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疲师老 mín pí shī lǎo
民疲师老的意思
民:民众;疲:疲乏;师:军队;老:衰竭。部队士气衰落,百姓疲惫不堪。形容连年征战造成士兵、人民极其疲劳。
成语词典:民疲师老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而斗志更坚,干劲更大。《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当:应该。益:更加。
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泰:平安,安定。
扶老携幼: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老骥伏枥: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马站在槽头,还想着驰骋千里。比喻人虽年老,仍有雄心壮志。骥(jì):好马。枥(lì):马槽。
返老还童:老年人又恢复青春。形容老人充满了活力。
地老天荒:也说天荒地老。形容时间久远。唐李贺《致酒行》诗:“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民生凋敝: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艰苦。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老生常谈:老书生经常讲的话。比喻听厌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原作老生常谭。《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老生:年老的读书人。
倚老卖老:仗着自己年纪大而任意放纵,卖弄老资格。
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老泪纵横: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班师回朝: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老成持重:阅历多,办事稳重。
老弱病残: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病:病人;残:残疾人。泛指弱势群体。
祸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老奸巨猾:形容世故深,极其奸诈狡猾。《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 老:老练。奸:奸诈。巨:大,引申为非常。猾:狡猾。
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老着脸皮:不顾丢面子。
中华民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获得认定的56个民族的统称,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在民族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共同文化与心理特征的民族共同体,体现了民族多样性下的统一性。
出师不利: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生老病死:佛教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苦,今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事。
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无师自通: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告老还乡: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浪费钱财。
未老先衰: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深山老林: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三朝元老: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狗头军师:指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并 不高明的人(含贬义)。
男女老少:泛指所有的人。
为国为民: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白头到老:白头:头发白。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了被轻视,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老八辈子:形容年代久远或古老、陈腐:这是~的话了,没人听了。
老实巴交:状态词。形容人老实、本分:他是个~的人,从不惹是生非。
师出无名:没有理由而出兵打仗,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理由。
为民除害:替百姓除祸害。
妻儿老小:指全体家属(就家中有父母妻子等的人而言)。
一家老小:指全家人。
七老八十:七八十岁,指年纪很老:别看他~的,身体硬朗着呢。
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少年老成:原指人虽年轻,却很老练,举动谨慎,现在多指年轻人缺乏朝气。
国富民安: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宝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老调重弹:旧调重弹。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半老徐娘:《南史·元帝徐妃传》:“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来用“半老徐娘”指中年色衰的妇女。
长生不老: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
老弱残兵:比喻由于年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
好为人师:形容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孟子·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为:做,当。
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天王老子: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兴师动众:发动很多人做某件事(多含不值得的意思)。
疲惫不堪: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黎民百姓:“黎”,《尔雅》释为“众”,故“黎民”即众民,乃西周开始对庶民百姓之俗称。
为民请命: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泛指替百姓说话。《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
乐此不疲: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政荒民弊:政治荒废,百姓劳困。
老于世故:形容富有处世经验(多含贬义)。
民不畏死: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三老五更: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老大无成:老大:年老。年纪已老,无所成就。
物阜民熙:阜:多;熙:安乐。百姓安乐,物资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狗逮老鼠: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同“狗拿耗子”。
尊主泽民:尊崇君主,泽惠生民。
不耻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末作之民:末作: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业,工商各业为末业。指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者。
遗黎故老:指前朝留下的历经世变的老人。
削职为民: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乌合之师: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军队。
老婆当军:比喻毫无用处,只是充数而已。
人民城郭:城郭:城墙。城郭还是旧有的,可人都不是原来的。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与民偕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
广土众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龙钟老态: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又作老态龙钟。
百年偕老: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