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所未闻 wén suǒ wèi wén
1. 拼音:wén suǒ wèi wén。
2. 意思: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3.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未闻。”
4. 近义词及意思:
见所未见: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例句:这次展览会上的许多展品都是见所未见的。
旷古未闻: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例句:这种治疗方法真是旷古未闻。
5. 反义词及意思: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例句:这种小事故在他看来是司空见惯的。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例句:这些经典歌曲大家都耳熟能详。
6. 例句:
他在旅途中遇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奇事。
这本书里记载了一些闻所未闻的神秘现象。
那位探险家讲述了在原始森林里闻所未闻的冒险经历。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了闻所未闻的新物种。
老人讲了一些闻所未闻的古老传说,孩子们都听得入迷。
这次研讨会提出了一些闻所未闻的理论。
他在国外见识了闻所未闻的风俗习惯。
这个偏远的小村落有一些闻所未闻的独特技艺。
考古学家发现了闻所未闻的古代文明遗迹。
网络世界里有许多闻所未闻的新兴职业。
成语词典:闻所未闻
答非所问: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也说所答非所问。
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寸有所长: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面对突然情况,无法应付。《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闻名遐迩: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多指军事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披靡(mǐ):草木被吹倒。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所向无敌:力量很强,到哪里都没有对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风劲勇,所向无敌。” 向:指向。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默默无闻:不出名;不为人知道:他经常~地为大伙儿做好事。
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远近闻名: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听过这个名字,形容很有名。
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形容事情新奇。《史记·陆贾列传》:“至生来,令我日闻所未闻。”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
力所能及:自己的能力所能办到的:让学生参加一些~的劳动。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诗经·邶风·旄丘》:“褎(yòu)如充耳。” 意思是悠闲得就像没听见一样。后用充耳不闻形容听不进或存心不听别人的意见。
流离失所:由于灾荒战乱等而流转离散在外,失掉安身的地方。
湮没无闻:湮:埋没;无闻:没有知道。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
置若罔闻:好像没有听见似的,不加理睬。若:像。罔:没有。
众所周知:大家全都知道。
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 未然。”
无所事事:什么事都不干。事事:做事情。
博识洽闻: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匪夷所思:不是根据常 理所能想象到的。《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夷(yí):平常。
精诚所至: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无所适从:不知跟从哪一个好。比喻不知怎么办才好。适:往。从:跟随。
一无所得: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他不会唱戏,你偏要他唱,这不是~吗?
大失所望:非常失望。
羽毛未丰:小鸟还未长成,身上的羽毛很稀。比喻还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战国策·秦策一》:“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丰:丰满。
不出所料: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形容原先预料的准确。
在所难免:免:避免。指由于某种限制而难于避免。
居无定所:没有固定居住的地方,形容人漂泊流浪。
未老先衰: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一无所成:一点没有成就,指没有做出任何成绩。
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闻风而动: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汉书·东方朔传》:“元元之民,各得其所。”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在所不辞: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
闻风丧胆:听到一点风声,就把胆吓破了。形容对某种力量极其恐惧。
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素未谋面:谋面:见面。指平素没有见过面。
无所不在: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矛盾的斗争~。
各有所长:各有各的长处、优点。一般指人的技能或事物的特性各有其优势。
一无所长:没有一点儿专长。常用来形容人在技能、才能方面的欠缺。
各取所需: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生死未卜:或生或死结果尚难测定。
所作所为:指人所做的事。
无所畏惧: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无所不能: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
不知所云: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原意是不知道说的是些什么。现多用来形容言语杂乱或不着边际。
逸闻趣事: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宝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一无所求:指没有什么要求或需要。
夺人所好:强夺别人所喜欢的人或物。
寡闻少见: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未雨绸缪:《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绸缪牖户。” 意思是说,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后用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绸缪(chóumóu):修补。
乳臭未干: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完全退掉,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
未卜先知:没有占卜就知道事情发展的结果。原来是古代一种用神道和迷信骗人的说法。后来有时用以比喻有预见性。
未经世故:指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壮志未酬: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千夫所指:《汉书·王嘉传》:“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形容众怒难犯。千夫:很多人。指:指责。
童心未泯:泯:泯灭。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
大势所趋: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国家的统一是~,人心所向。趋:向,往。
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所见所闻:看到的和听到的。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也说忘其所以。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一个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
孤陋寡闻:指学识浅薄,见闻狭窄。《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所宝惟贤:宝:以为珍宝,尊重。所尊重的只是贤人。
十目所视: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异闻传说:不同寻常的奇异的消息。
死生未卜:指是死是活尚未知晓。
一无所获: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