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首异处 shēn shǒu yì chù
拼音:shēn shǒu yì chù
意思:指被杀头,身体和头颅分在不同地方,形容人遭受死刑后极其悲惨的下场。
出处:唐・陈子昂《申宗人冤狱书》:“假使获罪于天,身首异处,盖如一蝼蚁尔,亦何足可称?”
近义词:
人头落地:指人被砍头,与身首异处意思相近,直接描述了人因被处决而导致头颅与身体分离的结果。
伏尸流血:指人被杀倒下,鲜血流淌,强调因暴力而导致死亡的场景,突出了死亡的惨烈。
横尸街头:指尸体横陈在街道上,形容人暴毙于外,场景凄惨,虽未明确指出身首分离,但也体现出意外死亡的悲惨结局。
反义词:
寿终正寝:指老人在家中自然死亡,比喻事物的消亡,强调正常的死亡方式,与身首异处的非正常、惨烈死亡形成鲜明对比。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体现人处于安全、健康的状态。
完好无损:指事物保持完整,没有损坏或残缺,用于形容人时,表示身体完整,没有受到伤害。
例句:
古代那些触犯重罪的人,往往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这位将军在战场上如果战败被俘,很可能会身首异处。
他因得罪了权贵,被诬陷后判处死刑,最终身首异处。
那个作恶多端的歹徒,最终被正义审判,落得身首异处。
历史上许多忠臣良将,遭受奸臣陷害,含冤身首异处。
战争的残酷使得许多无辜百姓身首异处,令人痛心。
电影中的反派角色,最后得到了身首异处的惩罚。
在混乱的年代,人们随时可能面临身首异处的危险。
传说中,那些违背誓言的人会身首异处。
他看到刑场上身首异处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恐惧。
成语词典:身首异处
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运动员在赛场上~。
异想天开:比喻想法离奇而不切实际。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
首屈一指:屈指计数总是先屈大拇指,因以“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他在班上,品德学业,~。
和睦相处:彼此融洽的相处。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异口同声:大家说的完全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粉身碎骨:指死亡(有强 调的意味):为革命~也心甘。敌人胆敢来进攻,定叫他~。
泰然处之: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奇珍异宝:珍异难得的宝物。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养尊处优:处在优裕的地位或环境中,安于享乐。处(chǔ)。
绝处逢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又得到了出路。
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子。或指坏事的根子。
异曲同工:也说同工异曲。曲调虽然不同,却都同样美妙。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后比喻不同的说法或做法都收到同样的效果。工:工巧。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生命。殉:为了某种目的而死。
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异:不同的。迁:改变。
俯首帖耳:形容卑恭顺从的样子。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半身不遂:即“偏瘫”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疾首:头痛。
身价倍增:建立或增进个人的权威、影响或声望。
浑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标新立异:《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支道林与冯怀两人在白马寺共同讨论《庄子·逍遥游》,“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原意是说支能独创新意,立论与其他人不同。后多指提出新的见解。
身怀六甲:六甲,传说为天帝造物之日。后因以“身怀六甲”谓妇女怀孕。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挺身而出:勇敢地站出来(承担某种较大的责任或冒较大的风险)。
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独到之处: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
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现指怕有损自己,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首当其冲: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冲:要冲,交通要道。
现身说法:本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形,向人说法。现比喻用自己的经历遭遇为例证,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
处心积虑: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多含贬义)。《穀梁传·隐公元年》:“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处心:存心。积虑:打算了很长时间。
终身大事:终身:一生。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婚姻。
不堪回首:不忍再去回忆过去的经历或情景。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祖国的面貌~。
身家性命:身家:本人和家庭。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守身如玉: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畏首畏尾:前也怕,后也怕。比喻顾虑重重。《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身经百战:亲身参加过许多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
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纷纷呈现。也指各种美丽、新奇的事物或现象纷纷展现出来。
以身试法:亲身去做触犯法令的事。指明知故犯。《汉书·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杀身之祸: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
异国他乡:指远离家乡、在别的国家或地方,常带有一种漂泊、孤独、思念故土的情感色彩。
身首异处:首:头;异:不同;处:地方。指被杀头。
形态各异: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言传身教:一面口头上传授,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
身强力壮:身体强壮有力。
功成身退: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奇花异草:奇异的花草:植物园的温室里有很多~。
和平共处:指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用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争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彼此间经济和文化联系。
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原意是说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
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奇光异彩:奇特瑰丽的光芒和色彩。
朝夕相处: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
身不由己:由:听从。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排除异己: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不属于自己集团派系的人。
自身难保:自己保不住自己。
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身体发肤: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身先士卒: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多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身败名裂:地位丧失,名誉扫地。
因人而异: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点,不同点各自保留。为处理双方关系的一种原则和方法。
马首是瞻:士兵看着将帅马头的方向而进退。《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后比喻追随别人来定行止。
惹火烧身:引火烧身
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
身外之物: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指财产等,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
同床异梦:比喻虽然共同生活或者共同从事某项活动,但是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置身事外: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一无是处:一点对的地方都没有:要全面看待一个同志,不要因他有缺点,就把他说得~。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意思是替别人着想。
孑然一身:孑:单独。孤孤单单一个人。
摇身一变:神怪小说中描写人物或妖怪一晃身就变成别的形体。现指坏人改换面目出现。
群龙无首:比喻众人中没有领头的人。《周易·乾》:“群龙无首。”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阁试》:“至丙辰而群龙无首,文坛丧气。”
分身无术:分身:分出精力照顾其他方面。没有一身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法术。
恰到好处:(说话、办事等)正好达到适当的地步。
昂首阔步:仰起头,迈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