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贤举善 tuī xián jǔ shàn
推贤举善的意思
推荐贤士,举荐好人。
成语词典:推贤举善
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半推半就:又要推开又要靠近,形容心里愿意,表面却装出不愿意而推辞的样子。
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韩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益:更加。
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表示对丈夫尊敬。后因称夫妇相敬为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
嫉贤妒能: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嫉妒。
乏善可陈:乏:缺乏,缺少;善:优点。可:可以。陈:述说。说不出有什么优点,没有什么好称道的,叫做“乏善可陈”。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费力。
多愁善感:形容人感情 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善:容易。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明眸善睐: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
从善如流:听从好的意见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人家的劝告。《左传·成公八年》:“从善如流,宜哉!”
日臻完善:臻:达到。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
礼贤下士:指帝王、大臣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敬重、结交有德有才的人。礼贤:尊敬贤者。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一般有才能的人。
骁勇善战:勇猛,善于战斗。
尽善尽美: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择善而从:《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来用“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至善至美: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进行引导。《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循循:有步骤、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 反:类推。
彰善瘅恶:表扬好的,憎恨坏的。
推心置腹:推出自己的赤心,放置在别人的腹中。表示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比喻真诚待人。
推崇备至:推崇:推重,敬佩。极其推重和敬佩。
与人为善:跟别人一同做好事。《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后指善意地帮助别人:批评同志要采取~的态度。
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也说求贤如渴。
推波助澜: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宋朱熹《朱子全书·治道一》:“此等议论,正是推波助澜,纵风止燎。” 澜:大浪。
不得善终: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轻举妄动:没有经过仔细考虑,就轻率地行动。
反复推敲: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善罢甘休:轻易罢休(多用于否定式):这件事他不会~的。善、甘:好,引申为轻易。
举手之劳:形容事情很容易办到;不费事。
善始善终:从开始到结局都很好。比喻事情做得很完满。《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多此一举:做不必要的 、多余的事情:何必~。
一举两得:做一件事,能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汉刘珍等《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举:动作,举动。
一举一动: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以此类推: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十分稀有。
举止大方: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举棋不定:拿着棋子不能决定怎样走。比喻拿不定主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举足轻重:《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原指处于两强间的有实力的人,只要稍微倾向一方,就能打破均势。后用来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
善男信女:佛教用语,指信仰佛教的人们。
举手投足:一抬手一踏步,泛指一举一动:~显出一种优雅的风度。
乐善好施:爱做好事,喜欢施舍。
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形容人不愿承担责任或接受任务,故意找理由推辞。
贤妻良母:既是丈夫的好妻子,又是子女的好母亲。用来称赞妇女贤惠。
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欺善怕恶: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互相推诿:诿:也作“委”,推辞;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
举国上下: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举目无亲:形容只身在外,十分孤单。
一举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妒贤嫉能: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群贤毕至:指众多贤能的人都聚集在一起。用于形容人才汇聚的盛大场面。
知人善任:了解人并且善于任用人。
不识抬举:不接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用于指责人)。
三期贤佞:以之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推贤下士: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
所宝惟贤:宝:以为珍宝,尊重。所尊重的只是贤人。
赏善罚淫:奖赏好人,惩罚坏人。也形容做善事有好报,做坏事有恶报。
选贤与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推涛作浪:作:兴起。推动波涛,掀起浪头。比喻助长坏人坏事,煽动情绪,制造事端。
善败之端:善败:成败。成功与失败的端倪。
举首奋臂:犹昂首振臂。谓振作奋发。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爲積欠所壓,如負千鈞而行,免於僵仆則幸矣;何暇舉首奮臂,以營求於一飽之外哉?”
众建贤才:建:建树。多多地选用优秀人才。
举箸提笔:意为拿筷子和提笔。
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不亦善夫:不也很好吗!
瞽言妄举:指随便乱说,轻率行动。
举善荐贤:贤:有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举鼎绝膑: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解衣推食:把衣服脱给别人穿,把食物让给别人吃。形容对别人生活极为关怀。《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笃近举远: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长袖善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
遏恶扬善:隐瞒缺点或过失 而宣扬其长处。《周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光恶不善:只做恶事,不做善事。
陈善闭邪:陈:述说;善:善法美政;闭:堵塞。臣下对君主陈述善法美政,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
选贤进能:选拔推荐有才能有德行的人。
能书善画:擅长书法(写文章)又擅长画画,形容多才多艺。
超然远举: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