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愤填膺

义愤填膺 yì fèn tián yīng

义愤填膺的意思

胸中充满义愤。膺:胸。

1. 【解释】: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2. 【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珏斋不禁义愤填膺,自己办了个长电奏,力请宣战。”

3. 【示例】: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义愤填膺的近义词

怒气填胸、愤愤不平、悲愤填膺、满腔义愤、拍案而起、恼羞成怒、义形于色、气愤填胸、天怒人怨

义愤填膺的反义词

卑躬屈膝、麻木不仁

成语词典:义愤填膺

恩断义绝ēn duàn yì jué:感情破裂,情义断绝。多指夫妻离异。

义无反顾yì wú fǎn gù: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愤世嫉俗fèn shì jí sú:指对黑暗的 社会现实和不良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嫉:憎恨。

义不容辞yì bù róng cí: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

忘恩负义wàng ēn fù yì: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愤愤不平fèn fèn bù píng: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左传 隐公 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同谋弑桓公,后来石碏杀掉石厚,《左传》称赞石碏的行动为“大义灭亲”。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对为非作恶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制 裁。

深明大义shēn míng dà yì:指识大体,顾大局。

发愤忘食fā fèn wàng shí:下决心努力学 习和工作,连吃饭也忘记了。形容勤奋和专心。《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

义正词严yì zhèng cí yán: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也作义正辞严。

大义凛然dà yì lǐn rán:坚持正义,不 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凛(lǐn)。

仗义执言zhàng yì zhí yán: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见义勇为jiàn yì yǒng wéi: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天经地义tiān jīng dì y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后用“天经地义”指正确的、不可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经、义:道理。

仁至义尽rén zhì yì jìn:《礼记·郊特牲》:“仁之至,义之尽也。” 原指以极大的努力竭尽仁义之道。现指对人的劝告、争取或帮助已尽了最大的努力。至、尽:到底的意思。

微言大义wēi yán dà yì:《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后用“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里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微:精深,精微。

开宗明义kāi zōng míng yì:原为《孝经》第一章名。后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主要的意思。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义。

仗义疏财zhàng yì shū cái:为了正义或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疏:分散。

毫无疑义háo wú yí yì:疑义:可疑的道理。一点也没有可以使人怀疑的地方。

舍生取义shě shēng qǔ yì:《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后用“舍生取义”表示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

不义之财bù yì zhī cái: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人神共愤rén shén gòng fèn: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欲壑难填yù hè nán tián:贪欲的沟壑难以填满。形容贪得的欲望极大,很难满足。壑(hè):深谷。

见利忘义jiàn lì wàng yì:看见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而去干。《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背信弃义bèi xìn qì yì: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不仁不义bù rén bù yì: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本位主义běn wèi zhǔ yì: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多情多义duō qíng duō yì:指重情谊。

情深义重qíng shēn yì zhòng:情感深厚,义重如山。指情感和义气都很深厚,常用来形容朋友、亲人之间的关系。

义薄云天yì bó yún tiān: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发愤图强fā fèn tú qiáng: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义结金兰yì jié jīn lán: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大仁大义dà rén dà yì: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仁义道德rén yì dào dé: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无情无义wú qíng wú yì: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义愤填膺yì fèn tián yīng:胸中充满义愤。膺:胸。

顾名思义gù míng sī yì:从事物的名称联想到它的 含义。《三国志·魏书·王昶传》记载,王昶给他的子侄等起名字都用谦实等词,并写信给他们说:“ 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断章取义duàn zhāng qǔ yì:不顾文章 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渐仁摩义jiān rén mó yì:渐:浸渍;摩:磨砺。用仁惠浸润人们,用节义砥砺人们。形容用道德教育百姓。

义不旋踵yì bù xuán zhǒng:旋踵:旋转脚跟。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不能退缩。

鳌愤龙愁áo fèn lóng chóu: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道义之交dào yì zhī jiāo: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深文大义shēn wén dà yì:指深奥的大道理。

动必缘义dòng bì yuán yì:行动必定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则。

重财轻义zhòng cái qīng yì:指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急公好义jí gōng hào yì:热心给大家办好事,肯帮助人。

义不得辞yì bù dé cí:义:道义;得:得到;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乡利倍义xiāng lì bèi yì: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忧愤成疾yōu fèn chéng jí:忧愁气愤得病了。形容极其忧愤。

忠孝节义zhōng xiào jié yì: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满腔义愤mǎn qiāng yì fèn:满腔:充满心中。心中充满对不合理的事情的愤怒。出处:马克·吐温《竞选州长》:“那些人满腔义愤,来势汹汹,一进门就捣毁了家具和窗户,走的时候把能带走的财物都拿去了。”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愤怒 同义词:义愤填膺。

寡恩薄义guǎ ēn bó yì: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贪财无义tān cái wú yì:贪求财物没有限度。指反动的统治阶级无限制地搜刮民财。

求生害义qiú shēng hài yì:为保全性命而伤害道义。

引喻失义yǐn yù shī yì: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以义灭身yǐ yì miè shēn:灭身:牺牲生命。为追求道义而牺牲性命。

填海移山tián hǎi yí shān: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指仙术法力广大。比喻决心极大。

闻义而徙wén yì ér xǐ:闻:听到;义:正义;徙:迁移。

槌仁提义chuí rén tí yì:指抛弃仁义。

捐身徇义juān shēn xùn yì: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义不背亲yì bù bèi qīn:背:违背。讲仁义之人是不违背父母意愿的。

贪生舍义tān shēng shě yì:为了活命,可以不要道义。

填街塞巷tián jiē sāi xiàng:形容人非常多。

居仁由义jū rén yóu yì:内心存仁,行事循义。

居利思义jū lì sī yì:指临财不苟得。

修仁行义xiū rén xíng yì:建立爱民的仁政推行正义的的措施。

衔石填海xián shí tián hǎi:比喻为实现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

据义履方jù yì lǚ fāng: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仁人义士rén rén yì shì: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伤廉愆义shāng lián qiān yì:伤廉:损害廉洁;愆:丧失。指某种行为损害廉洁,丧失道义。

旁文剩义páng wén shèng yì:次要的文字和内容。

蹈仁履义dǎo rén lǚ yì:遵循仁义之道。

义不容却yì bù róng què:义:道义;容:允许。

遵道秉义zūn dào bǐng yì:犹言遵守道义。

望文生义wàng wén shēng yì:不了解词句的确切涵义,只从字面上牵强附会地作解释。清张之洞《轩语·语学》:“空谈臆说,望文生义。”

避嫌守义bì xián shǒu yì:嫌:嫌疑;守义:保守道义。避开嫌疑,保守道义。

春秋之义chūn qiū zhī yì:春秋时代通行的义法,即以王命为重,处理好上下、大小的关系。

精义入神jing yi ru shen:精研事物的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

绨袍之义tì páo zhī yì: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愤世嫉恶fèn shì jí è: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