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而出 tǐng shēn ér chū
1. 拼音:tǐng shēn ér chū。
2. 意思: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3. 出处:《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4. 近义词及意思:
自告奋勇: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和挺身而出都有主动站出来承担事情的意思,不过自告奋勇更侧重于主动请求,挺身而出更强调在困难危险面前勇敢站出。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与挺身而出相似之处在于面对危险不退缩,勇敢行动。
5. 反义词及意思:
畏缩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与挺身而出相反,突出因害怕而不敢行动。
望而却步:却步:不敢前进,向后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体现出与挺身而出相反的因恐惧等而回避的态度。
6. 例句:
在火灾现场,消防员挺身而出,冲入火海救人。
看到老人被欺负,他挺身而出,制止了坏人。
每当国家有难,总有英雄挺身而出,保卫家园。
在团队面临困境时,他挺身而出,承担起重要的任务。
面对疫情,无数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奔赴抗疫一线。
公交车上有小偷作案,一位年轻人挺身而出,抓住了小偷。
在洪水泛滥之际,解放军战士挺身而出,保护群众安全。
当同学遇到危险时,他挺身而出,与坏人搏斗。
在公司遇到危机时,经理挺身而出,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她在正义受到威胁时,总是挺身而出,维护公平。
成语词典:挺身而出
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出尔反尔:《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原意是你怎么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今指说了又翻悔或说了不照着做,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
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运动员在赛场上~。
脱口而出:不加思索,随口说出。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不劳而获:不劳动就可以获得。现多指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竭泽而渔:排干了塘里的水来捕鱼。比喻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渔:捕鱼。
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
知难而退: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粉身碎骨:指死亡(有强 调的意味):为革命~也心甘。敌人胆敢来进攻,定叫他~。
喷薄欲出:喷薄:涌起,上升的样子;欲:将要。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时涌上地平线的样子。
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
拍案而起:拍着桌子站起来。形容非常激愤。
出其不意:《孙子兵法·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指出乎对方意料之外,突然行动。
视而不见: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费力。
不辞而别: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足不出户:脚不跨出家门。
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神出鬼没:《淮南子·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原指用兵灵活机动。后泛指变化迅速,出没无常,不可捉摸。
如出一辙:好像从一道车辙上走过来。形容两种言论或行动一模一样(多含贬义)。
秘而不宣:保守秘密,不公之于众。
不言而喻:用不着解释就可以明白。《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落荒而逃: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宋苏轼《与李之仪》之二:“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也说出人意表。
鱼贯而入: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
水落石出: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水落下去,石头自然就会显露出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从天而降: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
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出谋划策:出主意,定计策。
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他是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进来的。
满载而归:(车、船)装得满满地回来。比喻收获很大。
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他是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进来的。
具体而微:《孟子·公孙丑上》:“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原意指冉、闵、颜三人虽具有孔子的全部品德,但并未光大。后用来泛指事物的内容已大体具备,但规模较小。
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夺眶而出:眶:眼眶。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生命。殉:为了某种目的而死。
旁逸斜出:逸:引申为超出。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
不得而知:得:能够。没有办法知道。
半身不遂:即“偏瘫”
深居简出: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 原指野兽躲在深山密林中,很少出来。后指人常呆在家里,不轻易出门。简:少。
身价倍增:建立或增进个人的权威、影响或声望。
和盘托出:连同盘子一起端出来。比喻完全说出来或拿出来,毫无保留。
倾巢而出:倾:倒出;巢:巢穴。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出奇制胜:《孙子兵法·势》:“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意思是作战时一方面正面和敌军交锋,而另一方面出奇兵来取得胜利。善于出奇兵的,就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后以“出奇制胜”指用对方意料不到的办法来取胜。
浑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出类拔萃:《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指超出一般(多用于形容品德、才能)。出:超越。拔:超出。萃(cuì):草丛生的样子,比喻成群的人或物。
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
平心而论:平心静气地评论。
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望而却步:一看就往后退缩。形容十分害怕困难和危险。
人才辈出:形容人才一批接着一批地出现。辈出:成批地连续地出现。
向隅而泣:面对墙角哭泣。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形容得不到机会参加而失望。后多用以形容因被冷落、抛弃而感到孤独绝望,无可奈何。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出言不逊: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不胫而走:汉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通“胫”)而自至者,以人好(hào)之也。”现多用以形容作品、消息等迅速传开。胫:小腿。
呼之欲出:也说呼之或出。宋苏轼《郭忠恕画赞》:“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像活人一样,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后也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铤而走险:因无路可走或绝望而采取冒险行动。《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身怀六甲:六甲,传说为天帝造物之日。后因以“身怀六甲”谓妇女怀孕。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随着电脑的普及,网上教育~。
挺身而出:勇敢地站出来(承担某种较大的责任或冒较大的风险)。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这支曲子演奏得~,听众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倍道而行: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不翼而飞:本作无翼而飞。《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通“无(wú)”)翼而飞。”原形容言论、消息等在人们口头上流传得很快,没有长翅膀而能飞走。后也用来形容东西突然丢失。
择善而从:《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来用“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六出冰花:指雪花。雪的结晶一般为六角形,所以说六出。
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栗:发抖。
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现指怕有损自己,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
敬而远之:尊敬,但又不愿意接近。《论语·雍也》:“敬鬼神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