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忧臣辱

主忧臣辱 zhǔ yōu chén rǔ

主忧臣辱的意思

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1. 【解释】: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2. 【出自】: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成语词典:主忧臣辱

先入为主xiān rù wéi zhǔ:先看到一种情况或先听了一种意见,形成成见,后来就不再考虑情况变化或听取另外的意见。《汉书·息夫躬传》:“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不由自主bù yóu zì zhǔ: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六神无主liù shén wú zhǔ:形容心慌意乱,没有主意。六神:道教指所谓主宰人体的心、肺、肝、肾、脾、胆等六脏的神灵。

荣辱与共róng rǔ yǔ gòng:光荣与耻辱共同分享与承担。

无忧无虑wú yōu wú lǜ: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高枕无忧gāo zhěn wú yōu:把枕头垫得高高的,安心地睡大觉。《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后多用来形容平安无事,无忧无虑。

饱经忧患bǎo jīng yōu huàn:指经历了许多困苦患难。

不辱使命bù rǔ shǐ mìng: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喧宾夺主xuān bīn duó zhǔ:客人的声音比主人的还要大,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侵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排忧解难pái yōu jiě nàn:排除忧虑,解除危难。

钦差大臣qīn chāi dà chén:钦差。现多指上级机关派来的、握有大权的工作人员(多含讥讽意)。

丧权辱国sàng quán rǔ guó: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物归原主wù guī yuán zhǔ:归:还给。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

君辱臣死jūn rǔ chén sǐ: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奇耻大辱qí chǐ dà rǔ:极大的耻辱。

忍辱负重rěn rǔ fù zhòng:忍受屈辱来承担重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本位主义běn wèi zhǔ yì: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自作主张zì zuò zhǔ zhāng: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忧心如焚yōu xīn rú fén:忧愁的心情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惔(tán,火烧)。”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形容枯悴,忧心如焚。”

开国功臣kāi guó gōng chén: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后顾之忧hòu gù zhī yōu:《魏书·李冲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后无后顾之忧。” 指来自后方的或事后的忧患。顾:回头看。忧:忧患,担心。

忍辱偷生rěn rǔ tōu shēng:偷:苟且。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当家作主dāng jiā zuò zhǔ:本指主管家政,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功高震主gōng gāo zhèn zhǔ: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内忧外患nèi yōu wài huàn:指国家内部的动乱和来自国外的侵略。《国语·晋语六》:“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管子·戒》:“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反客为主fǎn kè wéi zhǔ:客人反过来 成为主人。指违反了通常的主客关系。也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杞人忧天qǐ rén yōu tiān:《列子·天瑞》中说,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自己无处安身,以致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唐李白在《梁甫吟》中用这个典故写出“杞国无事忧天倾”的诗句。后用“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各为其主gè wèi qí zhǔ:各人为自己的主子效力。《三国志·魏书·曹爽传》裴松之注引《世说新语》:“及爽解印绶,将出,主簿杨综止之曰:‘公挟主握权,舍此以至东市乎?’爽不从。有司奏综导爽反,宣王曰:‘各为其主也。’宥之,以为尚书郎。”

宠辱不惊chǒng rǔ bù jīng: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形容把得失置之度外。

忧心忡忡yōu xīn chōng chōng:形容十分忧愁。《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忡忡(chōng):忧愁不安的样子。

忧郁而终yōu yù ér zhōng:人因极度的忧愁、郁闷而导致自己最后的死亡。

拿定主意ná dìng zhǔ yì: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北面称臣běi miàn chēng chén: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一物一主yī wù yī zhǔ:比喻每一事物必有所属。

择主而事zé zhǔ ér shì: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怨家债主yuàn jiā zhài zhǔ:佛教指与我有冤仇的人。

尊主泽民zūn zhǔ zé mín:尊崇君主,泽惠生民。

喜半参忧xǐ bàn cān yōu:表达内心一半欢喜一半忧愁的情感。

杞人之忧qǐ rén zhī yōu:杞人忧天。

胯下之辱kuà xià zhī rǔ: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主忧臣劳zhǔ yōu chén láo:君主有忧虑,作臣子的要立即效劳。

旧荣新辱jiù róng xīn rǔ:过去的荣耀和现在的耻辱。

客随主便kè suí zhǔ biàn:客人依随主人的方便或安排而行事。

窃簪之臣qiè zān zhī chén:春秋 时,楚国一善于偷窃者为 楚 将 子发 所礼遇。后 齐 师伐 楚,子发 兵败。善偷者乃行其技,递次窃得 齐 将军之幬帐、枕及簪。

肆言詈辱sì yán lì rǔ:肆:任意妄为,放肆。詈:骂。辱:侮辱。毫无畏惧地侮辱谩骂。

转忧为喜zhuǎn yōu wéi xǐ:由忧愁转为欢喜。形容人的心情从忧虑变为高兴。

转喜为忧zhuǎn xǐ wéi yōu:从喜悦的情绪转变为忧愁。形容情况突然变化,导致人的心情由好变坏。

主次不分zhǔ cì bù fēn:主要和次要不分。

路叟之忧lù sǒu zhī yōu:指百姓的疾苦。

忠臣孝子zhōng chén xiào zǐ: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

忧愤成疾yōu fèn chéng jí:忧愁气愤得病了。形容极其忧愤。

乐行忧违lè xíng yōu wéi:指所乐的事就去做,所忧的事则避开。

四近之臣sì jìn zhī chén:皇帝身边的近臣。

宵旰忧勤xiāo gàn yōu qín: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忧劳”

打狗看主dǎ gǒu kàn zhǔ: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杞国之忧qǐ guó zhī yōu: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乐以忘忧lè yǐ wàng yōu: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忧国忧民yōu guó yōu mín: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埋头财主mái tóu cái zhǔ:旧指不出名的富翁。

蒲鞭示辱pú biān shì rǔ: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为了使他感到羞耻,并不使他皮肉受苦。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

季孙之忧jì sūn zhī yōu:原指季孙氏的忧患。后借指内部的忧患。《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季孙:鲁国大夫。参见〔萧墙之祸〕

屈身辱志qū shēn rǔ zhì:形容精神和肉体都受到损害。

宠辱皆忘chǒng rǔ jiē wàng: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主少国疑zhǔ shào guó yí: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主守自盗zhǔ shǒu zì dào: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忘情荣辱wàng qíng róng rǔ:对荣辱得失无动于衷。

主情造意zhǔ qíng zào yì:指为首的、主谋的人。

折冲之臣zhé chōng zhī chén:指忠勇之臣。

如有隐忧rú yǒu yǐn yōu:象心中有说不出的忧愁一样。

榆次之辱yú cì zhī rǔ: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

臣门如市chén mén rú shì: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谋臣猛将móu chén měng jiāng: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

盗憎主人dào zēng zhǔ rén: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辱身败名rǔ shēn bài míng:指自身受辱,名声败坏。

宿夕之忧sù xī zhī yōu:宿夕:早晚;忧:忧虑。早晚之忧。比喻暂时的忧虑。

骨鲠之臣gǔ gěng zhī chén:骨鲠:比喻刚直。刚正忠直的官员。

知白守辱zhī bái shǒu rǔ:这是道家的积极处世态度。

复餗之忧fù sù zhī yōu:复:翻;餗:鼎里的食物。鼎足坏了,食物倒出。指因不胜其力而坏事。

家无二主jiā wú èr zhǔ: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进荣退辱jìn róng tuì rǔ:以仕途的进升为光荣、降职为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