示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
开源节流:开辟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支出。《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馀,而上不忧不足。”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故意岔出新的问题(含贬义)。
不义之财: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晚节不保:晚节:指晚年的节操。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忠言逆耳:忠诚直率的劝告听起来不大舒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忠言拂于耳。”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逆耳:不顺耳。
赤胆忠心:形容十分忠诚。
忠心耿耿:形容非常忠诚。耿耿:忠诚的样子。
见利忘义:看见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而去干。《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背信弃义: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不仁不义: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本位主义: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多情多义:指重情谊。
情深义重:情感深厚,义重如山。指情感和义气都很深厚,常用来形容朋友、亲人之间的关系。
义薄云天: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义结金兰: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大仁大义: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节哀顺变:节制哀痛,顺应变故。对父母或其他亲人去世的人的慰唁之辞。《礼记·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
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无情无义: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披麻戴孝:旧俗子女为父母居丧,要服重孝,如身穿粗麻布孝服,腰系麻绳等,叫披麻戴孝。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膺:胸。
顾名思义:从事物的名称联想到它的 含义。《三国志·魏书·王昶传》记载,王昶给他的子侄等起名字都用谦实等词,并写信给他们说:“ 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断章取义:不顾文章 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渐仁摩义:渐:浸渍;摩:磨砺。用仁惠浸润人们,用节义砥砺人们。形容用道德教育百姓。
义不旋踵:旋踵:旋转脚跟。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不能退缩。
尽诚竭节: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完名全节:指名节得以保全。
謇谔之节:謇谔:忠诚直言;节:节操。忠诚直言的节操。
道义之交: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东撙西节:指从各方面节省。
深文大义:指深奥的大道理。
动必缘义:行动必定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则。
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重财轻义:指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急公好义:热心给大家办好事,肯帮助人。
义不得辞:义:道义;得:得到;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上下有节:节:节度。不论职位高低都有法度约束。
忠臣孝子: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
乡利倍义: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忠孝节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满腔义愤:满腔:充满心中。心中充满对不合理的事情的愤怒。出处:马克·吐温《竞选州长》:“那些人满腔义愤,来势汹汹,一进门就捣毁了家具和窗户,走的时候把能带走的财物都拿去了。”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愤怒 同义词:义愤填膺。
寡恩薄义: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贪财无义:贪求财物没有限度。指反动的统治阶级无限制地搜刮民财。
求生害义:为保全性命而伤害道义。
求忠出孝: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引喻失义: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以义灭身:灭身:牺牲生命。为追求道义而牺牲性命。
闻义而徙:闻:听到;义:正义;徙:迁移。
忠心贯日:贯:贯通。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同“忠贯白日”。
效死输忠:指竭尽忠诚。
砥砺风节:磨炼品格、节操。
槌仁提义:指抛弃仁义。
捐身徇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