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耳欲聋 zhèn ěr yù lóng
1. 拼音:zhèn ěr yù lóng
2. 意思: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3. 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
4. 近义词及意思:
振聋发聩(发出巨响,让耳聋的人也能听到。比喻唤醒糊涂麻木之人。也有声音极大的意思,和震耳欲聋都表示声音强度高)
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突出声音的响亮程度,与震耳欲聋表意相近)
5. 反义词及意思: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与震耳欲聋相反,体现出安静无声的环境)
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强调安静的氛围,和震耳欲聋的喧闹形成对比)
6. 例句:
飞机起飞时,引擎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演唱会现场,音响的声音震耳欲聋,歌迷们热情高涨。
鞭炮声震耳欲聋,新年的氛围越发浓厚。
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工人都戴着耳塞作业。
打雷的时候,那震耳欲聋的雷声让人有些害怕。
战场上,枪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
摇滚乐队演奏时,音乐震耳欲聋,现场气氛热烈。
体育场上,观众们的呐喊声震耳欲聋,为运动员加油助威。
火车呼啸而过,震耳欲聋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成语词典:震耳欲聋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耳聪目明: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掩耳盗铃: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掩:捂。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跃跃欲试:形容内心急切地想试一试。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喷薄欲出:喷薄:涌起,上升的样子;欲:将要。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时涌上地平线的样子。
含苞欲放: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
抓耳挠腮:形容焦急而又没办法的样子。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
摇摇欲坠:形容极不稳固,就要落下来,或就要垮台。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诗经·邶风·旄丘》:“褎(yòu)如充耳。” 意思是悠闲得就像没听见一样。后用充耳不闻形容听不进或存心不听别人的意见。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俯首帖耳:形容卑恭顺从的样子。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通“濡”)耳染,不学以能。”濡(r ú):沾湿。染:沾染。
振聋发聩:响声很大,使聋人都能听见。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梁昭明太子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喻指言论、文章有使人醒悟、启发愚蒙的作用。聩(kuì)。
呼之欲出:也说呼之或出。宋苏轼《郭忠恕画赞》:“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像活人一样,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后也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震撼人心:撼:摇动。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如雷贯耳:形容一个人的名声很大。《三国演义》第八回:“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 贯:贯穿,进入。
欲扬先抑: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
装聋作哑:假装聋哑,形容故意不理睬,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洗耳恭听: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敲山震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
忠言逆耳:忠诚直率的劝告听起来不大舒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忠言拂于耳。”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逆耳:不顺耳。
欲壑难填:贪欲的沟壑难以填满。形容贪得的欲望极大,很难满足。壑(hè):深谷。
清心寡欲: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
蠢蠢欲动: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后人掘地见一异物,蠢蠢而动。” 本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用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
脸红耳热: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伤到极点。
悲痛欲绝: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穷奢极欲:也说穷奢极侈。形容生活腐化,奢侈贪婪到了极点。唐郑嵎《津阳门》诗:“四方节制倾附媚,穷奢极侈沽恩私。”
欲擒故纵: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比喻为了达到进一步控制的目的,故意先放松一步。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跟以前不一样,感到很新鲜。
欲拒还迎:心理上是想要拒绝,但在行动上却表现出欢迎的样子,常用来形容人的一种矛盾心理和行为表现,带有一定的暧昧意味。
欲罢不能:主观上想停止却不可能。《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罢:停止。
隔墙有耳:墙外有人偷听。指秘密外泄。《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利欲熏心: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xī)张。”
肥头大耳: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七情六欲:指人的各种情感和欲望。参看〖七情〗、
掩人耳目:遮着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以假象蒙骗别人。
功高震主: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不堪入耳: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昏昏欲睡: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形容极其疲劳或精神不振。
飘飘欲仙:欲:将要。飘飞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多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亦形容诗文、书法等的情致轻快飘逸。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想念的迫切。宋杨万里《晨炊横塘桥酒家小窗》诗:“饥望炊烟眼欲穿,可人最是一青帘。”
稗耳贩目:比喻见闻浅薄,如商贩之买货卖货。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北朝经学》:“其時治經者各有師承……此可見諸儒師資有自,非同後世稗耳販目之學也。”
人欲横流:人欲:人的欲望嗜好;横流:泛滥的意思。指社会风气败坏,人们放纵情欲,不顾道德正义。
目击耳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畅所欲为:痛痛快快地做想做的事。
马耳春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同“马耳东风”。
骋嗜奔欲:指随自己的嗜欲而奔走求取。
两豆塞耳: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欲速不达: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过耳春风:经过耳边的春风。比喻听话的人不重视,或认为不值得听。
盗钟掩耳: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势欲熏心:势:权势;欲:欲望;熏:侵袭。贪财权势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耳不离腮:接近,亲密。
耳提面命:也说面命耳提。《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意思是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提着耳朵叮嘱他。后 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耳热眼花: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欲不可纵:望不可以放纵。
袖手充耳:谓不闻不问。清 夏燮《中西纪事·江上议款》:“中有從旁解紛者,既不能誓師討賊,視其力之所能爲,則當袖手充耳,姑聽命于發踪指示之人。”
启瞶振聋: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感心动耳:是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一人耳目:统一人们的视听,便于指挥。
耳听心受: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欲言又止: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欲速反迟:速:快;迟:慢。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很快达到目的。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赖有此耳:赖:依赖、倚靠。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
诈哑佯聋:假装哑巴聋子。指置身事外。
奕奕欲生: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眼瞎耳聋:比喻对周围情况全不了解。京剧《平原作战》第八场:“日本 鬼子眼瞎耳聋,就靠汉奸给他当拐棍。”
摈欲绝缘:抛开一切欲望与断绝一切俗缘。
耸耳听闻:译为竖起耳朵。形容注意地听。
清简寡欲:欲:欲望。保持心地清净,很少欲望。
发瞽披聋:张开瞽目,打通聋耳。犹言恢复视觉和听觉能力。汉 枚乘《七发》:“當是之時,雖有淹病滯疾,猶將伸傴起躄,發瞽披聾而觀望之也。”
澹泊寡欲:澹泊:恬淡;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图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