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尾求食 yáo wěi qiú shí
摇尾求食的意思
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1. 【解释】: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2. 【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3. 【示例】:下走被羁系久矣,犹未至摇尾求食耳!褫吾皮以为鼓,恐亦不足郊天。 ◎章炳麟《致吴君遂书》
摇尾求食的近义词
摇尾乞怜
成语词典:摇尾求食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这真是~的好事啊!
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品。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弱之肉,强之食。” 后比喻弱者被强者吞并。
梦寐以求: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期望。《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寐:睡着。
招摇撞骗: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欺诈蒙骗。
街头巷尾:指大街小巷。
彻头彻尾:从头到尾,完完全全:~的谎言。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废寝忘食:也说废寝忘 餐。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勤奋专心。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 寝,昃晷忘餐。”
飘飘摇摇:物体在空中随风漂浮摇动。
大摇大摆:形容走路挺神气、满不在乎的样子:~地闯了进去。
摇摇欲坠:形容极不稳固,就要落下来,或就要垮台。
扶摇直上:形容迅速直升。《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后比喻仕途得志,地 位等迅速上升。扶摇:急剧而上的大旋风。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责备:要求完备。
钟鸣鼎食: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唐王勃《滕王阁序》:“阎闾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鼎:古代炊具。
发愤忘食:下决心努力学 习和工作,连吃饭也忘记了。形容勤奋和专心。《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
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
尾大不掉:尾巴太大,难以摆动。比喻部下势力强大,无法指挥调度。《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也比喻机构臃肿,不好调度。掉:摆动。
缘木求鱼:《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急于求成:急:急切。急着要取得成功。
自食其力:依赖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政务忙碌。《旧唐书·刘传》:“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 宵:夜晚。旰(gàn):晚。
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因噎废食:因为吃东西噎住,索性就什么也不吃了。比喻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把应该做的事情停下来不干了。《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见于《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也说求贤如渴。
畏首畏尾:前也怕,后也怕。比喻顾虑重重。《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求真务实:追求真理,讲求实际。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也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
摇头摆尾:形容得意或轻狂的样子。
地动山摇: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予取予求: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汝),女(汝)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汝)疵瑕也。” 后指任意索取。
摇旗呐喊:古代打仗的时候,后面的人摇着旗子呐喊,给前面作战的人助威。
饮食男女:泛指人的本性。
锦衣玉食:华美的衣服,珍贵的食品。形容奢侈豪华的生活。
丰衣足食:足: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有头无尾: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从头到尾:从开头到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自食其果:比喻自己做了坏事,自己遭受到损害或惩罚。
衣食住行:穿衣、吃饭、居住、行路,指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舍近求远:舍弃近的寻找远的,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也说舍近图远。
饥不择食:饿极了的时候,就不挑拣食物了。比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选择。
风雨飘摇:《诗经· 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今作飘)摇。” 原指树上的鸟窝在风雨中摇晃。后用来形容局势 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自求多福: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应允。
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点,不同点各自保留。为处理双方关系的一种原则和方法。
藏头露尾:形容说话办事故意藏一点儿露一点儿,不完全表露出来。
一无所求:指没有什么要求或需要。
摇尾乞怜:狗摇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媚态,求取别人的欢心。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供不应求:供应的东西不能满足需求。
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就马马虎虎,劲头越来越小。
自食其言:不守信用,说了话不算数。
招摇过市:指故意在众人面前大摇大摆,炫耀自己。
不求甚解: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摇身一变:神怪小说中描写人物或妖怪一晃身就变成别的形体。现指坏人改换面目出现。
食古不化: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
吹毛求疵:把皮上的毛吹开,寻找疵点。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
摇羽毛扇:比喻出谋画策。同“摇鹅毛扇”。
衔尾相随:后面一匹马的嚼子和前面一匹马的尾巴相接。形容马一匹跟着一匹成单行前进。《汉书·匈奴传》:“如遇险阻,衔尾相随。”
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食不累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故剑之求:比喻结发之妻。
晚食当肉:饿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样。后泛指不热衷名利。
求索不得:想要索取,却得不到。
摇嘴掉舌:犹摇唇鼓舌。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同恶相求: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衣租食税:租、税: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掘室求鼠:挖坏房子捉老鼠。比喻因小失大。
狂饮暴食:大吃大喝。
解衣推食:把衣服脱给别人穿,把食物让给别人吃。形容对别人生活极为关怀。《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以求一逞:逞:如愿,称心如意。指企图达到不正当的目的。
未明求衣: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摇唇鼓舌:用花言巧语拨弄是非。也指利用口才进行游说。《庄子·盗跖》:“尔(孔子)…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风雨摇摆:在风雨中飘荡不安,比喻局势动荡不安。
予求予取:从我这里求(财物)
嗛嗛之食:嗛嗛:微小。指很少的一点食物。
雕盘绮食: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求志达道: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盗食致饱: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日月交食:指日蚀和月蚀;比喻彼此争斗,做了冤家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