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泄沓沓 xiè xiè tà tà

1. 拼音:yì yì tà tà

2. 意思:形容人做事懈怠拖沓、敷衍塞责,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感,多用来指工作或行事态度懒散。

3. 出处:《孟子·离娄上》:“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4. 近义词:

拖拖拉拉:做事缓慢,不干脆利落(侧重行动迟缓,效率低下)。

敷衍了事:做事不认真,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侧重态度敷衍,不追求质量)。

怠惰因循:懒惰散漫,沿袭旧习而不求改进(强调懒惰且墨守成规)。

松松垮垮:形容组织或纪律涣散,做事不认真(侧重状态松散,缺乏严谨)。

萎靡不振:精神颓丧,缺乏进取的劲头(侧重精神状态消极,缺乏动力)。

5. 反义词:

雷厉风行:行事果断迅速,像雷一样猛烈,像风一样快(侧重行动高效,执行力强)。

兢兢业业:做事谨慎、勤恳,认真负责(侧重态度踏实,专注投入)。

恪尽职守:严格遵守自己的职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侧重坚守责任,不敷衍)。

积极进取:主动追求进步,不断努力向上(侧重态度积极,有上进心)。

精益求精:对工作或事物要求极高,力求做得更好(侧重追求卓越,不敷衍了事)。

6. 例句:

部门若长期泄泄沓沓,再好的规划也无法落实。

他做事总是泄泄沓沓, deadlines 临近才匆忙赶工。

会议上的决策若只停留在口头,终将沦为泄泄沓沓的空谈。

职场中最忌泄泄沓沓,敷衍的态度迟早会被淘汰。

古人批评“泄泄沓沓”的为官之道,强调实干兴邦。

团队若弥漫着泄泄沓沓的风气,项目进度必然滞后。

他厌倦了公司里泄泄沓沓的氛围,决定辞职创业。

政策落实需杜绝泄泄沓沓,才能真正惠及民生。

学习若抱着泄泄沓沓的心态,终将一事无成。

纪录片揭露了某些机构泄泄沓沓的工作状态,引发社会反思。

泄泄沓沓

成语词典:泄泄沓沓

水泄不通 [ shuǐ xiè bù tōng ] 泄:排泄。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纷至沓来 [ fēn zhì tà lái ] 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泄露天机 [ xiè lòu tiān jī ] 比喻泄露秘密。天机:旧指神秘不可知的天意,借指很秘密的事。

喷云泄雾 [ pēn yún xiè wù ] 形容云霭缭绕山岳的景象。

融融泄泄 [ róng róng xiè xiè ] 形容和乐舒畅。语出《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 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清 钱谦益《范太公八十序》:“匡床坐谈,石鼎联句,融融洩洩。”亦作“融融泄泄”。瞿秋白《饿乡纪程》三:“我 纯哥的家庭,融融泄泄,安闲恬静的生涯虽说不得,隐隐的森严规律的气象,点缀些花草的闲情雅意,也留我许多感想。”郑振铎《海燕》:“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聂绀弩《怀<柚子>》:“纵使这样的场合,也不一定永久融融泄泄,和气一团。”

纷来沓至 [ fēn lái tà zhì ] 形容接连不断纷杂而来。

改口沓舌 [ gǎi kǒu tà shé ] 重新转动舌头,改变原来的说法。

沓来踵至 [ tà lái zhǒng zhì ] 指纷纷到来。亦作“踏来麕至”。

语以泄败 [ yǔ yǐ xiè bài ] 说话由于泄密而遭失败。

纷纭杂沓 [ fēn yún zá tà ] 纷纭:交错;沓:重复。多而且杂乱。

杂沓而至 [ zá tà ér zhì ] 从各方面纷纷涌来。例句: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朋疑众难,杂沓而至。”近义词:纷至沓来。

秘而不泄 [ mì ér bù xiè ] 泄:泄漏。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拖拖沓沓 [ tuō tuō tà tà ] 形容做事拖拉、迟缓,不干脆利落,缺乏效率,办事拖延且犹豫不决。

泄泄沓沓 [ xiè xiè tà tà ] 弛缓;懈怠。语出《孟子·离娄上》:“《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朱熹 集注:“泄泄,怠缓悦从之貎……沓沓,即泄泄之意。”《明史·忠义传六·张凤翮》:“陛下议均输再征一年,民力已竭,讨贼诸臣泄泄沓沓,徒糜数百万金钱。”邹韬奋《当前的急务》:“现在有些人天天希望某某国出兵……因此对于我国自己应该迅速干的事情,无精打采,泄泄沓沓,这是绝对要不得的。”《明史·陈子龙传》:“中兴之主,莫不身先士卒,故能光復旧物。今入国门再旬矣,人情泄沓,无异昇平。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臣不知其所终。”《花月痕》第四六回:“封疆坏於各道节度,各道节度非有 唐 末之横也,而平居泄沓,临事张皇。”吴组缃《山洪》二八:“大家的情绪却已经低落,谁也拿不出早前的劲来,又现出散漫泄沓的光景。”参见“泄泄”。

春光漏泄 [ chūn guāng lòu xiè ] 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

言语漏泄 [ yán yǔ lòu xiè ] 机密的话被泄露出去。

水泄不漏 [ shuǐ xiè bù lòu ] 犹言滴水不漏。形容说话慎密。

人满为患 [ rén mǎn wéi huàn ] 指因人太多而造成问题或麻烦,多形容场所、活动等拥挤不堪,超出承载能力的状态。

斜风细雨 [ xié fēng xì yǔ ] 形容微风轻拂、细雨濛濛的天气,多用来描绘轻柔、细密的雨景,也可比喻做事方式温和、不粗暴。

愁眉苦脸 [ chóu méi kǔ liǎn ] 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形容愁苦的神色。

想入非非 [ xiǎng rù fēi fēi ] 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也指意念进入玄妙的境界。

厚德载物 [ hòu dé zài wù ] 指以深厚的德行承载万物,多形容人品德高尚,能包容和担当重任。

白发苍苍 [ bái fà cāng cāng ] 苍苍:灰白色。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

油煎火燎 [ yóu jiān huǒ liǎo ] 形容心情像被油煎、火烤一样焦灼急迫,多用来表示极度焦急、烦躁或痛苦的状态。

投石问路 [ tóu shí wèn lù ] 原指夜间行路时投掷石块,以探测前方路况;后比喻在行动或做事前,先以某种试探性的举动了解情况,观察反应,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一窍不通 [ yī qiào bù tōng ] 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欢喜冤家 [ huān xǐ yuān jiā ] 指表面上相互争吵、抱怨,实则感情深厚、彼此牵挂的恋人或夫妻,也泛指相爱相杀、爱恨交织的亲密关系。

鸟语花香 [ niǎo yǔ huā xiāng ] 鸟儿叫,花儿飘香,多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象。

亭亭玉立 [ tíng tíng yù lì ] 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高谈阔论 [ gāo tán kuò lùn ] 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形容说话不切实际、空泛浮夸;也可中性指广泛深入地谈论。

先人后己 [ xiān rén hòu jǐ ] 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才想到自己。

文质彬彬 [ wén zhì bīn bīn ]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两肋插刀 [ liǎng lèi chā dāo ] 指为朋友或他人在危急时刻甘愿付出极大牺牲,甚至冒险承担风险,形容重情重义、勇于为他人献身的品格。

如临深渊 [ rú lín shēn yuān ] 如同处于深渊边缘,形容行事极为谨慎,内心充满戒惧,仿佛随时会坠入危险之中。

藏污纳垢 [ cáng wū nà gòu ] 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也指某处聚集了许多肮脏的事物或不良现象。

怆然涕下 [ chuàng rán tì xià ] 指因心情悲怆、感慨万千而忍不住流泪,形容极度悲伤或怅惘的情绪难以抑制,常用于表达对人生、世事的深沉慨叹。

问一答十 [ wèn yī dá shí ] 指回答问题时内容详尽,甚至超出所问范围,形容人思维敏捷、口才出众,或说话絮叨、回答过于繁琐。

三纲五常 [ sān gāng wǔ cháng ] 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等级服从关系;“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后多用来泛指传统伦理规范。

一夫当关 [ yī fū dāng guān ] 指一个人把守关隘,上万人也无法通过,形容地势险要或人员英勇,凭借极少力量就能抵御强大敌人,强调关键位置或人物的重要性与威慑力。

欺君罔上 [ qī jūn wǎng shàng ] 指欺骗君主、蒙蔽上级,形容臣下对君主或下属对上级隐瞒真相、弄虚作假,以达到个人私利的行为。

逆来顺受 [ nì lái shùn shòu ] 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嫌贫忌富 [ xián pín jì fù ] 嫌弃贫穷的人,妒忌富有的人,形容人以财富多寡作为待人标准,表现出对贫富差距的狭隘偏见和不良心态。

呼之欲出 [ hū zhī yù chū ] 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能从画中走出来;也指文学作品中人物刻画十分生动,或事情即将揭晓、出现。

泾渭分明 [ jīng wèi fēn míng ] 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轰轰烈烈 [ hōng hōng liè liè ] 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人各有志 [ rén gè yǒu zhì ] 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彼此的理想、意愿各不相同,应当尊重他人的选择。

八面来风 [ bā miàn lái fēng ] 原指来自四面八方的清风,现多形容信息、意见等从多方面传来或汇集,也指人善于应对各方面的关系或情况,具有开放包容的状态。

不痛不痒 [ bù tòng bù yǎng ] 形容说话、做事不触及要害,没有实质内容或力度,无法解决问题,也指感受不深刻或态度不明确。

奉为圭臬 [ fèng wéi guī niè ] 把某些言 论或事物奉为准则。圭(guī):测日影的器具。臬(niè):射箭的靶子。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