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犹贤 bó yì yóu xián
博弈犹贤的意思
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1. 【解释】: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2. 【出自】: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3. 【示例】:您怎的连‘博弈犹贤’这句书也不记得。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成语词典:博弈犹贤
博采众长:广泛地采纳各家的长处。
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
虽死犹荣:人虽然死了,但死得光荣。
旁征博引:(写文章、说话)为了证明论点正确可靠而大量地引用材料。
嫉贤妒能: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嫉妒。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我国~,人口众多。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毫不犹豫: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点儿也不迟疑。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晰,如刚发生过的一样。犹:还。
礼贤下士:指帝王、大臣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敬重、结交有德有才的人。礼贤:尊敬贤者。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一般有才能的人。
博识洽闻: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困兽犹斗:被围困住的野兽还要作最后的挣扎。比喻陷入绝境时还要挣扎顽抗。《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过犹不及。” 汉贾谊《新书·容经》:“故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 指事情做得过分了,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犹:如,同。不及:不足。
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也说求贤如渴。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广博。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虽死犹生: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风韵犹存: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贤妻良母:既是丈夫的好妻子,又是子女的好母亲。用来称赞妇女贤惠。
博学鸿儒:学识渊博的学者。“鸿儒”是指大儒,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妒贤嫉能: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群贤毕至:指众多贤能的人都聚集在一起。用于形容人才汇聚的盛大场面。
三期贤佞:以之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推贤下士: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
所宝惟贤:宝:以为珍宝,尊重。所尊重的只是贤人。
犹豫不决: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选贤与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众建贤才:建:建树。多多地选用优秀人才。
举善荐贤:贤:有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敬姜犹绩:以之为富贵而不忘根本、不求安逸的典实。
博闻辩言: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选贤进能:选拔推荐有才能有德行的人。
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以常法。《孟子·离娄下》:“湯 執中,立賢無方。”焦循 正义:“方,常也……惟賢則立,而無常法,乃申上執中之有權。”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此必得虚明爲國、淡名利忘報復之人,柄政當朝,立賢無方,庶可辦也。”
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博古知今:形容知识渊博。
博览古今: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聊博一笑:姑且取得别人一笑。比喻自己言行虽无可取,但亦能令人快乐一时。
博者不知:事物就会所知不深。
以博一粲:以:用;博:赢得;粲:笑时露出牙齿的样子。设法赢得对方一笑。
进谗害贤: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贤才君子:指有才有德的人。亦作贤人君子。
巍冠博带:高帽子和阔衣带。
博士买驴: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简贤附势:轻视贤良,依附权势。
圣经贤传:旧称儒家的代表性著作为圣经贤传(圣经:传说经圣人手订的著作。贤传:贤人阐释经书的著作)。
旁征博访:指大量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博硕肥腯: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博采群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进贤屏恶:犹言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古圣先贤:圣:品德智慧极高。贤:有才能有道德。古代的圣人贤者。
推贤举善:推荐贤士,举荐好人。
依希犹记:依希:模糊,不清楚。模模糊糊还记得。
广开贤路:贤:有才又有德的人。广泛开辟招揽贤才的途径。
贤良方正: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规贤矩圣:指效法圣贤。
博浪飞椎:喻报仇雪恨。
闳览博物:读书很多,见多识广。
嫉贤傲士:嫉妒和轻慢有才德的人。
清圣浊贤:汉 末因饥荒禁酿酒。饮酒者讳言酒,谓酒清为圣人,酒浊为贤人。见《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后遂以“清圣浊贤”为酒之别称。
推贤进士:推荐贤人,引进学者。
避让贤路: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见贤不隐:贤:贤能之人;隐:埋没。看见贤能的人,不予埋没。
博见洽闻:博、洽:广博。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学识渊博:指学识深而且广。
尊贤爱才:尊重和爱护有道德和才能的人。
博物君子:指博学多识的人。
褒贤遏恶:赞扬好的,阻止坏的。
衣褒带博:宽衣大带。古代儒生的服式。
十室容贤: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
博弈犹贤: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孝子贤孙:指孝顺的有德行的子孙后辈(多用于比喻)。
博而不精: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寝寐求贤:睡觉做梦都想着寻找有才华的人。比喻思贤若渴,求才心切。
徙宅之贤: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三次迁居,改变环境。形容母教贤明。
进贤黜奸:犹言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言犹在耳:说过的话好像还在耳边回响。形容对人家说的话还记得清清楚楚。《左传·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 犹:还。
社会贤达:指不属任何党派而具有广泛社会声望的人士。
闻道犹迷:比喻知错不改,一错到底。
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博施济众: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贤人君子:指有才有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