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于涂炭 zuò yú tú tàn
坐于涂炭的意思
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1. 【解释】: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2.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3.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坐于涂炭的近义词
水深火热
成语词典:坐于涂炭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毁于一旦:在一天之内就毁掉了。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毁掉了。《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肝脑涂地:形容惨死。《史记·刘 敬叔孙通列传》:“与项羽战荥阳…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
聊胜于无:比完全没有稍好一点。晋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雪中送炭:在大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同归于尽:一同毁灭。尽:完结,灭亡。
轻于鸿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很轻微或毫无价值。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鸿毛:大雁的毛。
重于泰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参见〔泰山〕
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指彼此重新和好。言:文言虚词,用于句首,没有实际意义。
一塌糊涂:乱到不可收拾;糟到不可收拾:闹得~。烂得~。
受制于人: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愤激之情,~。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帮助或益处。济:补益。
急于求成:急:急切。急着要取得成功。
坐地分赃: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也指(匪首、窝主)坐等分取同伙用不正当的方法得来的财物。
坐享其成: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囿于成见: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坐收渔利: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坐以待毙:坐着等死。形容处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生灵:人民。涂炭:泥淖(nào)和炭火,比喻困苦的处境。
安于现状: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喜形于色:内心的喜悦流露在脸上。形:表露。色:脸色。
坐观成败:冷眼旁观别人的成功或失败。《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
坐失良机: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坐怀不乱: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出于无奈: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席地而坐:泛指在地上坐。
昏聩糊涂:头脑昏乱,不明事理。常用来形容人在思维、判断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导致行为或决策失误。
死于非命:遭受意外的灾祸而死亡。
于事无补:对事情毫无补益。
坐冷板凳: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
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平起平坐:比喻地位相当,身份不分高低。
难得糊涂: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迁怒于人: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业精于勤: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正襟危坐: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史记·日者列传》:“猎缨正襟危坐。” 危:高耸,引申为端正。
如坐针毡:好像坐在插了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老于世故:形容富有处世经验(多含贬义)。
坐贾行商:贾gǔ:商人。坐着的商人和行走的商人。在古代,商就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贾就是开一个店铺有固定地址卖东西的人,这叫做";行商坐贾";。现泛指经商的买卖人。
涂脂抹粉:涂胭脂,抹香粉。原指女性化妆,现多比喻对丑恶事物进行粉饰。
伊于何底:表示事情不堪设想。
行坐不安:心绪焦躁不安的样子。
薪贵于桂:形容物价飞涨。
委过于人:形容嫁祸给别人。
难于上天: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涂东抹西: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胡里胡涂: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情深友于:友于:本指兄弟相爱,后亦为“兄弟的”代称。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
安于泰山:如泰山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然稳固。“泰”文献异文作“太”。
情见于色: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臻于至善:做到极致。
坐失机宜:白白地失掉机会。
于陵子仲:战国 时隐逸之士。或谓即 陈仲子。
政乱于内:国内政治混乱。
血浓于水:形容亲情难以分割。古代滴血认亲,拥有血缘关系的亲子的血液便会在水中相融,即为此成语的来历。
翻墨涂鸦:文章、书法、绘画的作者谦称自己作品的谦词。
强加于人:把一个人或一方的意见、看法勉强加诸于别人。
儗不于伦: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儗,古通“拟”,比拟。同“儗非其伦”。
坐无车公:比喻宴时没有嘉宾。
成竹于胸:是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先有打算。
严于律己: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严于鈇钺:指揭发、指斥、抨击坏人坏事极其严厉。
坐视不顾:坐:不动。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观看不去援救。
定于一尊: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悬壶于市:悬壶:行医。在集市上挂牌行医。,悬壶:行医。在集市上挂牌行医。
握炭流汤:握炽炭,蹈沸汤。比喻不畏危难,敢于用命。
践冰履炭:踩冰踏炭。比喻历经各种艰险。
公之于众: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安于磐石: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安:安稳;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三无坐处:唐 景龙 以后,政出多门,设官冗滥,多者踰旧时十倍,宰相,御史,员外官,多至官厅无可坐之处,时人称为“三无坐处”,极言设官之冗滥。
民保于信: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人浮于事:《礼记·坊记》:“人浮于食。” 原指任事人的职位高于所得俸禄的等级。后作人浮于事,指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浮:超过。
友于兄弟:兄弟之情非常浓厚。
坐愁行叹:坐着发愁,走着叹息。形容终日愁苦,郁郁寡欢。
尘饭涂羹:涂:泥。尘做的饭,泥做的羹。指儿童游戏。比喻没有用处的东西。
嫁祸于人:嫁:转移。把自己的祸事推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