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可畏 hòu shēng kě wèi
后生可畏的意思
《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意思是年轻人往往能够超过老一辈,是可敬畏的。畏:畏惧。这里指敬畏。
1.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2. 【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3. 【示例】:后生可畏,非虚言也。 ◎宋·朱熹《寄陈同甫书》十二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称赞年轻人
后生可畏的近义词
大器晚成、少年老成
后生可畏的反义词
乳臭未干、少不更事、乳臭未除
成语词典:后生可畏
落地生根: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贪生怕死: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乐极生悲:快乐到极点就会发生使人悲痛的事。
先来后到:按照来到的先后而确定次序。
先人后己: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后继有人:有人接续前头的人所从事的事业。
思前想后:形容前前后后地反复思考。
同生共死: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妙不可言:妙:美妙。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
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无家可归:没有家可回。指流离失所。
不可思议:原为佛教用语,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憨态可掬: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生吞活剥: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记载,枣强令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有人取笑他“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后用“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照搬别人的言论、经验、方法等。
模棱两可:对问题或事物正反两方面,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旧唐书·苏味道传》:“但模棱以持两端可也。” 模棱(léng):含糊,不明确,不肯定。两可: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
娇生惯养:从小被宠爱纵容。
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
愚不可及:原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假装愚痴,以免祸患,为常人所不及(见于《论语·公冶长》)。后用来形容人极端愚蠢。
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
乏善可陈:乏:缺乏,缺少;善:优点。可:可以。陈:述说。说不出有什么优点,没有什么好称道的,叫做“乏善可陈”。
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仆(pū)。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和蔼可亲: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不甘落后:甘:甘心,愿意。落后:处在别人的后面。不愿意表现出自己不如他人。做什么都不愿落在他人后面。
寸草不生: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可见一斑: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承前启后:承接以前(过去)的,开创今后(未来)的。
初生之犊:刚生出来的小牛。俗语说:“初生之犊不畏虎。”后用“初生之犊”比喻勇敢大胆、敢作敢为的青年人。
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后患无穷:以后的祸害没有个完。
非同小可:不是寻常的。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小可:轻微,寻常。
绝处逢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又得到了出路。
谈笑风生:有说有笑,轻松而有风趣。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险象迭生:接二连三地发生危险。比喻途中的危险很多。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只做“得”后面的补语):忙得~。打得~。
不可磨灭: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寥寥可数:寥寥:稀少,很少。形容很少,数得出来。
无可奈何:指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史记·周本纪》:“祸成矣,无可奈何!” 奈何:怎么办。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名:说出。状:描述。
历历可数: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生机盎然:充满生气和活力的。
难能可贵:做到了难于做到的事,其行动很可贵,值得赞赏。宋苏轼《荀卿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前仰后合: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也说前俯后合、前俯后仰。
惩前毖后:吸取以前的教训,谨防以后重犯。《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毖:谨慎。
无懈可击:没有可以被攻击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严密。
民生凋敝: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艰苦。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无事生非:本来没有事却人为地引出麻烦、事端。
形迹可疑:举动和神色值得怀疑。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荼毒生灵:荼毒:毒害、残害;生灵:指百姓。指残害人民。
老生常谈:老书生经常讲的话。比喻听厌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原作老生常谭。《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老生:年老的读书人。
孺子可教: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授给他。
蓬荜生辉:蓬荜增辉。
前倨后恭:以前傲慢,后来恭顺。《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在秦国游说失败后回家,嫂子不给他做饭。后来,他在赵国做了大官,回家时,嫂子就跪拜在地迎接他。苏秦问道:“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大动荡之后,所采取的安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增加人口的措施。唐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 休养:休息调养。生息:繁殖人口。
生生不息:生生:中国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息:没有终止。不断地生长、繁殖。
不可估量:难以估计。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随着电脑的普及,网上教育~。
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楚辞·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后多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一》:“瞻前顾后,便做不成。” 瞻:向前看。顾:向后看。
起死回生:使死人复活,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也比喻把处于毁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来。
余勇可贾:《左传·成公二年》记载,齐、晋两国交战,齐国的高固冲进晋军,夺了对方的战车,回来后夸耀说:“欲勇者,贾余(我)馀勇。” 意思是说,我还有馀力可卖,谁要,可以来买。后用来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gǔ):卖。
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原来的情况而发展兴旺起来。
后发制人:指先让一步,等对方动手暴露了弱点,再加以反击,制服对方。制:制服,控制。
素昧平生:从来不相识。昧(mèi):不了解。
生杀予夺:指有权势的人所掌握的能任意处置别人生命财产的权力。生杀:让人活或把人杀死。予夺:给予或剥夺财物等。
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生灵:人民。涂炭:泥淖(nào)和炭火,比喻困苦的处境。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炙手可热:热得烫手。唐杜甫《丽人行》诗:“炙手可热势绝伦。” 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炙:烤。
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后用“舍生取义”表示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
先礼后兵:指在和对方交涉时,先讲道理;如果行不通,再采取强硬手段。兵:武力,这里泛指强硬手段。
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相生相克:我国古代关于五行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说法,如木能生火、火能克金等。见〖五行〗。
熟能生巧:对工作、技能等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妙的办法。
缺一不可:少一样也不行。
高不可攀:高得没法攀登,多指难以达到或攀附。
无可厚非:也说未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苛求。表示虽有缺点,但还可以原谅。
了无生趣:没有一点生活的情趣,形容生活枯燥乏味。了无:完全没有。
死而复生: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