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于盲 wèn dào yú máng
问道于盲的意思
也说求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根本不懂的人请教。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1. 【解释】: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2. 【出自】: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3. 【示例】: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4.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也作自谦用语
问道于盲的近义词
缘木求鱼、求道于盲
成语词典:问道于盲
答非所问: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也说所答非所问。
头头是道:明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二六:“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后用以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明归有光《题仕履重光册》:“大司寇箬(ruò)溪顾公、大司空南坦刘公,方与石翁为湖南社会,志同道合,其称许之固宜。”
羊肠小道:指狭窄曲折的小路(多指山路)。
毁于一旦:在一天之内就毁掉了。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毁掉了。《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
问长问短:仔细地问(多表示关心)。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聊胜于无:比完全没有稍好一点。晋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同归于尽:一同毁灭。尽:完结,灭亡。
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轻于鸿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很轻微或毫无价值。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鸿毛:大雁的毛。
重于泰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参见〔泰山〕
道听途说:路上听到的 传闻,随后就在路上传播出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论语 阳货》:“道听而塗(途)说,德之弃也。”
问心无愧:反躬自问,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
说长道短:评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指彼此重新和好。言:文言虚词,用于句首,没有实际意义。
左道旁门: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也借用在学术上。也说旁门左道。
离经叛道:原指不遵循经书所说的道理,背离儒家的道统。现多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
分道扬镳:也说分路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北史·魏宗室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 丰沛,自应分路扬镳。” 扬镳:驱马前进。镳(biāo):马嚼子。
嘘寒问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十分关切(嘘寒:呵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
受制于人: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愤激之情,~。
惨无人道:残酷到了没有一点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帮助或益处。济:补益。
急于求成:急:急切。急着要取得成功。
倍道而行: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囿于成见: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道貌岸然:神态庄重严 肃。多指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岸然:严峻的样子。
无人问津: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能说会道:指善于用言辞表达,很会说话。
安于现状: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喜形于色:内心的喜悦流露在脸上。形:表露。色:脸色。
仙风道骨: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大逆不道:原指犯上谋反。现也指罪大恶极。《汉书 杨恽传》:“称引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 逆:叛逆。不 道:不合正轨,不合道德。
二道贩子:指从商店或别人手中买进货物,转手倒卖,从中牟利的人(多含贬义)。
火居道士:不出家,可娶妻的道士。
称兄道弟: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了道路。形容民众普遍不满。载(zài):充满。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胡说八道:胡说
寻花问柳:本指游春,后转指嫖妓。
生财有道:很有发财的办法(多含贬义)。
不敢问津: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说东道西: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出于无奈: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替天行道: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中庸之道:待人处世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
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指名道姓:毫不避讳地直接说出姓名(含不够恭敬意)。
小道消息: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死于非命:遭受意外的灾祸而死亡。
投石问路:比喻先以某种行动试探。
中道而废: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养生之道: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
于事无补:对事情毫无补益。
豺狼当道:《汉书·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比喻坏人当权。当(dāng)道:在路中间。
扪心自问:摸着胸口,自己问问自己怎么样。表示自我反省。
横行霸道:蛮不讲理,仗势作恶。《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旁门左道: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歪门邪道:指不正当的门径。也比喻坏主意。
说三道四:随意评论;乱加议论。
访亲问友:访:拜访;问:问候。指拜访亲朋好友。
盗亦有道: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阳关大道:阳关道。
迁怒于人: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黄道吉日:也叫黄道日。旧时迷信者认为宜于办事(如出行、动土、结婚、埋葬等)的好日子。
业精于勤: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老于世故:形容富有处世经验(多含贬义)。
晦盲否塞: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伊于何底:表示事情不堪设想。
六道轮回:佛教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
道义之交: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