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挺胸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1. 拼音:áng shǒu tǐng xiōng

2. 意思: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也可形容人很有精神、很自信的样子。

3. 出处:欧阳予情《小英姑娘》:“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4. 近义词:

昂首阔步(仰起头,迈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和昂首挺胸都体现出自信、昂扬的精神状态)

挺胸凸肚(凸:凸出。挺起胸膛,鼓起肚皮。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与昂首挺胸表意相近,都有挺胸的动作,体现出自信的状态)

5. 反义词:

垂头丧气(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神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与昂首挺胸相反,是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体现出一种谦卑、不自信的状态,和昂首挺胸的自信昂扬相对)

6. 例句:

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昂首挺胸地走过天安门。

他在领奖台上昂首挺胸,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面对敌人的威胁,他昂首挺胸,毫不畏惧。

仪仗队的队员们个个昂首挺胸,英姿飒爽。

她穿着新衣服,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街上,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体育健儿们昂首挺胸地进入赛场,准备为荣誉而战。

尽管身负重伤,战士依然昂首挺胸地坚守阵地。

学生们昂首挺胸地朗诵诗歌,展现出蓬勃的朝气。

他在发表演讲时,昂首挺胸,声音洪亮而自信。

模特们昂首挺胸地在T台上展示着华丽的服装。

昂首挺胸

成语词典:昂首挺胸

首屈一指 [ shǒu qū yī zhǐ ] 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

昂首挺胸 [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也可形容人很有精神、很自信的样子。

胸无城府 [ xiōng wú chéng fǔ ] 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罪魁祸首 [ zuì kuí huò shǒu ] 魁:为首的。作恶犯罪的头子。

俯首帖耳 [ fǔ shǒu tiē ěr ] 像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痛心疾首 [ tòng xīn jí shǒu ] 疾首:头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慷慨激昂 [ kāng kǎi jī áng ] 慷慨: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挺身而出 [ tǐng shēn ér chū ]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首当其冲 [ shǒu dāng qí chōng ] 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直抒胸臆 [ zhí shū xiōng yì ] 胸臆:胸腔,内心,引申为心意。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袒胸露臂 [ tǎn xiōng lù bì ] 敞开上衣,露出胳膊。常用来形容人着装过于暴露或豪放不羁的样子。

不堪回首 [ bù kān huí shǒu ] 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袒胸露背 [ tǎn xiōng lù bèi ] 敞开上衣,露出胸部和背部。常用来形容着装过于暴露或在特定情境下(如天热等)的一种状态,也可形容人的行为豪放不羁。

胸怀大志 [ xiōng huái dà zhì ] 胸有远大志向。

畏首畏尾 [ wèi shǒu wèi wěi ] 前也怕,后也怕。形容顾虑重重,胆小怕事。

身首异处 [ shēn shǒu yì chù ] 指被杀头,身体和头颅分在不同地方,形容人遭受死刑后极其悲惨的下场。

胸无大志 [ xiōng wú dà zhì ] 形容人内心没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对未来没有长远的规划和追求。

斗志昂扬 [ dòu zhì áng yáng ] 形容战斗或奋斗的意志旺盛、情绪高涨,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决心,多用来表现人在面对挑战、任务时的蓬勃状态。

气宇轩昂 [ qì yǔ xuān áng ] 形容人精神饱满、气度不凡,姿态庄重而富有神采,多用来赞美他人的仪表、气质或精神风貌,含褒义。

意气高昂 [ yì qì gāo áng ] 形容精神振奋,情绪激昂,斗志旺盛,充满自信与活力的样子。

马首是瞻 [ mǎ shǒu shì zhān ] 原指作战时士兵看主将的马头决定进退,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乐意追随他人。

群龙无首 [ qún lóng wú shǒu ] 指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众人或团队没有领头者,处于无法统一行动、秩序混乱的状态。

昂首阔步 [ áng shǒu kuò bù ] 抬起头,大步向前走,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的样子,也形容态度傲慢。

颔首低眉 [ hàn shǒu dī méi ] 指微微点头,眉毛向下低垂,形容神情恭顺、谦卑或略显羞涩、顺从的样子,多用来描绘人物姿态或神态。

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原指画竹子前心里已有竹子的完整形象,后比喻做事前已有成熟的计划或充分的把握,侧重内心有数、从容不迫。

抚胸呼天 [ fǔ xiōng hū tiān ] 抚胸:拍打胸口。拍打胸口大声叫天。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首鼠两端 [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 形容迟疑不决、动摇不定,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既想这样又想那样,缺乏明确的立场或态度。

俯首就缚 [ fǔ shǒu jiù fù ] 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举首奋臂 [ jǔ shǒu fèn bì ] 犹昂首振臂。谓振作奋发。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爲積欠所壓,如負千鈞而行,免於僵仆則幸矣;何暇舉首奮臂,以營求於一飽之外哉?”

胸中磊块 [ xiōng zhōng lěi kuài ] 指心中郁积的不平之气。

翘足企首 [ qiáo zú qǐ shǒu ] 翘足:抬起脚。抬起脚仰着头。形容殷切盼望。

胸无成竹 [ xiōng wú chéng zhú ] 指做事之前心里没有预先的计划或明确的想法,对事情的发展没有把握,缺乏成算。

白首相知 [ bái shǒu xiāng zhī ] 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厥角稽首 [ jué jiǎo qǐ shǒu ] 厥角:叩头;稽首:叩头到底。古代最恭敬的礼节。

捐躯殒首 [ juān qū yǔn shǒu ] 捐躯:牺牲生命。

首尾相救 [ shǒu wěi xiāng jiù ] 比喻互相救援。

首肯心折 [ shǒu kěn xīn zhé ] 心里佩服,点头同意。形容钦佩赞许之至。

龙首豕足 [ lóng shǒu shǐ zú ] 犹言牛头不对马嘴。指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胸中之颖 [ xiōng zhōng zhī yǐng ] 颖:聪明。心中的聪明才智。

首善之区 [ shǒu shàn zhī qū ] 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低首下心 [ dī shǒu xià xīn ] 屈服顺从的样 子。唐韩愈《祭鳄鱼文》:“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 下心:屈服于人。

聚首一堂 [ jù shǒu yī táng ] 在一个厅堂聚会,指相聚在一起。

隶首之学 [ lì shǒu zhī xué ] 指算术,算学。清 俞樾《<显志堂集>序》:“先生治經,通小學,故不爲浮詞,尤精隸首之學,能推而行之,清丈之法生焉。”参见“隸首”。

贸首之雠 [ mào shǒu zhī chóu ] 形容仇恨极深,乃欲谋取对方的头颅才甘心。贸,通“牟”。

获保首领 [ huò bǎo shǒu lǐng ] 保住性命,得以善终。

成竹于胸 [ chéng zhú yú xiōng ] 原指画竹子前心里已想好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有全面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形容人自信从容、计划周全。

降心俯首 [ jiàng xīn fǔ shǒu ] 指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首尾夹攻 [ shǒu wěi jiā gōng ] 前后两方面同时攻击。

刀头剑首 [ dāo tóu jiàn shǒu ] 极喻危险的境遇。

狐死首丘 [ hú sǐ shǒu qiū ] 传说狐狸死时,头还向着巢穴所在的土丘。比喻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楚辞·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