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熟能详 ěr shú néng xiáng
1. 拼音:ěr shú néng xiáng
2. 意思: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3. 出处: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4. 近义词及意思: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和耳熟能详都有因熟悉而产生某种效果的意思,熟能生巧侧重在熟练后掌握技巧,耳熟能详侧重对内容熟悉到能详细说出来)
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与耳熟能详相近,都表示对事物熟悉的程度高)
5. 反义词及意思:
寡闻少见(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和耳熟能详相反,体现缺乏对事物的了解)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与耳熟能详形成对比,强调没有深入熟悉的过程)
6. 例句:
这些经典的童话故事,我们耳熟能详。
他对历史上的著名战役耳熟能详,讲起来头头是道。
那几首经典的流行歌曲,大家都耳熟能详。
对于《论语》中的名句,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这位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观众们耳熟能详。
这些交通安全规则,大家耳熟能详,可还是有人不遵守。
她对各种品牌的化妆品耳熟能详,堪称专家。
那些古代神话传说,我们从小听到大,耳熟能详。
这位教授对专业领域内的理论耳熟能详,讲解得非常透彻。
家乡的风俗习惯,我们耳熟能详,它们承载着我们的回忆。
成语词典:耳熟能详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耳聪目明: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掩耳盗铃: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掩:捂。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语焉不详:说到了,但说得不详细,不清楚。
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指没有能力去做或力量达不到。
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嫉贤妒能: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嫉妒。
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某种事物漠不关心。唐韩愈《应科目时与韦舍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熟视:细看,看惯。无睹:没有看见。
抓耳挠腮:形容焦急而又没办法的样子。
力所能及:自己的能力所能办到的:让学生参加一些~的劳动。
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诗经·邶风·旄丘》:“褎(yòu)如充耳。” 意思是悠闲得就像没听见一样。后用充耳不闻形容听不进或存心不听别人的意见。
难能可贵:做到了难于做到的事,其行动很可贵,值得赞赏。宋苏轼《荀卿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能工巧匠:工艺技术高明的人。
俯首帖耳:形容卑恭顺从的样子。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通“濡”)耳染,不学以能。”濡(r ú):沾湿。染:沾染。
昏聩无能: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能忍耐,在得志的时候能施展才干、抱负。
如雷贯耳:形容一个人的名声很大。《三国演义》第八回:“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 贯:贯穿,进入。
素不相能: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能说会道:指善于用言辞表达,很会说话。
洗耳恭听: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熟能生巧:对工作、技能等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妙的办法。
爱莫能助:《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指有心帮助,但因力量不够或条件所限而做不到。
忠言逆耳:忠诚直率的劝告听起来不大舒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忠言拂于耳。”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逆耳:不顺耳。
能者多劳:能干的人多劳累一些。《列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 能:能干。劳:劳苦,劳累。
不能自拔: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脸红耳热: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滚瓜烂熟:形容记得非常牢固,念或背得非常流利。
能掐会算:迷信的人指会掐诀算卦,泛指能推测事物的发展,预知未来。
瓜熟蒂落:瓜熟了,蒂自然脱落。比 喻时机、条件成熟,就能顺利成功。蒂:连接枝茎与瓜果的部分。
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思考。强调思考的深入性、全面性和细致性,是经过长时间的权衡和考虑后才做出决定或表达观点。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跟以前不一样,感到很新鲜。
无所不能: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
欲罢不能:主观上想停止却不可能。《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罢:停止。
隔墙有耳:墙外有人偷听。指秘密外泄。《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肥头大耳: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掩人耳目:遮着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以假象蒙骗别人。
不堪入耳: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妒贤嫉能: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能文能武: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半生不熟:食物没完全加工熟;果实没有完全成熟:肉煮得~的,没法吃。葡萄~的,太酸。
碌碌无能:碌碌:平庸、无能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稗耳贩目:比喻见闻浅薄,如商贩之买货卖货。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北朝经学》:“其時治經者各有師承……此可見諸儒師資有自,非同後世稗耳販目之學也。”
安详恭敬:古时指教育儿童要注意的四点: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
选贤与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逞强称能:炫耀卖弄自己的才能和本事。
概莫能外:一概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一概不能例外:这是共同的道理,古今中外,~。
天纵多能:天纵:天所放任,意思是上天所赋予。旧指上天使之成为杰出的人物。
荏弱无能:荏弱:软弱。软弱且没有能力。
轻车熟路:车子轻便,道路熟悉。唐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 比喻任务不重,又有经验,做起来容易。
目击耳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马耳春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同“马耳东风”。
两豆塞耳: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选贤进能:选拔推荐有才能有德行的人。
能书善画:擅长书法(写文章)又擅长画画,形容多才多艺。
过耳春风:经过耳边的春风。比喻听话的人不重视,或认为不值得听。
盗钟掩耳: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耳不离腮:接近,亲密。
耳提面命:也说面命耳提。《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意思是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提着耳朵叮嘱他。后 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耳热眼花: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袖手充耳:谓不闻不问。清 夏燮《中西纪事·江上议款》:“中有從旁解紛者,既不能誓師討賊,視其力之所能爲,則當袖手充耳,姑聽命于發踪指示之人。”
委曲详尽:指对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尾了解得十分详细而周密。
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能言善道: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老妪能解:妪:老年妇女。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
谨能胜祸:做事谨慎可避免灾祸。
感心动耳:是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夜不能寐:形容因心中有事,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觉。
一人耳目:统一人们的视听,便于指挥。
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耳听心受: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不厌求详: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同“不厌其详”。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赖有此耳:赖:依赖、倚靠。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