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拙 ān fèn shǒu zhuō
安分守拙的意思
规矩老实,宁按照愚拙的想法行事,也不取巧。
规矩老实,宁按照愚拙的想法行事,也不取巧。
成语词典:安分守拙
一路平安: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也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安居乐业: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
局促不安: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泰:平安,安定。
弄巧成拙: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画蛇添足。” 巧:聪明。拙:笨。
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安营扎寨:旧指军队到一个地方,须在野外扎帐篷设栅栏为营。现指部队、团体在一个地方驻扎安顿下来。
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的批评。措辞~。
分门别类: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或整理。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删繁就简,分门别类,几阅寒暑,始得成帙。”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心安理得:自以为道理上过得去,心里很坦然。
守望相助: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遇警互相帮助。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焦躁不安:焦急烦躁,心神不定。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寝不安席: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分道扬镳:也说分路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北史·魏宗室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 丰沛,自应分路扬镳。” 扬镳:驱马前进。镳(biāo):马嚼子。
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称善于防守者为墨守。成规,现成的规则、方法。形容死守老规矩,保守固执,不求改进。
忸怩不安: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安之若素:(遇到不好的情况或异常情况)毫不在意,跟平常一样对待。素:平日。
安土重迁:住惯了本乡本土,不肯轻易迁移。《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 重(zhòng):不轻易。
转危为安:从危急转为平安。多指局势、病情等。
安分守己:指规矩、本分,不做违规、违纪、违法之事。分(fèn):本分。
分毫无爽:比喻没有丝毫差错。同“分毫不爽”。
坐地分赃: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也指(匪首、窝主)坐等分取同伙用不正当的方法得来的财物。
心劳日拙:用尽心机,弄虚作假,不但不能得逞,反而越来越不好过。《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拙(zhuō):笨。
少安毋躁:耐心等待一下,不要急躁。
爱憎分明:指爱什么、恨什么的态度和立场非常鲜明。
入木三分: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见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庄子·渔 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抗)礼。” 抗:对等。
安于现状: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不分胜负: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惶恐不安: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恩怨分明: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守身如玉: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不分彼此:彼:那,对方;此:这,我方。不分这个和那个。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平安无事: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
奉公守法:奉行公事,遵守法令。指以公事为重,不徇私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 平。”
动荡不安: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抓紧时间。
安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安步以当车。” 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当(dàng)。
安家落户:在他乡安置家庭并定居:为植树造林,他在山区~了。经过一年多的试养,武昌鱼已经在这里~了。
不由分说: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安家立业:安置家庭,建立事业。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非分之想: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魂不守舍: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
玩忽职守: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不分伯仲:分不出第一第二。
守口如瓶:形容说话非常谨慎,严守秘密。
一分为二: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命题。指统一物的可分性。《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都包含着这一命题的内容。《黄帝内经·太素·知石》:“一分为二,谓天地也。” 明确使用了这一命题。毛泽东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 通俗地说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和矛盾分析的方法。
国富民安: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除暴安良:铲除暴徒,安抚人民。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分内之事:分内:自己,本分。本分之内的事情。指自己应负责任的事情。
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是非分明: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分文不取:一个钱也不要(多指应得的报酬或应收的费用):我要是治不好你的病,~。
以守为攻: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分工合作: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惶惶不安: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监守自盗:也说主守自盗。盗取自己负责看管的财物。《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 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监守:看管。
入土为安: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安。
分外妖娆: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分身无术:分身:分出精力照顾其他方面。没有一身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法术。
五马分尸:车裂的俗称。
安安稳稳: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不团结。《战国策·魏策一》:“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相安无事: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每个公务员都应该~。
分斤较两:比喻为人小气,过分计较。
逆取顺守:逆:背叛;顺:合理。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立国安邦: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安详恭敬:古时指教育儿童要注意的四点: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
铢分毫析:指细微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