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荣守辱

知荣守辱 zhī róng shǒu rǔ

知荣守辱的意思

守:安于。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

1. 【解释】:守:安于。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

2. 【出自】:《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成语词典:知荣守辱

一知半解yī zhī bàn jiě: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形容草木长势繁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繁荣昌盛fán róng chāng shèng:繁荣:兴旺发达;昌盛:兴旺。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不知所措bù zhī suǒ cu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面对突然情况,无法应付。《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明知故犯míng zhī gù fàn:明明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或违法的,却故意去做。

荣辱与共róng rǔ yǔ gòng:光荣与耻辱共同分享与承担。

知己知彼zhī jǐ zhī bǐ:也说知彼知己。《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意思是对敌我双方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后也用“知己知彼”泛指了解自己和对方。

知难而退zhī nán ér tuì: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虽死犹荣suī sǐ yóu róng:人虽然死了,但死得光荣。

一叶知秋yī yè zhī qiū: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要来了。比喻从事物的某些细微迹象就预料到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变化。《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宋唐庚《文录》:“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衣锦荣归yī jǐn róng guī:衣锦还乡。

守望相助shǒu wàng xiāng zhù: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遇警互相帮助。

见微知著jiàn wēi zhī zhù: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为能见微而知著。” 微:微小。著:显著。

不得而知bù dé ér zhī:得:能够。没有办法知道。

真知灼见zhēn zhī zhuó jiàn:正确的认识,透辟的见解。灼(zhuó):明白。

恬不知耻tián bù zhī chǐ: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不以为耻。

不辱使命bù rǔ shǐ mìng: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墨守成规mò shǒu chéng guī: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称善于防守者为墨守。成规,现成的规则、方法。形容死守老规矩,保守固执,不求改进。

众所周知zhòng suǒ zhōu zhī:大家全都知道。

繁荣富强fán róng fù qiáng: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

安分守己ān fèn shǒu jǐ:指规矩、本分,不做违规、违纪、违法之事。分(fèn):本分。

守身如玉shǒu shēn rú yù: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不知不觉bù zhī bù jué:没有觉察到,没有意识到:玩得高兴,~已是中午时分。

丧权辱国sàng quán rǔ guó: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不知死活bù zhī sǐ huó:形容不知厉害,冒昧从事。

奉公守法fèng gōng shǒu fǎ:奉行公事,遵守法令。指以公事为重,不徇私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 平。”

知法犯法zhī fǎ fàn fǎ:懂得某项法令、规章而故意违犯。

迷途知反mí tú zhī fǎn:迷途:迷路;反:反回。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

君辱臣死jūn rǔ chén sǐ: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奇耻大辱qí chǐ dà rǔ:极大的耻辱。

知恩报恩zhī ēn bào ēn: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

魂不守舍hún bù shǒu shè: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

玩忽职守wán hū zhí shǒu: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可想而知kě xiǎng ér zhī:能够经过推想而知道;可以想见。

忍辱负重rěn rǔ fù zhòng:忍受屈辱来承担重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不知好歹bù zhī hǎo dǎi: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守口如瓶shǒu kǒu rú píng:形容说话非常谨慎,严守秘密。

引以为荣yǐn yǐ wéi róng:以此事为光荣。

不知所云bù zhī suǒ yún: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原意是不知道说的是些什么。现多用来形容言语杂乱或不着边际。

本固枝荣běn gù zhī róng:树木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

知遇之恩zhī yù zhī ēn: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忍辱偷生rěn rǔ tōu shēng:偷:苟且。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未卜先知wèi bǔ xiān zhī:没有占卜就知道事情发展的结果。原来是古代一种用神道和迷信骗人的说法。后来有时用以比喻有预见性。

略知皮毛lüè zhī pí máo: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

知足常乐zhī zú cháng lè: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知难而进zhī nán ér jìn:明知困难,却敢于向前。指迎着困难上。

不知去向bù zhī qù xiàng:向:方向。不知道哪里去了。

以守为攻yǐ shǒu wéi gōng: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监守自盗jiān shǒu zì dào:也说主守自盗。盗取自己负责看管的财物。《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 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监守:看管。

荣归故里róng guī gù lǐ:指光荣地回到家乡。一般是指某人在外面取得了成功或者获得荣誉后返回故乡。

知人善任zhī rén shàn rèn:了解人并且善于任用人。

宠辱不惊chǒng rǔ bù jīng: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形容把得失置之度外。

略知一二lüè zhī yī èr:一二:形容为数不多。略微知道一点。

先知先觉xiān zhī xiān jué: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

鲜为人知xiǎn wéi rén zhī:很少有人知道。

妇孺皆知fù rú jiē zhī: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颜元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认为“手格其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自知之明zì zhī zhī míng:《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后用以指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人贵有~。

恪尽职守kè jìn zhí shǒu: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每个公务员都应该~。

知易行难zhī yì xíng nán: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以一知万yǐ yī zhī wàn: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谬托知己miù tuō zhī jǐ:指假托为知心朋友。

逆取顺守nì qǔ shùn shǒu:逆:背叛;顺:合理。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覩始知终dǔ shǐ zhī zhōng: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汉 袁康《越绝书·德序外传记》:“故聖人見微知著,覩始知終。”

知无不为zhī wú bù wéi:知道是应该做的,就一定去做。形容尽心竭力。《左传·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無不爲,忠也。”林尧叟 注:“凡可以利益國家者,苟知其事,莫不盡心力而爲之。”《南史·张弘策传》:“弘策 盡忠奉上,知無不爲。”宋 秦观《任臣上》:“其人自以曠世遭遇,莫不悉心竭力,知無不爲,言無不盡。”

知命安身zhī mìng ān shēn:服从命运,安于自身所处的地位。

知音识曲zhī yīn shí qǔ:指通晓音乐。

枯木发荣kū mù fā róng: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比喻衰亡的事物重获新生。

俾众周知bǐ zhòng zhōu zhī:意为让大家都知道、了解。

天知地知tiān zhī dì zhī:天知道,地知道。指人人都知道。亦指只有天知道,地知道,没有别人知道。

不知丁董bù zhī dīng dǒng: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胯下之辱kuà xià zhī rǔ: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遁世遗荣dùn shì yí róng:指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

知一万毕zhī yī wàn bì:指理解本质,万事尽通。

一无所知yī wú suǒ zhī:什么也不知道。

温故知新wēn gù zhī xīn:温习学过的东西,获得新的体会。《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也用以指吸取历史经验,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存荣没哀cún róng mò āi:存:生存;荣:光耀;哀:悲伤。活着受人尊敬,死后令人哀痛。出处:汉·蔡邕《陈太丘碑文》:“斯可谓存荣没哀,死而不朽者矣。”

旧荣新辱jiù róng xīn rǔ:过去的荣耀和现在的耻辱。

循途守辙xún tú shǒu zhé:遵守规矩。同“循涂守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