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家纾难 huǐ jiā shū nàn
1. 拼音:huǐ jiā shū nàn。
2. 意思: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
3. 出处:《左传·庄公三十年》:“斗穀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4. 近义词及意思
舍家为国:舍弃家庭为国家效力,意思与“毁家纾难”相近,都体现了为国家奉献家庭利益的精神。
破家为国:为了国家大业,不惜损毁自己的家庭。
5. 反义词及意思
卖国求荣:出卖国家利益谋取个人荣华富贵。与“毁家纾难”所表达的爱国奉献精神完全相反。
损公肥私: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6. 例句
在国家遭受外敌入侵的时刻,许多爱国商人毁家纾难,为军队提供物资。
这位士大夫毁家纾难,把全部家产捐献给朝廷以应对灾荒。
战争期间,有不少仁人志士毁家纾难,积极支持抗战事业。
当国家经济陷入困境时,他毁家纾难,将积蓄投入到国家建设中。
面对民族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毁家纾难,助力国防力量的增强。
为了救济受灾的百姓,当地的富户毁家纾难,分发粮食和衣物。
在国家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有人毁家纾难,为医疗物资的供应提供帮助。
古代的一些忠臣在国家财政危机时毁家纾难,缓解了朝廷的压力。
他毁家纾难,卖掉自己的房产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捐款。
国难当头,众多爱国人士毁家纾难,参与到救国的行动中来。
成语词典:毁家纾难
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千家万户:指众多人家。
无家可归:没有家可回。指流离失所。
毁于一旦:在一天之内就毁掉了。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毁掉了。《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多灾多难:形容灾难很多。
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一个人力量薄弱难以成事。
知难而退: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毁誉参半:毁谤和赞誉各占一半:对这部电视剧众说纷纭,~。
艰难险阻:指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患难与共:同心协力,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孤家寡人:孤(传统戏词中作“孤家 ”)、寡人都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自称。现用“孤家寡人”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家家户户:每家每户;各家各户:~都打扫得很干净。
步履艰难: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难能可贵:做到了难于做到的事,其行动很可贵,值得赞赏。宋苏轼《荀卿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毁家纾难:《左传·庄公三十年》:“鬬穀(gòu)於(wū)菟(tú)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后用“毁家纾难”指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危难。纾(shū):缓和。难(nàn)。
擢发难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范睢问须贾有多少罪,须贾回答:“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后用“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难以数清。擢发:拔下头发。
罄竹难书:《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故用“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很多,难以写完。竹:竹简,古代写字用的竹片。
倾家荡产:全部家产都给弄光了。《三国志·蜀书·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倾:倒出。荡:弄光。
排难解纷:原指给别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 后指调停双方争执。难(nàn)。
百家争鸣:指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百家”林立、互相争辩的现象。当时学术派别很多,著名的有儒、法、道、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等家。他们著书立说,游说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当时思想、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深刻影响。
国破家亡: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难以置信:难于使人相信。
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指谣言坏话久而久之可以致人于死地。毁:坏话。销:熔化。
艰难困苦: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覆水难收:泼在地上的水 再也不能收回了。相传汉时朱买臣,原来家境贫穷,其妻要求离异。后买臣做了大官,其妻又要求复婚。买臣取一盆水泼在地上,让她再收回来,表示夫妻关系已无可挽回。后用来比喻某事已成定局,无可 挽回。
罢黜百家: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家给人足:也说人给家足。家家富裕,人人饱暖。《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给(jǐ)。
大家闺秀:旧指世家望族中有才德的女子。也泛指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儿。
大难临头:难:灾祸;临:来到。大祸落到头上。
困难重重:指一个人或一件事面临的困难非常多,一层又一层,形容处境艰难。
排忧解难:排除忧虑,解除危难。
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他不会唱戏,你偏要他唱,这不是~吗?
身家性命:身家:本人和家庭。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劫数难逃:佛家用语,命中注定的灾祸。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
盛情难却:浓厚的情意难以推辞。
保家卫国:保卫家乡和祖国。
难兄难弟:原指兄弟二人都非常好,才德相当,难分高下。现多反用,讥讽二人同样坏。也指彼此曾共患难的人;又指彼此处于同样困难境地的人。
打家劫舍:指成群结伙公 开地到人家里抢夺财物。
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盛名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在所难免:免:避免。指由于某种限制而难于避免。
骑虎难下: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又不能停止,进退两难。《新五代史·郭崇韬传》:“俚语曰:‘骑虎者势不得下。’”
安家落户:在他乡安置家庭并定居:为植树造林,他在山区~了。经过一年多的试养,武昌鱼已经在这里~了。
四海为家: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也形容人漂泊无定所。
难如登天:形容难办的事。
国难当头: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排除万难:扫除重重障碍,克服各种困难。
欲壑难填:贪欲的沟壑难以填满。形容贪得的欲望极大,很难满足。壑(hè):深谷。
安家立业:安置家庭,建立事业。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没齿难忘: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
家破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永世难忘:指一辈子也难以忘怀,形容印象深刻,记忆长久。
国家栋梁: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冤家路窄: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容易相逢,无可回避。
小家子气:形容人的举止、行动等不大方。也说小家子相。
患难之交:在患难中结成的朋友。
千载难逢: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非常难得。
罪责难逃:指不能逃避犯罪所应负的责任,一定要受到惩处。
自身难保:自己保不住自己。
一家老小:指全家人。
儿女亲家:指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
阖家团圆:阖家,全家的意思。阖家团圆指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常用来形容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或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
难以想象:指某件事或情况超出了一般的思维认知范围,很难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概念或画面,强调事情的复杂性、特殊性或严重性令人意想不到。
穷家富路:指居家可以俭省些,而外出最好多带些钱物,以备不时之需。
丧家之犬:比喻失去靠山,到处乱窜,无处投奔的人。也说丧家之狗。
挨家挨户:每家每户,户户不漏。挨,依次,顺次。
进退两难:进退都不好,形容处境困难。
难乎其难:指非常困难。
众口难调:吃饭的人多,很难适合每个人的口味。比喻不容易使所有的人都满意。调(tiáo)。
晦涩难懂:文字隐晦很深,难以理解。
家常便饭:家庭日常的饭食。
万家灯火: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欢喜冤家:表示又爱又恨的意思。小说戏曲中多用作对情人或儿女的亲热称呼。
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当家作主:本指主管家政,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知难而进:明知困难,却敢于向前。指迎着困难上。
勉为其难:勉强做能力所不及的或不想做的事。
难得糊涂: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养家糊口:指勉强养活家人,使不饿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