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 jīng wèi tián hǎi
精卫填海的意思
古代神话。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变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想把东海填平。旧时用以比喻有深仇大恨,积极设法报复。后用以比喻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1. 【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2. 【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3. 【示例】:宾南如精卫填海,每不自量。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精卫填海的近义词
矢志不移、移山倒海、愚公移山、坚韧不拔
精卫填海的反义词
虎头蛇尾、有头无尾
成语词典:精卫填海
八仙过海:谚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各显其能’)”,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海阔天空: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古今诗话》中记载唐代和尚玄览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一作“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原形容大自然的广阔。后常用“海阔天空”比喻想象或说话等无拘无束或漫无边际。
聚精会神: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用来形容集中精神,专心一意。
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
精诚团结: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清周永年《儒藏记》:“或曰:‘古今载籍,浩如烟海。’” 浩:广大,众多。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宋史·神宗纪赞》:“励精图治,将大有为。”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九:“抖擞精神透关去。”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你道是精神抖擞,又道是机谋通透。” 抖擞:振作,奋发。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体育场上,观众~。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天涯海角:也说天涯地角。形容极偏远的地方。宋张世南《游宦记闻》卷六:“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盖俗谈也。”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
抖擞精神:振作起精神。
海市蜃楼:即“蜃景”
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精神恍惚:恍忽:糊里糊涂的样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小米。宋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比喻非常渺小。粟(sù)。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 材短小而精明强干。《史记 游侠列传》:“(郭)解为人短小精悍。” 也用来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 力。悍(hàn)。
无精打采:没精打采。
精诚所至: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飘洋过海:渡过海洋。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保家卫国:保卫家乡和祖国。
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精力充沛:体力强盛,精神充足。
四海为家: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也形容人漂泊无定所。
血海深仇:指因亲人被杀害而引起的极深的仇恨。
精雕细琢:精心细致地雕刻,多用于比喻对文艺作品等反复加工,精益求精。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
欲壑难填:贪欲的沟壑难以填满。形容贪得的欲望极大,很难满足。壑(hè):深谷。
情深似海: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用来比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也说倒海翻江。
山珍海味:也说山珍海错。山间海中出产的珍贵食品。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炰羔如折葵。” 海错:海味。
龙马精神:唐代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后用来比喻健旺的精神。
精诚合作:真心诚意地团结协作。指双方或多方秉持着真诚、专注、负责的态度共同完成任务或达成目标,强调合作中的真诚和专注程度。
福如东海:祝颂的话。祝 愿一个人的福气像东海那样广大无边。常与“寿比南山”连用。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 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佳期。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
刀山火海:比喻非常艰险和困难的地方。也说火海刀山。
精雕细刻:用刀在器物上精心细致地雕刻。比喻创作文学、艺术作品时十分认真、非常细致地加工刻画。也比喻做事认真细致。
海底捞针:比喻极难找到。也说大海捞针。
精神焕发:情绪饱满振奋。
大海捞针:也说海底捞针。从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极难找到。
瞒天过海:比喻用伪装来瞒哄对方,偷偷地行动。
名扬四海: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殚,竭尽;虑,思虑。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明瞿佑《剪灯新话·绿衣人传》:“海枯石烂,此恨难消;地老天荒,此情不泯。”
精妙绝伦:精:精巧。绝伦:无与伦比。精巧美妙到了极点。
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古代人认为中国四面被海环绕,所以用“四海之内”来指代整个天下。
业精于勤: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锐:锐气,力量。
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膺:胸。
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沧海桑田:葛洪在《神仙传》里记载有一个叫麻姑的仙女,说自从她当仙女以来,已经见到东海有三次变为桑田了。后用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也说山盟海誓。
石投大海:石投海中迅速没入,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
擎天架海:比喻大材干,大本领。元杂剧常喻将帅为“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故云。
精妙入神:精彩绝妙,出神入化。
摧山搅海:摧:毁坏;搅:搅动。摧毁高山,搅动大海。形容神通极大,声势吓人。
钻山塞海:比喻做极为困难的事。
桃李精神: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海啸山崩:大海汹涌呼啸,高山崩裂倒塌。形容来势凶猛急速。
兵精粮足:兵士精壮,粮草充足。形容军力强盛,战备充分。
海内无双:海内:四海之内,旧指中国,现亦指世界各地。四海之内独一无二。
精彩纷呈: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呈现出来。
山陬海噬: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河门海口:比喻说大话。
精细入微:考虑问题十分仔细,注意到很小的细节。
量如江海:比喻度量非常大。
精金美玉:精金:精炼的金。纯金美玉。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
四海承风: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研精钩深:钩深:探取深沉的东西。研究探索精微的道理,探求深奥的学问。
愁山闷海: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山行海宿:行于山间和宿于海上。指行旅艰险。
苦海茫茫:苦海:苦难深重如海;茫茫:辽阔深远的样子。无穷无尽的苦难。
炊粱跨卫:卫,驴的别名。用高粱做饭,骑驴子代步。形容简朴的生活。
大海一针:在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无从寻觅。
精神满腹:形容富有才智,满腹经纶。
放龙入海: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鲁卫之政: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