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行自抑 àn xíng zì yì
按行自抑的意思
按:克制。约束自己的行为。
1. 【解释】:按:克制。约束自己的行为。
2. 【出自】:唐·柳宗元《梦赋》:“忽崩赛上下兮,聊按行以自抑。”
成语词典:按行自抑
自由自在: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自始至终:从开始到结束:大会~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自取灭亡: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自相残杀: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悠然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居功自傲: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一意孤行:《史记·酷吏列传》:“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本谓谢绝请托,坚持自己的主张。后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孤行:独自行事。
自惭形秽:《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后也泛指自愧不如别人。惭:惭愧。形秽:形态丑陋。
自讨没趣:做事不得当,反使自己难堪窘迫。
孤芳自赏:把自己看成一朵香花而自 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芳:花。
自强不息:《周易·乾》:“君子以自强不息。” 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操纵自如: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行色匆匆: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连发生。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祸:灾难。
横行无忌:胡作非为,毫无顾忌。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自以为了不起。
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原作按图索骏。明杨慎《艺林伐山》卷七记载,伯乐有个儿子根据伯乐《相马经》上有关马的描写去寻求好马,结果把一个大蛤蟆当成了马。伯乐知道后讥笑他说:“所谓按图索骏也。” 本比喻拘泥而不能灵活变通(含贬义)。现多用在正面,比喻根据线索去寻找或追究事物。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顾影自怜:晋陆机《赴洛道中作二首 》诗:“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原意是回头望着自己的影子而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后也用 来形容自我欣赏的样子。
倒行逆施:《史记 伍 子胥列传》记载,春秋时伍子胥为父报仇,领吴兵攻打楚国,挖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申包胥责 备他,子胥回答说:“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指做事违背常理。
自告奋勇: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自暴自弃:《孟子·离娄上》:“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后用以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损害。弃:抛弃,鄙弃。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礼记·中庸》:“道并行而不相悖。” 悖(bèi):违反。
敝帚自珍: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引古代谚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后用“敝帚自珍”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很爱惜。
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按部就班:晋陆机《文赋》:“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指文章结构、选词造句合乎规范。现指按照正常的条理、步骤去做。有时也指拘泥陈规,缺乏创新精神。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厉行节约:厉:严格。严格地实行节约。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便宜行事:不必请示,自行决断处置。宋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公乞以便宜行事。”
倍道而行: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奔狄,娶季隗,“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木:棺材。
自食其力:依赖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
自寻烦恼:自找的烦闷苦恼。意思是,本来不该有烦闷苦恼。
引咎自责:咎:罪责。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原来的情况而发展兴旺起来。
自我吹嘘:比喻自我吹嘘、夸张。
各自为政:《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公元前607年,宋国和郑国打仗,宋国主帅华元在作战之前杀羊犒赏部下,但没有赏给他的御者。这个御者怀恨在心,等到作战的时候,他为华元驾车,说:那时赏羊是你为政,今天赶车就是我为政了。说着就把车赶进了郑国的阵地,使华元成为郑国的俘虏。后来就用各自为政表示各人按照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从全局出发,也不与别人协作。
按兵不动:《吕氏春秋·召类》:“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原指作战时控制一部分力量暂不行动。现比喻暂不行动,以待时机。按:控制。
自轻自贱:贱:藐视。自己看不起自己。多指自己降低身份。
各行其是:指思想不统一,各人按照自己的意见、主张去做。其是:他自己以为对的。
雷厉风行: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执行政策、命令等要求严,行动快。《新唐书·韩愈传》:“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飞。”
嘉言懿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论功行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形容骄傲自满。
欲扬先抑: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
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很好,洋洋自得的样子。《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沾沾:自得的样子。
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自寻短见: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
独断专行: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也说独断独行。
自顾不暇:自己照顾自己都来不及。说明穷于应付,无力顾及其他。暇:空闲。不暇:忙不过来。
行尸走肉:讽刺没有理想,无所作为的人。糊里糊涂混日子,虽然活着,同死人一样。《拾遗记·后汉》:“(任末)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肉体。
妄自尊大:狂妄地自以为了不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后汉书·马援传》:“子阳(公孙述)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
自然而然: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我们长期在一起工作,~地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改过自新:也说悔过自新。改正过错,重新做人。《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 新。”
喃喃自语: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谨言慎行:说话小心,做事谨慎。《礼记·缁衣》:“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自讨苦吃: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自私自利:只为自己打算,为自己谋利益,不顾别人和集体。
用舍行藏:《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是儒家对于出处进退的态度。也说用行舍藏。
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作法自毙:自己立法,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毙:死。
人人自危: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有危险。
固步自封:同“故步自封”。
不打自招:旧指没有用刑就招认了自己的罪行。现比喻无意中说出自己干的坏事或泄露了自己不好的想法。
放任自流:听其自然发展或行动不加约束或干涉。
自命清高:命:认为。自以自为清高。
自我牺牲:为别人(或事)牺牲自己。
不攻自破: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故步自封:故:旧;故步:旧时行步之法,引申为旧法;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自甘堕落: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
无师自通: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不能自拔: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