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词《出塞(sài)》唐·王昌龄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出塞:是乐府旧题。塞(sài):边疆可作屏障的险要地方。
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时间的久远。
万里长征:指从军远行,行程万里。
人未还:指守边的战士还没有回来。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一说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卫青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他曾直捣龙城,使匈奴人远遁。另一种说法是指李广,李广被匈奴称为“飞将军”,他作战勇敢,箭术高超。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不教:不使,不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是中国古代北方的天然屏障。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的战士还没归来。
只要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讲解
1. 创作背景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唐朝的国力已经开始由盛转衰,边境时常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这首诗可能是诗人目睹了边地战争的频繁和战士们的艰辛后创作的。诗中既体现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宁的深切渴望。
2. 艺术特色
时空交织的意境营造: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诗人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将秦、汉两个时代与明月、关隘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雄浑苍茫的意境。明月和关隘是边塞的典型景物,跨越时空的描绘,暗示了边塞战争从古至今一直绵延不断,使读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战争的长期性。
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从空间上“万里长征”的辽阔距离,到时间上“人未还”的长久等待,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深沉的意境。战士们离家万里,长久戍边不能归来,体现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
以假设表达愿望:
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诗人的假设和愿望。通过假设像卫青、李广这样的名将还在,来表达希望边境安宁、不再让敌人入侵的强烈愿望。这种写法不仅使诗歌在情感上更具感染力,而且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唐朝边将人才的缺乏或军事防御的薄弱,使诗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语言简洁而力量感十足:全诗短短四句,语言简洁凝练。没有冗长的叙述和华丽的词藻,却通过对关键意象(明月、关隘、长征人、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的选取和组合,传递出强烈的情感和深沉的思想。如“但使”“不教”等词,语气坚定,体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对国家安危的责任感。
3.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深切同情,对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的批判。同时,诗人借怀念古代名将,抒发了希望朝廷任用良将,巩固边防,使国家安宁和平的爱国情怀。
语文基础
- 小学诗词《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
- 小学诗词《所见》清·袁枚
- 小学诗词《山行》唐·杜牧
- 小学诗词《赠刘景文》宋·苏轼
- 小学诗词《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 小学诗词《望天门山》唐·李白
- 小学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 小学诗词《望洞庭》唐·刘禹锡
- 小学诗词《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 小学诗词《采莲曲》唐·王昌龄
- 小学诗词《绝句二首》唐·杜甫
- 小学诗词《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 小学诗词《三衢(qú)道中》宋·曾(zēng)几(jī)
- 小学诗词《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 小学诗词《元日》宋·王安石
- 小学诗词《清明》唐·杜牧
- 小学诗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 小学诗词《滁(chú)州西涧》唐·韦应物
- 小学诗词《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 小学诗词《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
- 小学诗词《鹿柴》唐·王维
- 小学诗词《暮江吟》唐·白居易
- 小学诗词《题西林壁》宋·苏轼
- 小学诗词《雪梅》宋·卢梅坡
- 小学诗词《嫦娥》唐·李商隐
- 小学诗词《出塞(sài)》唐·王昌龄
- 小学诗词《凉州词》唐·王翰(hàn)
- 小学诗词《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 小学诗词《别董大二首》唐·高适
- 小学诗词《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 小学诗词《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
- 小学诗词《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 小学诗词《卜算子·咏梅》现代·毛泽东
- 小学诗词《蜂》唐·罗隐
- 小学诗词《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 小学诗词《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 小学诗词《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唐·卢纶(lún)
- 小学诗词《墨梅》元·王冕
- 小学诗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 小学诗词《乞巧》唐·林杰
- 小学诗词《示儿》宋·陆游
- 小学诗词《题临安邸(dǐ)》宋·林升
- 小学诗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清·龚自珍
- 小学诗词《山居秋暝(míng)》唐·王维
- 小学诗词《枫桥夜泊》唐·张继
- 小学诗词《长相思·山一程》清·纳兰性德
- 小学诗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lù)飞》唐·张志和
- 小学诗词《观书有感》宋·朱熹(xī)
- 小学诗词《泛舟》宋·朱熹(xī)
- 小学诗词《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