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首畏尾 wèi shǒu wèi wěi
1. 拼音:wèi shǒu wèi wěi
2. 意思:前也怕,后也怕。形容顾虑重重,胆小怕事。
3. 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4. 近义词及意思:
胆小如鼠:胆子小得像老鼠。形容非常胆小。和“畏首畏尾”一样,都表现出胆小怕事的特点。
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与“畏首畏尾”意思相近,强调做事时担忧过多。
5. 反义词及意思:
无所畏惧: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与“畏首畏尾”截然相反,体现出勇敢的品质。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和“畏首畏尾”形成对比,展现出无畏向前的精神。
6. 例句:
他在处理这件事时畏首畏尾,结果错失了良机。
你不要总是畏首畏尾,要大胆地尝试新方法。
在面对挑战时,畏首畏尾的人很难取得成功。
她做事畏首畏尾,不敢承担任何风险。
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畏首畏尾,要积极应对。
这种畏首畏尾的态度会阻碍你事业的发展。
他畏首畏尾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生怕被别人嘲笑。
如果你一直畏首畏尾,就永远无法突破自己。
在改革的道路上,不能畏首畏尾,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那些畏首畏尾的投资者往往错过最佳时机。
成语词典:畏首畏尾
首屈一指:屈指计数总是先屈大拇指,因以“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他在班上,品德学业,~。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街头巷尾:指大街小巷。
彻头彻尾:从头到尾,完完全全:~的谎言。
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子。或指坏事的根子。
俯首帖耳:形容卑恭顺从的样子。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疾首:头痛。
尾大不掉:尾巴太大,难以摆动。比喻部下势力强大,无法指挥调度。《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也比喻机构臃肿,不好调度。掉:摆动。
首当其冲: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冲:要冲,交通要道。
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不堪回首:不忍再去回忆过去的经历或情景。
畏首畏尾:前也怕,后也怕。比喻顾虑重重。《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摇头摆尾:形容得意或轻狂的样子。
身首异处:首:头;异:不同;处:地方。指被杀头。
有头无尾: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从头到尾:从开头到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无所畏惧: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畏缩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向前。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危险等情况时表现出胆小、怯懦的态度。
后生可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意思是年轻人往往能够超过老一辈,是可敬畏的。畏:畏惧。这里指敬畏。
藏头露尾:形容说话办事故意藏一点儿露一点儿,不完全表露出来。
马首是瞻:士兵看着将帅马头的方向而进退。《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后比喻追随别人来定行止。
摇尾乞怜:狗摇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媚态,求取别人的欢心。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人言可畏: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就马马虎虎,劲头越来越小。
群龙无首:比喻众人中没有领头的人。《周易·乾》:“群龙无首。”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阁试》:“至丙辰而群龙无首,文坛丧气。”
昂首阔步:仰起头,迈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民不畏死: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衔尾相随:后面一匹马的嚼子和前面一匹马的尾巴相接。形容马一匹跟着一匹成单行前进。《汉书·匈奴传》:“如遇险阻,衔尾相随。”
首鼠两端:踌躇不决或动摇不定。《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首鼠:踌躇,犹豫不决。两端:两头。
俯首就缚: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举首奋臂:犹昂首振臂。谓振作奋发。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爲積欠所壓,如負千鈞而行,免於僵仆則幸矣;何暇舉首奮臂,以營求於一飽之外哉?”
翘足企首:翘足:抬起脚。抬起脚仰着头。形容殷切盼望。
白首相知: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厥角稽首:厥角:叩头;稽首:叩头到底。古代最恭敬的礼节。
捐躯殒首:捐躯:牺牲生命。
首尾相救:比喻互相救援。
首肯心折:心里佩服,点头同意。形容钦佩赞许之至。
龙首豕足:犹言牛头不对马嘴。指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首善之区: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低首下心:屈服顺从的样 子。唐韩愈《祭鳄鱼文》:“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 下心:屈服于人。
聚首一堂:在一个厅堂聚会,指相聚在一起。
隶首之学:指算术,算学。清 俞樾《<显志堂集>序》:“先生治經,通小學,故不爲浮詞,尤精隸首之學,能推而行之,清丈之法生焉。”参见“隸首”。
不畏强权:强权,指强权和凶暴的势力。不惧怕强权和凶暴的势力,坚持正义斗争。
贸首之雠:形容仇恨极深,乃欲谋取对方的头颅才甘心。贸,通“牟”。
获保首领:保住性命,得以善终。
虎尾春冰:《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踩虎尾,走春冰。比喻十分危险。
降心俯首:指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眉尖眼尾:同“眉頭眼尾”。宋 石孝友《卜算子》词:“一剪艶波横,兩點愁山重。收拾眉尖眼尾情,作箇鴛鴦夢。”
首尾夹攻:前后两方面同时攻击。
刀头剑首:极喻危险的境遇。
末尾三稍:本指头发、手指、足趾三端。引申谓归宿;着落。
狐死首丘:传说狐狸死时,头还向着巢穴所在的土丘。比喻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楚辞·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首丘之情: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归正首丘: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
无私无畏:因为不自私而无所畏惧的以无私无畏青年的勇气蔑视强大的敌人。
摇头掉尾: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
搔首踟蹰: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亦作“搔首踟躇”。
甘心首疾:甘心:情愿,乐意;首:头;疾:病,引申为痛。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间相互思念的痴情。
讳兵畏刑:指慎于用兵和用刑。
昂首望天:仰起头,望着天。喻指眼光向上,作风浮泛,不肯放下架子、深入基层。
依头顺尾:指对上下各方都听从、依顺。
折首不悔:即使被杀头也不后悔。形容态度坚决。
褎然举首:褎然:出众的样子;举:推举;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
摧身碎首:即粉身碎骨。
妥首帖耳:犹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不为戎首:戎首:率兵攻打别人的带头者。不做攻打别人的带头人。
年头月尾:指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也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
神龙见首:指诗文跌宕多姿。
曳尾涂中: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白首同归: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以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畏刀避箭: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養軍千日,用軍一時。空有滿朝文武,那一個與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糜躯碎首:指粉身碎骨。
逡巡畏缩:指因为害怕而不敢向前。
银钩虿尾:比喻书法的钩、挑等笔画遒劲有力,有如银钩和蝎尾。一说虿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写“乙”、“丁”、“亭”等字之末趯,须驻锋而后趯出,故遒劲有力。
势焰可畏:势:权势;焰:气焰;畏:畏惧。权势和气焰很盛,让人望而生畏。形容权贵气焰嚣张,仗势作恶,使人畏惧。
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畏口慎事:说话谨慎,做事小心。宋 苏轼《答吴子野书》之二:“近日始畏口慎事,雖已遲,猶勝不悛也。”
鼠首偾事:坏了事情。比喻人办事没决断,就象胆小的老鼠,在出洞时头在洞口伸伸缩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