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衡据鼎 fù héng jù dǐng
负衡据鼎的意思
指身居高位,肩负重任。
1. 【解释】:指身居高位,肩负重任。
2.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孔光负衡据鼎,而仄媚董贤;况班马之贱职,潘岳之下位哉!”周振甫注:“负衡据鼎,指处丞相位。衡,秤,表持平;鼎,三足,喻三公。”
成语词典:负衡据鼎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负荆请罪:《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 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后用“负荆请罪”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 方责罚。
负隅顽抗:也作负嵎顽抗。依靠险要的地方顽固对抗:尽管敌人~,最终还是被我军全部歼灭。隅、嵎(yú):山势弯曲险要的地方。
忘恩负义: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钟鸣鼎食: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唐王勃《滕王阁序》:“阎闾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鼎:古代炊具。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穀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释:放下。重负:重担。
据理力争: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观点等。
负屈衔冤: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久负盛名: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不分胜负: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一决胜负:进行最后的较量以决定高下。
真凭实据:真实可靠的凭据。
证据确凿:确凿:确实。证据确实可靠,无法否认。
忍辱负重:忍受屈辱来承担重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据为己有:占据为自己所有。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查无实据:查究起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
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权衡利弊:权:称砣。衡:称杆。权衡:比较,衡量。比较一下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
三足鼎立:像鼎的三条腿那样站立着,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负债累累:形容负债甚多。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话作为立论的根据。
香火鼎盛:形容人很多.
言重九鼎: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蟠结根据:盘据勾结。《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由是以天下公賦爲人君私藏,有司不復得窺其多少,校其贏縮,殆二十年。宦官領其事者三百餘員,皆蠶食其中,蟠結根據,牢不可動。”
衡情酌理:估量情况,斟酌道理。
凿凿有据:凿凿:确实。有确实的证据。
商彝周鼎: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商周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举鼎绝膑: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负薪之病: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根据盘互:指把持据守,互相勾结。同“根据槃互”。
瓜分鼎峙:比喻国土分裂,群雄对立。
散带衡门: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折鼎覆餗:铂鼎内食物。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夫负妻戴:指夫妻远徙避世,不慕荣利。
天下鼎沸:比喻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人心焕散,惶惶思变。
我负子戴:指夫妻同安于贫贱。详“我黼子佩”。
饮水栖衡:喝水充饥,住简陋房屋。形容生活清苦。
牛鼎烹鸡: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调和鼎鼐: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负材矜地:指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负骄矜。
割据称雄:在一国之内形成对抗的局面。
负鼎之愿:希图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刀锯鼎镬:刀、锯: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镬:古炊具,也指烹刑。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种酷刑。
负乘斯夺: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
山林钟鼎:到朝廷做官和隐居山林。
匡衡凿壁: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不堪重负:承受不了繁重的负荷,不能担当重任,指在经济上或别的方面无法承受。
扛鼎抃牛: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群情鼎沸:比喻群众情绪异常激动,像锅里的开水一样沸腾起来。
孤恩负德:指忘恩负义。
据义履方: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负薪投璧:指 汉武帝 率群臣背柴草、沉玉璧以塞 黄河 瓠子 决口事。见《史记·河渠书》。
鼎玉龟符: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矜能负才:矜:自夸。自以为才华横溢,能力超群。
名负其实:出自汉·曹操《与王修书》,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符,是名副其实的反义词。
重裀列鼎:喻指生活富贵,位居高官。
凭几据杖: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
权衡轻重: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洗雪逋负:洗雪:队掉;逋负:旧欠,引伸为旧恨。报仇雪恨,以偿夙愿。
负弩前驱:背着弓箭走在 前头开道,表示尊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 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
击钟鼎食: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矜功负气:矜:自恃。自以为有功而赌气。
盱衡厉色: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
扛鼎之作:比喻作品意义深远。
蚊力负山:比喻力虽小却身负重任。
尝鼎一膏: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披裘负薪: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负薪之议:地位低微的人的言论。
负气含灵:指有生气和灵性的人。
鱼游沸鼎: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十分危险,有行将灭亡之虞。
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海内鼎沸: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函牛之鼎:大鼎。
拔山扛鼎: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深负重望:辜负大家的期望。
违恩负义:违逆自己的恩人,有负其往日情义,使之受到伤害。
荆衡杞梓:比喻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