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离散 gǔ ròu lí sàn
骨肉离散的意思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1. 【解释】: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2. 【出自】:《诗经·唐风·杕杜》小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3. 【示例】:“冲风夺佳气”,骨肉离散也。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八
4.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骨肉离散的近义词
家破人亡、骨肉分离、妻离子散
成语词典:骨肉离散
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品。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弱之肉,强之食。” 后比喻弱者被强者吞并。
寒风刺骨: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
披头散发:形容头发长而散乱。
离群索居:离开大伙儿,孤独地生活。《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索:单独。
魂飞魄散:也说魂飞魄丧。形容惊恐万分,非常害怕。
悲欢离合:指人生中经常遇到的悲伤、欢乐、离别、团聚四种境遇。
粉身碎骨:指死亡(有强 调的意味):为革命~也心甘。敌人胆敢来进攻,定叫他~。
貌合神离:也说貌合心离。表面上关系不错,实际上是两条心。《素书·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骨瘦如柴:形容非常瘦(多用于人)。
流离失所:由于灾荒战乱等而流转离散在外,失掉安身的地方。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离经叛道:原指不遵循经书所说的道理,背离儒家的道统。现多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
光怪陆离:形容五光十色,形象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烟消云散:像烟和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无余。
刻骨铭心:也说镂骨铭心。形容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永远忘不了(多用于形容对别人的感激)。铭:在石头或器物上刻字。
皮开肉绽:皮肉都裂开了。形容被打得伤势极重。绽(zhàn)。
不即不离:《圆觉经》:“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原为佛教用语。现多用来指对人或事物保持一定距离,不亲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鱼肉百姓: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指谣言坏话久而久之可以致人于死地。毁:坏话。销:熔化。
奴颜媚骨:形容卑躬屈膝、谄媚讨好的样子。媚:谄媚。
迷离恍惚:迷离:模糊,不分明;惝恍:不真切,不清楚。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扑朔迷离:古乐府《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抓住兔子的耳朵把它提起来,雄的脚必搔爬(扑朔),雌的则把眼眯起(迷离),由此可辨雄雌。但在奔跑时,则很难分辨是雄是雌。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
一哄而散:哄:吵闹。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颠沛流离: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瘦骨伶仃:形容人或动物瘦得皮包骨的样子。亦作“瘦骨零丁”。
离心离德:不一条心,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尚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与“同心同德”相对。
仙风道骨: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行尸走肉:讽刺没有理想,无所作为的人。糊里糊涂混日子,虽然活着,同死人一样。《拾遗记·后汉》:“(任末)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肉体。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引起纠纷、事端,使别人不和。间(jiàn)。
一盘散沙:比喻涣散不团结或力量分散没有组织起来。
有血有肉:比喻文艺作品描写生动,内容充实:这篇报道写得生动具体,~。
骨肉相连:像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 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瘦骨嶙峋:形容人十分瘦。
天女散花: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妻离子散:形容一家人由于战乱、自然灾害等变故被迫四处离散。
铮铮铁骨: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背井离乡:也说离乡背井。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生活(多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不欢而散:散:离开,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极端孤立。《左传·隐公四年》:“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脱胎换骨:原为道教修炼用语。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铅(一作饴)。” 后比喻重新做人。
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
戳脊梁骨:指在背后指责:办事要公正,别让人家~。
寸步不离:寸步:形容距离很近。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
酒肉朋友:指只在一起吃喝玩乐、不干正经事的朋友。
细皮嫩肉:(~儿)形容人的皮肤细嫩:这姑娘长得~的。
阴魂不散:比喻坏人、坏事已经不存在,但是其恶劣影响还毒害着人们。
生离死别:很难再见面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
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人的关系疏淡,事物含混不清。
毛骨悚然: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极端害怕的感觉。
散闷消愁:指通过消遣,解除愁闷。
傲骨铮铮:指高傲不屈的性格。比喻刚正、坚贞。
雨零星散:残败零落貌。常用以比喻溃败。
刮骨抽筋:比喻极力搜刮、榨取民财。
好肉剜疮:比喻无事生非,自寻烦恼。
晚食当肉:饿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样。后泛指不热衷名利。
丰肌弱骨:丰润的肌肤,柔嫩的骨骼。形容女子或花朵娇嫩艳丽而有丰韵。
离蔬释屩:比喻脱离清苦生活,入身仕官。同“离蔬释蹻”。
以肉去蚁: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病骨支离: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形容穷奢极侈。
刮骨去毒: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牢落陆离:牢落:寥落;陆离:参差。形容空旷参差。
物离乡贵:物品离产地越远越贵重。
羊头狗肉:喻表里不一,明一套暗一套。清 钱大昕《恒言录》卷六:“《晏子春秋》:‘懸羊頭於門,而賣馬肉於内。’世祖 賜 丁邯 詔曰:‘懸牛頭,賣馬脯;盗跖 行,孔子 語。’今俗語小變,以羊狗易牛馬,意仍不異也。”郭沫若《文艺论集·太戈尔来华的我见》:“在我们凡百事情都是羊头狗肉的 中国,一切原则都要生出例外。”参见“挂羊頭賣狗肉”。
零零散散:分布得很稀;不多。
擢筋割骨:犹言擢筋剥肤。
散带衡门: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铁骨铮铮:指人有骨气,刚正坚贞。
鹤骨霜髯:瘦骨白须。形容年老。
东零西散:形容零落分散。
黍离之悲: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
耳不离腮:接近,亲密。
玉骨冰姿:像玉一样的骨骼,如冰一般的肌肤。形容女子洁白净美的体肤。
洗心换骨:道家语,指洗去尘心,换掉凡骨,即可超离凡尘而入圣。
酒阑客散:酒席完毕,宾客散去。
枯骨之馀:指将死之人。
肉眼惠眉:比喻见识浅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