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贤进士 tuī xián jìn shì
推贤进士的意思
推荐贤人,引进学者。
成语词典:推贤进士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半推半就:又要推开又要靠近,形容心里愿意,表面却装出不愿意而推辞的样子。
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
嫉贤妒能: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嫉妒。
礼贤下士:指帝王、大臣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敬重、结交有德有才的人。礼贤:尊敬贤者。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一般有才能的人。
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指学习或工作)。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宪问》:“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急流勇进:在急流中勇敢前进,形容果断、勇猛,一往无前。
突飞猛进:形容事业、学问等进展非常迅速。
仁人志士:仁爱而有节操的人。
推心置腹:推出自己的赤心,放置在别人的腹中。表示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比喻真诚待人。
推崇备至:推崇:推重,敬佩。极其推重和敬佩。
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也说求贤如渴。
推波助澜: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宋朱熹《朱子全书·治道一》:“此等议论,正是推波助澜,纵风止燎。” 澜:大浪。
反复推敲: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火居道士:不出家,可娶妻的道士。
以此类推: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
得寸进尺:得到一寸就想 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以退为进:本指以谦让取得德行的进步,后指以退让的姿态作为进取的手段。
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形容人不愿承担责任或接受任务,故意找理由推辞。
贤妻良母:既是丈夫的好妻子,又是子女的好母亲。用来称赞妇女贤惠。
身先士卒: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多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进退两难:进退都不好,形容处境困难。
有识之士:有见识的人;有眼光的人。
知难而进:明知困难,却敢于向前。指迎着困难上。
互相推诿:诿:也作“委”,推辞;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
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妒贤嫉能: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群贤毕至:指众多贤能的人都聚集在一起。用于形容人才汇聚的盛大场面。
招财进宝:招引进财气、财宝。
进退维谷:进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形容进退两难。《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维:是。谷:穷尽,比喻困境。
三期贤佞:以之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却客疏士:比喻囿于地方观念,不用外来的人,也不用有才能的人。指妒贤嫉能。
推贤下士: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
所宝惟贤:宝:以为珍宝,尊重。所尊重的只是贤人。
轻财敬士:指轻视钱财,重视士人。同“轻财重士”。
选贤与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处士横议:处士:古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横议:放肆地进行议论。没有做官的读书人纵论时政。
更进一步: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推涛作浪:作:兴起。推动波涛,掀起浪头。比喻助长坏人坏事,煽动情绪,制造事端。
竿头日进: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兼程并进:兼:两倍的;并:合并。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众建贤才:建:建树。多多地选用优秀人才。
志士仁人:也说仁人志士。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选士厉兵:厉:磨;兵:武器。挑选士兵,磨利武器。
举善荐贤:贤:有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解衣推食:把衣服脱给别人穿,把食物让给别人吃。形容对别人生活极为关怀。《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高歌猛进:放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情绪高涨,斗志昂扬。
分进合击:军队从几个方向前进,协同围击同一目标。
与年俱进: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选贤进能:选拔推荐有才能有德行的人。
旅进旅退:与大家共进共退。形容自己没有主张,随大溜。《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旅:众人,引申为共同。
进德修业:修业:推广、扩大功业。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高人雅士: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
端人正士:指端庄正直的人。
裹足不进: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
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以常法。《孟子·离娄下》:“湯 執中,立賢無方。”焦循 正义:“方,常也……惟賢則立,而無常法,乃申上執中之有權。”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此必得虚明爲國、淡名利忘報復之人,柄政當朝,立賢無方,庶可辦也。”
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七推八阻:比喻有意为难。
贫士市瓜:比喻以言谈和外貌取人。
推门入桕:比喻两相凑合。
推干就湿:形容抚育孩子的辛劳。同“推燥居湿”。
推三宕四:推:推托;宕:拖延。形容一再推托拖延。
进退狐疑: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一士之智:智:智慧。一个人的智慧。形容有限的才智。
日进不衰:衰:减。一天天有增无减。
士别三日:指别人有进步眼光看待别人。
进谗害贤: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明推暗就: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青钱学士:以之誉称才学之士。
贤才君子:指有才有德的人。亦作贤人君子。
鹤鸣之士: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
国士无双:才能超群,国内无人可比。《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国士:国内杰出的人物。
上推下卸:把责任推给上级,卸给下级,自己却不负责任。
博士买驴: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简贤附势:轻视贤良,依附权势。
平波缓进:水流平稳,缓慢前进。指水面风平浪静,行船从容安稳。比喻处事不急躁,不冒进。
圣经贤传:旧称儒家的代表性著作为圣经贤传(圣经:传说经圣人手订的著作。贤传:贤人阐释经书的著作)。
推亡故存:推倒乱亡之国,巩固已存之邦。
仁人义士: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领袖后进:指后辈中才华出众,遥遥领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