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过知仁 guān guò zhī rén
观过知仁的意思
察看人的过失,即可辨别贤愚。《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 【解释】: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2. 【出自】:《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3. 【示例】:~,斯亦可矣。 ◎明·李贽《初潭集·君臣七》
4.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从过错看为人
成语词典:观过知仁
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坐井观天 [ zuò jǐng guān tiān ]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一知半解 [ yī zhī bàn jiě ]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八仙过海 [ bā xiān guò hǎi ]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过眼云烟 [ guò yǎn yún yān ] 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雨过天晴 [ yǔ guò tiān qíng ] 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
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明知故犯 [ míng zhī gù fàn ] 明明知道不能做,却故意违犯。
知己知彼 [ zhī jǐ zhī bǐ ]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知难而退 [ zhī nán ér tuì ] 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一叶知秋 [ yī yè zhī qiū ]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大喜过望 [ dà xǐ guò wàng ] 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见微知著 [ jiàn wēi zhī zhù ] 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白驹过隙 [ bái jū guò xì ] 像白色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当仁不让 [ dāng rén bù ràng ]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不得而知 [ bù dé ér zhī ] 没有办法知道。表示对某些情况或事情的具体细节、原因、结果等不清楚。
真知灼见 [ zhēn zhī zhuó jiàn ] 真正知道,确实看见。也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灼:明白,透彻。
恬不知耻 [ tián bù zhī chǐ ] 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恬:安然、满不在乎。
察言观色 [ chá yán guān sè ] 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众所周知 [ zhòng suǒ zhōu zhī ] 周:普遍。大家都知道。
叹为观止 [ tàn wéi guān zhǐ ]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仁人志士 [ rén rén zhì shì ]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为富不仁 [ wéi fù bù rén ] 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用于形容富人自私自利、不择手段地积累财富,且对他人的困苦毫不关心的品性。
仁至义尽 [ rén zhì yì jìn ] 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麻木不仁 [ má mù bù rén ] 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文过饰非 [ wén guò shì fēi ]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文、饰:掩饰;过、非:错误。
过犹不及 [ guò yóu bù jí ] 过:过分;犹:像;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飘洋过海 [ piāo yáng guò hǎi ] 渡过海洋。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
改过自新 [ gǎi guò zì xīn ] 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不知不觉 [ bù zhī bù jué ] 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不知死活 [ bù zhī sǐ huó ]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蒙混过关 [ méng hùn guò guān ] 用欺骗的手段逃避询问或审查。
坐观成败 [ zuò guān chéng bài ] 冷眼旁观别人的成功或失败。
隔岸观火 [ gé àn guān huǒ ] 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救助,在一旁看热闹。
说不过去 [ shuō bu guò qù ] 指不合情理,无法交代,不能让人信服或接受。
知法犯法 [ zhī fǎ fàn fǎ ] 知道法律,又违反法律。指明知故犯。
迷途知反 [ mí tú zhī fǎn ] 指迷失道路后知道返回,比喻犯了错误或偏离正道后,能够认识到错误并主动改正,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侧重强调悔改的自觉性和及时性。
妇人之仁 [ fù rén zhī rén ] 指处事优柔寡断、姑息软弱,只讲小恩小惠而缺乏远见与决断力,多含贬义,原指女性因心软而难以做出果断决策,后泛化用于批评人缺乏魄力。
得过且过 [ dé guò qiě guò ] 指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敷衍了事,对生活或工作缺乏积极态度,只求暂时应付而不做长远打算。
杀身成仁 [ shā shēn chéng rén ] 原指不惜牺牲生命以成全仁德,现泛指为正义或崇高的事业而牺牲生命。
神经过敏 [ shén jīng guò mǐn ] 原指神经系统过于敏感的病理状态,后多形容人多疑、易紧张,对小事反应过度或无端猜忌。
洞若观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如同看火一样明白透彻,强调对事物本质、态势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握。
过目不忘 [ guò mù bù wàng ] 看过一眼就不会忘记,形容人的记忆力极强,对所见事物印象深刻且能迅速记忆。
知恩报恩 [ zhī ēn bào ēn ] 指知道别人对自己有恩情,就设法报答,强调对他人善意的回馈与感恩之心。
烟云过眼 [ yān yún guò yǎn ] 像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可想而知 [ kě xiǎng ér zhī ] 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
不知好歹 [ bù zhī hǎo dǎi ] 指不懂得分辨好坏,对别人的善意或帮助不知感激,甚至误解、拒绝,形容人缺乏判断能力或态度傲慢。
不仁不义 [ bù rén bù yì ] 形容人缺乏仁爱之心,行事违背道义,多指为人刻薄、做事不讲道德准则。
过河拆桥 [ guò hé chāi qiáo ]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抛开或毁掉赖以成事的基础,含忘恩负义之意。
操之过急 [ cāo zhī guò jí ] 指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时过于急躁,急于求成,缺乏耐心和周密的考虑,导致可能出现失误或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