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马由缰 xìn mǎ yóu jiāng
信马由缰的意思
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
1. 【解释】:信、由:听任。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也比喻无主见,随外力而转移。
2. 【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六回:“却说王氏是一个昏天黑地的母亲,绍闻是一个信马由缰的儿子。”
3. 【示例】:他信马由缰地走到中央公园,糊里糊涂地买了一张门券进去。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三十二章
4.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比喻随便走走
信马由缰的近义词
信马游缰
成语词典:信马由缰
马到成功:古时打仗,常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祝愿迅速取得胜利。现在用来形容人一到那里,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就。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也说走马看花。
自由自在: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骑马找马: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也比喻一面占着现在的位置,一面另找更称心的工作。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半信半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人仰马翻:人马都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惨败的狼狈相。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悬崖勒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指鹿为马:秦朝二世皇帝的时候,丞相赵高想造反,怕别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试验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就暗中把说是鹿的人杀了(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比喻颠倒是非。
言不由衷: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由:从。衷:内心。
人困马乏:形容体力疲劳不堪(不一定有马)。
马马虎虎:形容做事马虎、随便。
单枪匹马:也说匹马单 枪。比喻行动无人帮助,独自勇往直前。五代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兵荒马乱: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信誓旦旦:誓言诚挚可信。《诗经·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旦旦:诚恳的样子。
金戈铁马:指战事。也用以形容战士的雄姿。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金戈:金属制作的戈。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素车白马: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难以置信:难于使人相信。
万马齐喑: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比喻人们都不发表意见,气氛沉闷。喑(yīn):哑。
厉兵秣马:见〖秣马厉兵〗。
招兵买马:从各方面招揽人,扩充武装力量。也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脱缰之马:脱掉缰绳的马。比喻没有拘束的人或失去控制的事物。
蛛丝马迹: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
不由分说: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信口开河:也作信口开合。随口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将信将疑: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怀疑。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将:且,又。
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
马不停蹄:比喻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
跑马卖解:旧时指骑马表演各种技艺,以此赚钱谋生。也说跑马解、跑解马。
青梅竹马: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原作口中雌黄。《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能言,“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时人都称他为“口中雌黄”。雌黄:黄色矿物,可做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
走马上任:指官吏就职。
车水马龙:《后汉书·马后纪》:“前过濯龙(园名)门上,见外家(马后的娘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后用来形容车马来往不断,非常热闹。
心猿意马:也说意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难以控制。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背信弃义: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听天由命: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身不由己:由:听从。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龙马精神:唐代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后用来比喻健旺的精神。
天马行空:比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多用在评价写作、绘画和书法等方面)。天马:汉武帝时从大宛(古代西域国名)得到的汗血马称为天马,意思是神马。见《史记·大宛列传》。行空:形容骏马奔驰,如腾空飞行。
坚信不疑:非常相信,毫不怀疑。常用来表示对某种观念、理论、人或事物有着坚定的信念。
汗马功劳:《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后用汗马功劳形容立下战功。现也指在工作中做出贡献。汗马:战马因奔驰而流汗。
善男信女:佛教用语,指信仰佛教的人们。
深信不疑: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一马平川: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翻过山岗,就是~了。
通风报信:向别人暗中透露消息,多指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知另一方。
信以为真: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
兵强马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马首是瞻:士兵看着将帅马头的方向而进退。《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后比喻追随别人来定行止。
牛头马面:迷信传说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头像马。比喻各种阴险丑恶的人。
塞翁失马:《淮南子·人间训》里说,古时有个住在边塞的老人丢了一匹马,后来这匹马居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后来就用“塞翁失马”比喻虽然受到暂时的损失,但也许因此得到好处。常与“安知非福”连用。
人强马壮: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也泛指实力强,阵容大。
吹牛拍马: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害群之马:《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后用“害群之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五马分尸:车裂的俗称。
言而不信:说话不讲信用。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起来。指在战场上壮烈牺牲。《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或带头。
由此及彼:从这一点到那一点。表示更进一步。及:达到。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疑信参半:指半信半疑。
一言之信:信:信用。对自己说的话都很讲信用。
马策西州: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 卒前扶病还都经 西州 门,安 死,其甥 羊昙 伤痛,“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后因以“马策西州”为痛悼死者之典。
治兵以信:兵:军队。要用信义来管理军队。
戎马劻勷:指战乱不宁。
达诚申信:表达真诚忠贞。
临崖失马:喻临到危险不能及时回头。明 沈受先《三元记·错认》:“我且回程,又不是臨崖失馬,有何勞頓?”参见“臨崖勒馬”。
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鲜衣怒马: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
抱柱之信: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马耳春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同“马耳东风”。
权移马鹿:指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车龙马水: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寸马豆人:比喻小。
仗马寒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车烦马毙:形容旅途劳顿困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