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虎视 lóng xiāng hǔ shì
1. 拼音:lóng xiāng hǔ shì
2. 意思:像龙一样昂首长啸,如虎一般注视前方,形容气势威武雄壮,目光锐利远大,多用来比喻人志向高远、气势非凡,或军队、国家等展现出的强大威慑力。
3. 出处:源自三国时期曹丕的《与孙权书》:“足下龙骧虎视,旁眺八维,良时前进,屈指可待。”后《三国志·魏书·陈琳传》亦有“龙骧虎视,芟夷群丑”的记载,用以形容雄心壮志。
4. 近义词:
雄姿英发:形容人姿态威武、才华出众,充满英勇气概。
气吞山河: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极大。
威风凛凛: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多形容人或动物的声势。
壮志凌云:志向高远,直上云霄,强调理想宏伟远大。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气势昂扬。
5. 反义词:
萎靡不振:精神颓丧,缺乏活力,提不起劲头。
卑躬屈膝:弯腰下跪,形容姿态卑微,讨好奉承他人。
畏首畏尾:前也怕后也怕,形容做事胆小顾忌多。
鼠目寸光:目光如老鼠般短浅,形容缺乏远见。
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神情沮丧,形容情绪低落。
6. 例句:
将军立马阵前,龙骧虎视,敌军望之不敢妄动。
这座古城墙历经千年风雨,仍如龙骧虎视般俯瞰着广袤大地。
他在演讲中畅谈治国方略,眼神龙骧虎视,尽显领袖风范。
球队夺冠后,队长龙骧虎视地望向赛场,宣告王者归来。
历史长河中,多少英雄豪杰龙骧虎视,欲定天下乾坤。
科幻电影里的星际战舰龙骧虎视,在宇宙中彰显文明的力量。
棋手落子如飞,龙骧虎视间已布下精妙棋局,令对手难以招架。
登山者站在峰顶,龙骧虎视般眺望云海,胸中顿生万丈豪情。
这幅古画中的将士身披铠甲,龙骧虎视,仿佛下一秒便要驰骋沙场。
企业家站在发布会现场,龙骧虎视地规划着企业未来十年的蓝图。
成语词典:龙骧虎视
画龙点睛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龙飞凤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狼吞虎咽 [ láng tūn hǔ yàn ]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龙潭虎穴 [ lóng tán hǔ xué ]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视同陌路 [ shì tóng mò lù ] 指与亲人或熟人在路上相遇,却装作不认识,当作陌生人一样。
视而不见 [ shì ér bù jiàn ]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如虎添翼 [ rú hǔ tiān yì ] 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熟视无睹 [ shú shì wú dǔ ] 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马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勉强,凑合。
笔走龙蛇 [ bǐ zǒu lóng shé ]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调虎离山 [ diào hǔ lí shān ]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虎视眈眈 [ hǔ shì dān dān ] 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鱼龙混杂 [ yú lóng hùn zá ]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等闲视之 [ děng xián shì zhī ] 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重视。表示对事物或情况持有一种轻视的态度。
老态龙钟 [ lǎo tài lóng zhōng ] 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也可形容人精神萎靡、衰弱的状态。
降龙伏虎 [ xiáng lóng fú hǔ ]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虎落平阳 [ hǔ luò píng yáng ] 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
龙争虎斗 [ lóng zhēng hǔ dòu ] 像龙与虎争斗一样,形容斗争或竞赛非常激烈。
龙的传人 [ lóng de chuán rén ] 中国人自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传人指的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力量和悠久文化传承,承载着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骑虎难下 [ qí hǔ nán xià ]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敲山震虎 [ qiāo shān zhèn hǔ ] 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有警示之意。通过制造声响或采取行动,让隐蔽的对手或相关方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从而起到威慑作用。
视死如归 [ shì sǐ rú guī ] 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养虎为患 [ yǎng hǔ wéi huàn ] 比喻纵容敌人或坏人,留下后患,最终自己反受其害,强调对潜在危险的姑息会导致严重后果。
龙凤呈祥 [ lóng fèng chéng xiáng ] 龙和凤一同出现,象征祥瑞吉利,多用来形容婚姻美满、生活幸福或事物呈现吉祥的征兆。
与虎谋皮 [ yǔ hǔ móu pí ] 原指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损害其利益的事,绝对办不到,后多用来指跟危险的人或势力合作,最终会受害。
望子成龙 [ wàng zǐ chéng lóng ]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成为杰出、优秀的人,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望。
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形容街道上行人、车马往来不绝,像水流和游龙一样密集,多用来描绘城市繁华热闹的景象。
谈虎色变 [ tán hǔ sè biàn ] 原指谈论老虎就吓得脸色大变,后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或经历就神情紧张、恐惧,反映出对特定事物的强烈忌惮或心理阴影。
虎口拔牙 [ hǔ kǒu bá yá ] 从老虎嘴里拔出牙齿,比喻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冒险行动,或与强大的对手较量,做非常危险艰难的事情。
龙马精神 [ lóng mǎ jīng shén ] 形容人精神旺盛、充满活力,如同龙和马一样矫健昂扬,多用来比喻积极向上、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
叶公好龙 [ yè gōng hào lóng ] 比喻表面上喜欢或推崇某事物,实际上并非真正喜爱,甚至害怕或排斥,形容言行不一、虚伪的态度。
来龙去脉 [ lái lóng qù mài ] 原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后比喻事情的前因后果或全部过程,强调对事物发展脉络的梳理与了解。
混淆视听 [ hùn xiáo shì tīng ] 指用虚假或混乱的言论、行为迷惑人,扰乱人们对事实的判断和认知。
人中之龙 [ rén zhōng zhī lóng ] 指人中豪杰,形容出类拔萃、卓越非凡的人,多用来称赞某人才能、品格远超常人,是众人中的佼佼者。
虎头蛇尾 [ hǔ tóu shé wěi ] 本指头像老虎、尾巴像蛇,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或劲头十足,后来却劲头不足、有始无终,不能坚持到底。
攀龙附凤 [ pān lóng fù fèng ] 指攀爬龙身、依附凤凰,比喻依附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利益或地位,含贬义。
淆乱视听 [ xiáo luàn shì tīng ] 指用虚假或混淆的言辞、信息迷惑他人,扰乱人们对事实的认知和判断。
生龙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人或事物活泼矫健、充满活力,精神饱满且动作敏捷。
为虎作伥 [ wèi hǔ zuò chāng ] 指帮助老虎作恶,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协助坏人干坏事。
狼窝虎穴 [ láng wō hǔ xué ] 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地方。“狼窝”和“虎穴”都代表着危险的野兽巢穴,组合起来形容危机四伏的场所。
卧虎藏龙 [ wò hǔ cáng lóng ]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潜藏着的杰出人物,也比喻某地或某群体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特殊才能的人。
视若路人 [ shì ruò lù rén ] 把对方看成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相遇却不相认,态度冷淡,表现出极其陌生的关系。
群龙无首 [ qún lóng wú shǒu ] 指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众人或团队没有领头者,处于无法统一行动、秩序混乱的状态。
虎背熊腰 [ hǔ bèi xióng yāo ]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背部宽厚如虎,腰部粗壮如熊,多用来形容男性身材健硕有力,也可用于描绘角色的强悍外形。
放虎归山 [ fàng hǔ guī shān ] 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高视阔步 [ gāo shì kuò bù ] 眼睛向上看,迈着大步走路。形容举动不凡或态度傲慢。
一视同仁 [ yī shì tóng rén ]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不分亲疏厚薄,同等看待,不偏袒任何一方。
听聪视明 [ tīng cōng shì míng ] 听:听觉;聪:灵敏;视:视觉;明:清楚。听得清,看得明。形容对事物有清楚而正确的认识。
十目所视 [ shí mù suǒ shì ] 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