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老兵疲 shī lǎo bīng pí
1. 拼音:shī lǎo bīng pí
2. 意思:指军队长期作战,士兵疲惫,战斗力下降,也泛指因长期劳累而精力衰退。
3. 出处:出自《周书·王褒传》“师老兵疲,兵无斗志”,亦见于《魏书·许谦传》,原指军事作战中军队长期征战导致的困顿状态。
4. 近义词:
人困马乏:人马都很疲倦,形容体力消耗很大,极度疲劳。
师疲兵困:军队和士兵都疲惫不堪,强调长期征战后的困顿处境。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用尽了精力,无法再继续承受。
5. 反义词:
兵强马壮:军队实力强盛,士兵勇猛,战马健壮,形容军队战斗力强。
斗志昂扬:战斗意志高涨,充满激情与信心,形容精神振奋。
以逸待劳:指在战争中养精蓄锐,等待敌人疲劳后再出击,强调策略上的优势。
6. 例句:
长途跋涉后,部队已是师老兵疲,急需休整补充物资。
这场持续数月的战役让双方都陷入师老兵疲的境地,难以再发动大规模进攻。
历史上许多王朝因连年征战导致师老兵疲,最终走向衰落。
将军深知师老兵疲的危害,果断下令撤军,等待时机再战。
这支队伍因长期执行任务而师老兵疲,急需轮换休息。
谋士进言:“敌军师老兵疲,我军正可趁此良机一举破敌。”
连年的徭役让百姓师老兵疲,民间怨声载道。
体育赛事中,过度参赛容易让运动员师老兵疲,影响竞技状态。
小说中描写的远征军,在荒漠中跋涉数月,早已师老兵疲。
教练意识到队员们已师老兵疲,便调整训练计划,让大家放松身心。
成语词典:师老兵疲
老当益壮 [ lǎo dāng yì zhuàng ] 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兵贵神速 [ bīng guì shén sù ] 神速:特别迅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也用于形容做事要果断,把握时机,迅速行动。
扶老携幼 [ fú lǎo xié yòu ] 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弃甲曳兵 [ qì jiǎ yè bīng ] 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老师宿儒 [ lǎo shī xiǔ rú ]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老师宿儒: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
残兵败将 [ cán bīng bài jiàng ] 残余的军队,失败的将领。形容战败的部队。
缓兵之计 [ huǎn bīng zhī jì ] 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精兵简政 [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 精简人员,缩减机构。也比喻精简不必要的东西。
老骥伏枥 [ lǎo jì fú lì ]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兵不厌诈 [ bīng bù yàn zhà ] 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厌:嫌恶;诈:欺骗。
返老还童 [ fǎn lǎo huán tóng ] 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地老天荒 [ dì lǎo tiān huāng ]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也形容爱情永久不变。
穷兵黩武 [ qióng bīng dú wǔ ] 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穷:竭尽;黩:随便,任意。
兵荒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老生常谈 [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 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倚老卖老 [ yǐ lǎo mài lǎo ] 仗着岁数大,摆老资格。轻视别人,认为自己了不起。
老态龙钟 [ lǎo tài lóng zhōng ] 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也可形容人精神萎靡、衰弱的状态。
老泪纵横 [ lǎo lèi zòng héng ] 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常用来描绘老人在经历重大情感冲击时的外在表现。
班师回朝 [ bān shī huí cháo ] 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厉兵秣马 [ lì bīng mò mǎ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
老成持重 [ lǎo chéng chí zhòng ] 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老成:老练成熟;持重:谨慎;稳重。
老弱病残 [ lǎo ruò bìng cán ] 泛指弱势群体,包括年老体弱的、生病的、有残疾的人。
按兵不动 [ àn bīng bù dòng ] 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按:止住。
先礼后兵 [ xiān lǐ hòu bīng ] 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老奸巨猾 [ lǎo jiān jù huá ] 形容世故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招兵买马 [ zhāo bīng mǎi mǎ ] 原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骄兵必败 [ jiāo bīng bì bài ] 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也可引申为骄傲的人一定会失败。
为人师表 [ wéi rén shī biǎo ] 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老着脸皮 [ lǎo zhe liǎn pí ] 厚着脸皮,不顾羞耻。
出师不利 [ chū shī bù lì ] 原指军队一出战就遇到了困难,现在泛指事情一开始就不顺利,遭遇挫折。
生老病死 [ shēng lǎo bìng sǐ ] 佛教指人的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今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事,也指人的生存、成长和消亡的过程。
尊师重道 [ zūn shī zhòng dào ] 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强调对教师的尊重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体现了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风尚。
无师自通 [ wú shī zì tōng ]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指人有悟性,自学能力强。
告老还乡 [ gào lǎo huán xiāng ] 指的是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未老先衰 [ wèi lǎo xiān shuāi ] 指人还未到年老的时候,身体或精神就已经衰老了,也可形容事物未到鼎盛时期就开始衰败。
深山老林 [ shēn shān lǎo lín ] 指人迹罕至、与世隔绝的茂密山林,多形容自然环境偏远、幽深,也可引申为荒凉或隐秘的处所。
三朝元老 [ sān cháo yuán lǎo ] 指历经三代帝王的资深大臣,后泛指在同一机构或领域长期任职、资历深厚的人,多含敬重或调侃意味,既可用于政界,也可用于其他领域。
狗头军师 [ gǒu tóu jūn shī ] 指爱给人出主意但主意多为歪门邪道、不切实际的人,含贬义,多形容那些计谋低劣或专门出坏主意的人。
男女老少 [ nán nǚ lǎo shào ] 泛指所有的人,包括不同性别、年龄的群体,形容范围广泛,涵盖社会各层面的人。
白头到老 [ bái tóu dào lǎo ] 夫妻共同生活到老,形容夫妻感情深厚,相伴一生。
人老珠黄 [ rén lǎo zhū huáng ] 指人衰老后容貌或精力衰退,如同珍珠年代久远会变黄一样失去价值,多含贬义,尤指女性因年老而被轻视。
兴师问罪 [ xīng shī wèn zuì ] 指发动军队前去讨伐有罪的人,后泛指聚集力量或派人前去责问、追究某人的责任,多含严肃或强硬的态度。
老八辈子 [ lǎo bā bèi zi ] 指很久远的年代或事物,多含贬义,形容陈旧、过时或古老得不得了。
短兵相接 [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 指近距离用刀、剑等短兵器搏斗,比喻面对面进行激烈的斗争或冲突。
兵戎相见 [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 指双方以武力或战争的方式解决矛盾冲突,形容争端激化到动用军事力量的程度。
虾兵蟹将 [ xiā bīng xiè jiàng ] 原指神话中龙王手下的兵将,现多比喻没什么本事的杂牌兵或将领,含贬义,形容对方的部下或同伙能力平庸、不堪一击。
老实巴交 [ lǎo shi bā jiāo ] 形容人性格憨厚、老实,不善言辞,为人处世诚恳朴实,有时也指人过于单纯、缺乏变通。
师出无名 [ shī chū wú míng ] 指出兵打仗没有正当理由,后泛指做某事缺乏正当依据或理由不充分。
妻儿老小 [ qī ér lǎo xiǎo ] 指妻子、儿女和年老的父母,泛指全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