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师半德 jiǎn shī bàn dé
减师半德的意思
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1. 【解释】: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2. 【出自】:宋陈善《扪虱新话·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若乃学退之而不至者为孙樵;学渊明而不至者为白乐天,则以所谓减师半德也耶。”
3. 【语法】:动宾式;作宾语;含贬义
减师半德的近义词
赐墙及肩
减师半德的反义词
青出于蓝
成语词典:减师半德
一知半解: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半推半就:又要推开又要靠近,形容心里愿意,表面却装出不愿意而推辞的样子。
半信半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一年半载: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毁誉参半:毁谤和赞誉各占一半:对这部电视剧众说纷纭,~。
歌功颂德:用语言、诗歌或文字来颂扬功劳和德行(现多含贬义)。
以德报怨: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又 有很高的声望。
半身不遂:即“偏瘫”
班师回朝: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一鳞半爪:也说东鳞西爪。原指龙(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不见全身。见清赵执信《谈龙录》。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也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断,不完整。
偷工减料:不按照产品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暗中掺假或削减工序和用料。
感恩戴德:感激别人的恩德(现多含讽刺意)。
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离心离德:不一条心,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尚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与“同心同德”相对。
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途:道路。废:停止。
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功德无量:称颂人功劳卓著,对人恩德极大。《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亡(无)量矣。”
出师不利: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无师自通: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狗头军师:指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并 不高明的人(含贬义)。
以怨报德:用怨恨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恩惠。
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德才兼备:也说才德兼备。既有德,又有才;品德和才能都好。
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半斤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师出无名:没有理由而出兵打仗,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理由。
半梦半醒:指睡眠尚未清醒。
三从四德: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以德服人: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有增无减:事物的量或程度只是增长、加深,而不减少、降低。
大恩大德: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事半功倍:《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半死不活:形容快要死的样子:这些~的秧苗怕缓不过来了。
半老徐娘:《南史·元帝徐妃传》:“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来用“半老徐娘”指中年色衰的妇女。
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半大不小:指人未到成年但已不是儿童的年龄。
好为人师:形容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孟子·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为:做,当。
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半生不熟:食物没完全加工熟;果实没有完全成熟:肉煮得~的,没法吃。葡萄~的,太酸。
兴师动众:发动很多人做某件事(多含不值得的意思)。
功德圆满:功德:佛教用语,指诵经、布施等。多指诵经等佛事结束。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疑信参半:指半信半疑。
无德而称:无何恩德可以称道。
怀才抱德:既有才学,又有德行。
不耻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一男半女:指一个儿子或女儿。
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喜半参忧:表达内心一半欢喜一半忧愁的情感。
绝德至行:绝、至:极,尽。极为高尚的道德品行。
乌合之师: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军队。
进德修业:修业:推广、扩大功业。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贵德贱兵:贵德:重视德行;贱兵:轻视武力。比喻重德行感化,不重强制刑罚。
一星半点:形容极少。
潜德隐行:指不为人知的德行。
抱德炀和:抱:怀抱,引申为坚持;炀:熔化,引申为蕴育。坚持道德实质,蕴育和平气息。指行仁政,搞团结。出处:《庄子·徐无鬼》:“抱德炀和,以顺天下。”
半零不落:破旧不堪的意思。
起师动众: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较德焯勤:显著的德行和功劳。
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思过半矣:指已领悟大半。
弃恶从德:抛弃丑恶信从道德。
谘师访友:请教老师,问询朋友。
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师直为壮: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年高德劭:年纪大,品德好。原作年高德卲。汉扬雄《法言·孝至》:“吾闻诸传,老则戒之在得;年弥高而德弥卲者是孔子之徒与。” 劭(shào)。
道德文章: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劳师废财:劳顿军队,浪费军饷。
带减腰围: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论德使能: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德荣兼备:对人赞美。
班师得胜:班:还。军队出征,得胜而归。
孤恩负德:指忘恩负义。
一支半节:指一小部分。
半部论语: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蹙国丧师:蹙:收缩,指丧失国土。国土沦丧,军队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