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充耳 xiù shǒu chōng ěr
袖手充耳的意思
谓不闻不问。清 夏燮《中西纪事·江上议款》:“中有從旁解紛者,既不能誓師討賊,視其力之所能爲,則當袖手充耳,姑聽命于發踪指示之人。”
【解释】:谓不闻不问。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江上议款》:“中有從旁解紛者,既不能誓師討賊,視其力之所能爲,則當袖手充耳,姑聽命于發踪指示之人。”
成语词典:袖手充耳
毛手毛脚:做事粗心大意,不沉着。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运动员在赛场上~。
指手画脚: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
耳聪目明: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掩耳盗铃: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掩:捂。
滥竽充数:古代齐国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见《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竽:古代管乐器。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汗牛充栋: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意思是藏书极多,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宇,外运时能累得牛流汗。后以“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充:装满。栋:房屋。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手足情深:形容兄弟姐妹或朋友之间的感情好,感情深。 就好像是手足一样亲近,离不开,不可缺少。
两袖清风:比喻做官廉洁。明于谦《入京》诗:“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灵巧,形容人聪明能干。
抓耳挠腮:形容焦急而又没办法的样子。
游手好闲:游荡成性,好逸恶劳。游手:闲着手不做事。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诗经·邶风·旄丘》:“褎(yòu)如充耳。” 意思是悠闲得就像没听见一样。后用充耳不闻形容听不进或存心不听别人的意见。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赤手空拳:形容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
俯首帖耳:形容卑恭顺从的样子。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通“濡”)耳染,不学以能。”濡(r ú):沾湿。染:沾染。
胼手胝足:手脚久受摩擦生了趼子。形容极其辛劳。
爱不释手:因喜爱某物而舍不得放下。
措手不及:临时来不及应付:必须做好防洪准备工作,以免雨季到来时~。
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如雷贯耳:形容一个人的名声很大。《三国演义》第八回:“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 贯:贯穿,进入。
眼疾手快:见〖手疾眼快〗。
炙手可热:热得烫手。唐杜甫《丽人行》诗:“炙手可热势绝伦。” 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炙:烤。
手舞足蹈:双手舞动,两脚跳跃。形容高兴到了极点。《诗经·大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洗耳恭听: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碍手碍脚:妨碍别人做事:咱们走吧,别在这儿~的。
握手言欢:握手谈笑。形容亲热友好。现多指不和以后又言归于好。
笨手笨脚:形容动作不灵活或手脚不灵巧。
拱手让人: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
一手包办:一手:指一个人;包办:总揽一切,独自办理。指一人独揽,不让别人插手。
精力充沛:体力强盛,精神充足。
举手之劳:形容事情很容易办到;不费事。
鹿死谁手:《晋书·石勒载记下》:“未知鹿死谁手。” 意思是说不知政权落在谁的手里。后也用来指不知谁能获胜,多用于指比赛的胜负。
忠言逆耳:忠诚直率的劝告听起来不大舒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忠言拂于耳。”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逆耳:不顺耳。
亲如手足:像兄弟一样的亲密。多形容朋友的情谊深厚。
拿手好戏:指某演员特别擅长的戏。
手无寸铁:手里什么武器也没有。铁:指武器。
脸红耳热: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轻手轻脚:手脚动作很轻,尽量少发出响声。
束手就擒:捆起手来由人捉拿,形容因无法脱逃或无力反抗而甘愿被擒获。
手下留情:下手的时候留点情面。比喻处理事情不要太苛刻。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一手遮天:形容倚仗权势,玩弄欺骗手法,蒙蔽众人耳目。
得心应手:心里怎样想,手里就能怎样做。比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跟以前不一样,感到很新鲜。
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举手投足:一抬手一踏步,泛指一举一动:~显出一种优雅的风度。
两手空空:形容人手头很紧,一个钱也没有。
缩手缩脚:因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隔墙有耳:墙外有人偷听。指秘密外泄。《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不择手段: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含贬义)。
肥头大耳: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心慈手软:心地善良,不忍下手(惩治)。
掩人耳目:遮着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以假象蒙骗别人。
顺手牵羊:比喻趁便随手拿人家的东西。
手足之情: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画饼充饥:用画的饼解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dàn)也。” 后用“画饼充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也用以比喻只有虚名而没有实惠。
大手大脚:形容花钱、用东西没有节制。
眼高手低:眼光高、要求的标准高,但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低。
不堪入耳: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手足相残:指兄弟间相互残杀。比喻自相残杀或伤害。
心狠手辣: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大打出手: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手到擒来:手一到就把敌人捉拿过来,比喻做事很有把握或毫不费力就能成功。
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情同手足:彼此之间的感情如同亲兄弟一样亲密。
束手无策:形容就像捆住了手,没有一点办法。《五代史平话·唐》卷下:“诸将相束手无策。”
袖手旁观:唐韩愈《祭柳子厚文》:“巧匠旁观,缩手袖间。” 后以“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同志有困难,我们要全力帮助,决不能~。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也说着(zhuó)手成春。
蹑手蹑脚:(~的)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他~地走进了病房。
稗耳贩目:比喻见闻浅薄,如商贩之买货卖货。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北朝经学》:“其時治經者各有師承……此可見諸儒師資有自,非同後世稗耳販目之學也。”
手零脚碎:手脚不干净。比喻小偷小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