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受同科 yǔ shòu tóng kē
与受同科的意思
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
1. 【解释】: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
2.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家兄一想,这件事倘要认真办起来,与受同科,不但姓文的担不起,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
3. 【示例】:凡赃私的银,是与受同科的,他怎敢闹出来?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六回
成语词典:与受同科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明归有光《题仕履重光册》:“大司寇箬(ruò)溪顾公、大司空南坦刘公,方与石翁为湖南社会,志同道合,其称许之固宜。”
同生共死: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荣辱与共:光荣与耻辱共同分享与承担。
异口同声:大家说的完全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
与世长辞:指人去世(多用于敬仰的人)。
视同陌路: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同“视若路人”。
患难与共:同心协力,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腹背受敌:前面和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受益匪浅: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一般指意识形态方面。
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
同归于尽:一同毁灭。尽:完结,灭亡。
风雨同舟:在大风雨 里同坐一条船。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战胜困难。《孙子兵法·九地》:“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不同凡响:原指歌唱演奏十分出色。后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言谈议论不同一般,十分出色。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非同小可:不是寻常的。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小可:轻微,寻常。
异曲同工:也说同工异曲。曲调虽然不同,却都同样美妙。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后比喻不同的说法或做法都收到同样的效果。工:工巧。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时接受任命。
受制于人: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逆来顺受:对外面来的压迫或不合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非同寻常:寻常:平常。形容人和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
照本宣科:照着本子读。形容只是死板地照着念,毫无创造发挥。宣科:道士诵经。
咸与维新:指一切除旧更新。
同仇敌忾: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忾(kài):愤恨,愤怒。
科头跣足:不戴帽子,不穿鞋袜,形容生活贫困或行为散漫不受拘束。
插科打诨:指戏曲演出中穿插一些滑稽的动作和谈话,引人发笑。科:戏曲演员的动作表情。诨(hùn):开玩笑的话。
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指干违法乱纪的事。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作奸:做坏事。科:科条,法令。
与人为善:跟别人一同做好事。《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后指善意地帮助别人:批评同志要采取~的态度。
生死与共:生一起生,死一起死,形容情谊很深。
受宠若惊:也说被宠若惊。受到别人的赏识、称赞而感到意外的惊喜。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遽参法从,省躬无有,被宠若惊。”
挨冻受饿: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形同陌路:指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
同甘共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普天同庆:指全国或全世界共同庆祝。
与虎谋皮:也说与狐谋皮。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是绝对办不到的。《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高土堆)之下。”
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恩同再造:恩德极大如同 使人再生。《宋书·王僧达传》:“再造之恩,不可妄属。” 再造:再生。
担惊受怕:提心吊胆,害怕遭受祸害。
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晋嵇康《幽愤》诗:“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河。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不约而同: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点,不同点各自保留。为处理双方关系的一种原则和方法。
不敢苟同: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意。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
同床异梦:比喻虽然共同生活或者共同从事某项活动,但是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同流合污:《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原指言行与不良的习俗、世道相合。后用以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情同手足:彼此之间的感情如同亲兄弟一样亲密。
同病相怜:比喻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四:“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怜:怜惜,同情。
同床共枕:指同床并头而眠。多指夫妻生活。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一视同仁:不分厚薄,同样看待。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味同嚼蜡:味道像嚼蜡一样。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乏味。《楞严经》卷八:“当横陈时,味如嚼蜡。”
无与伦比:没有能够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引颈受戮: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丰取刻与: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形同虚设: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
孤立寡与:指没有人扶持,没有人援助。
盗嫂受金: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选贤与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八面受敌: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
应病与药:对症下药。
一尘不受: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行合趋同:行为志趣相同。
同甘同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同心合意:指心志一致。同“同心一意”。
与日俱积: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与世靡争:和世上的人没有争执。形容脱俗拔尘的达观态度。
同恶相求: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与时偕行:变通趋时。
辞多受少:辞:推辞掉。受:接受。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
同恶相恤:指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同“同恶相助”。
虚己受人: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取与不和: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
乍同乍异:言语或态度变化太快。
两道三科:说三道四,花言巧语。
与年俱进: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白藋同心:犹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羡荣华的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