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儒硕学 hóng rú shuò xué
宏儒硕学的意思
指学问渊博的人。
1. 【解释】:指学问渊博的人。
2. 【示例】:像孙老先生那样宏儒硕学的人,在学术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可惜他已退休了。
宏儒硕学的近义词
博学多才、鸿儒硕学、硕学通儒
成语词典:宏儒硕学
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牙牙学语: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幼儿的早期教育从~阶段开始。
无关宏旨:不涉及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
才疏学浅:见识少,学问不深(多用于自谦)。
硕大无朋:大得没法比。形容极大。《诗经·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朋:比。
不学无术:既没有学问,也没有本领。《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通“无(wú)”)术,暗于大理。”
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品学兼优: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宽宏大量:形容人度量大,心胸开阔,能容人、事。对人和事抱着宽大的胸怀去对待。
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
学无止境: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鹦鹉学舌:鹦鹉学人说话,比喻别人怎样说,他也跟着怎样说(含贬义)。
宏图大志:宏伟的计划,远大的志向。
大展宏图:展:把卷画打开,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
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博学鸿儒:学识渊博的学者。“鸿儒”是指大儒,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 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另外,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他不属于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等限期交出烧毁。私自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的以吏为师。次年,查出犯禁的方士、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坑杀于咸阳。历 史上把这两件事叫做焚书坑儒。
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诠才末学: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贻误后学:后学:后来的学习者。错误遗留下去,使后来学习的人受到不好的影响。
硕果仅存:树上仅仅留存下来的大果实。比喻经过淘汰,留下来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
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曲学阿世: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
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指众多的学生。
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硕彦名儒:指非常有名气的大学者。
真才识学:指有本领,博学多才的人。
家学渊源:家学:家中世代相传的学问;渊源:原指水源,比喻事情的本源。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好学深思:好学而心细,勤于思考。比喻心力并用。
硕果独存: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
隶首之学:指算术,算学。清 俞樾《<显志堂集>序》:“先生治經,通小學,故不爲浮詞,尤精隸首之學,能推而行之,清丈之法生焉。”参见“隸首”。
教学相长:《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原意是说,学的人通过学习知道自己不足,教的人通过教别人知道自己还有难点,然后都再去进一步钻研,所以无论学的人还是教的人都能通过教学过程得到提高。现指教和学两方面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长(zhǎng):增进,提高。
学海无涯:学海:知识。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宏才远志:宏:广博。杰出的才能和远大的志向。
敏而好学: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青钱学士:以之誉称才学之士。
晚生末学:书生的自谦。
家言邪学:自成一家的偏见。儒家指儒家以外的学说。
大儒纵盗:古代中国民间传说故事。
学贯天人:天人:天道与人世,自然与社会。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枉学屠龙:枉:徒然,白白地;
好学不厌: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耆儒硕老:年高德劭的儒者。
博硕肥腯: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新学小生:指治学时间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
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宏伟壮观:形容景象、建筑雄伟。
婢学夫人:婢女学作夫人,比喻刻意去学,却总不能像。
耆德硕老:盛德高年的人。
学行修明:修明:昌明。学问和品行都很出色。
恃才不学:倚仗自己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文宗学府: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侏儒观戏: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跟着别人说。
家传之学:家中世代相传的学业或知识。
耆年硕德:耆:古称六十岁为耆,泛指年高。硕:大。比喻年高而德望很重。
舌战群儒: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款学寡闻: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学究天人: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长材茂学:指才能高学问大的人。
学贯古今:贯:通。学识渊博,通晓古今知识。
学识渊博:指学识深而且广。
丰功硕德:巨大的功勋,隆盛的德泽。同“丰功茂德”。
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当世儒宗:儒:儒学;宗: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即大师。指当世的儒学大师。
崇论宏议:高明的、见识广博的议论。
用非所学:所用的不是所学的。指学用不一致。
一代儒宗:指一个时代的儒学大师。
耆儒硕望:耆:六十岁以上的人。指年高德重的儒者。
学优则仕:学而优则仕。
折节向学: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
学不沾洽:沾洽:原指雨水沾足,这里指渊博。指学识不够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