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马亡羊 shī mǎ wáng yáng
失马亡羊的意思
泛指祸福得失。
泛指祸福得失
成语词典:失马亡羊
马到成功:古时打仗,常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祝愿迅速取得胜利。现在用来形容人一到那里,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就。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也说走马看花。
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骑马找马: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也比喻一面占着现在的位置,一面另找更称心的工作。
自取灭亡: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羊肠小道:指狭窄曲折的小路(多指山路)。
人仰马翻:人马都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惨败的狼狈相。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悬崖勒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指鹿为马:秦朝二世皇帝的时候,丞相赵高想造反,怕别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试验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就暗中把说是鹿的人杀了(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比喻颠倒是非。
人困马乏:形容体力疲劳不堪(不一定有马)。
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孤单失群:形容孤单、无所依靠的人(或动物),不能与伙伴合群。
马马虎虎:形容做事马虎、随便。
亡羊补牢:《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丢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迟。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牢:牲口圈。
流离失所:由于灾荒战乱等而流转离散在外,失掉安身的地方。
哑然失笑:见到或听到好笑的事,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哑(旧读è)。
单枪匹马:也说匹马单 枪。比喻行动无人帮助,独自勇往直前。五代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失之交臂:也说交臂失之。《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形容当面错过了好机会。交臂:胳膊碰胳膊,指走得很靠近,擦肩而过。
兵荒马乱: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利害得失: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国破家亡: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金戈铁马:指战事。也用以形容战士的雄姿。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金戈:金属制作的戈。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素车白马: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补 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偿(cháng)。
万马齐喑: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比喻人们都不发表意见,气氛沉闷。喑(yīn):哑。
厉兵秣马:见〖秣马厉兵〗。
招兵买马:从各方面招揽人,扩充武装力量。也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百无一失:形容有充分把握,不会出错。
万无一失: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失之毫厘: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但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毫厘:长度的小单位,十毫为一厘。
大失水准:指表现远远低于平时或正常的水平,在能力、发挥等方面出现严重的失误或失常情况。
大失所望:非常失望。
脱缰之马:脱掉缰绳的马。比喻没有拘束的人或失去控制的事物。
成败得失: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蛛丝马迹: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
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
坐失良机: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言多必失: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生死存亡:或者生存,或者死亡,形容事关重大或形势极端危急。
马不停蹄:比喻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
跑马卖解:旧时指骑马表演各种技艺,以此赚钱谋生。也说跑马解、跑解马。
青梅竹马: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走马上任:指官吏就职。
车水马龙:《后汉书·马后纪》:“前过濯龙(园名)门上,见外家(马后的娘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后用来形容车马来往不断,非常热闹。
言多语失:话说多了就难免出错。
心猿意马:也说意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难以控制。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家破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龙马精神:唐代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后用来比喻健旺的精神。
酒后失言: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天马行空:比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多用在评价写作、绘画和书法等方面)。天马:汉武帝时从大宛(古代西域国名)得到的汗血马称为天马,意思是神马。见《史记·大宛列传》。行空:形容骏马奔驰,如腾空飞行。
汗马功劳:《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后用汗马功劳形容立下战功。现也指在工作中做出贡献。汗马:战马因奔驰而流汗。
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突发危险、意外情况等时慌乱不安的状态。
唇亡齿寒: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关系(多指两个邻国)十分密切。《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颊骨)车(牙床)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怅然若失:怅然:形容不如意、不痛快。像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
失魂落魄: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一马平川: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翻过山岗,就是~了。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 容照顾不过来。
兵强马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马首是瞻:士兵看着将帅马头的方向而进退。《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后比喻追随别人来定行止。
牛头马面:迷信传说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头像马。比喻各种阴险丑恶的人。
塞翁失马:《淮南子·人间训》里说,古时有个住在边塞的老人丢了一匹马,后来这匹马居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后来就用“塞翁失马”比喻虽然受到暂时的损失,但也许因此得到好处。常与“安知非福”连用。
人强马壮: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也泛指实力强,阵容大。
患得患失:没得到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怕失掉。《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原指忧患禄位之得失。后用来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太重。
顺手牵羊:比喻趁便随手拿人家的东西。
名存实亡:名义上还有,实际上已经不存在。
吹牛拍马: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害群之马:《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后用“害群之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五马分尸:车裂的俗称。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起来。指在战场上壮烈牺牲。《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张皇失措:慌张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或带头。
黯然失色: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马策西州: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 卒前扶病还都经 西州 门,安 死,其甥 羊昙 伤痛,“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后因以“马策西州”为痛悼死者之典。
戎马劻勷:指战乱不宁。
嗟悔亡及:后悔也来不及。
驱羊战狼:比喻以弱击强。
秦失其鹿: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