炰鳖脍鲤 páo biē kuài lǐ
1. 拼音:páo biē kuài lǐ
2. 意思:指烹煮鳖肉、细切鲤鱼,形容珍美的宴席或丰盛的菜肴,多用以指代美味佳肴。
3. 出处:《诗经·小雅·六月》:“饮御诸友,炰鳖脍鲤。”毛传:“炰,烹也;脍,切也。”
4. 近义词:
山珍海味:山野和海洋中的珍稀美味,泛指丰盛名贵的菜肴。
美味佳肴:精致可口的食物,形容宴席丰盛或食物可口。
琼浆玉食:用美玉制作的食物,比喻奢华珍美的饮食。
珍馐美馔:珍贵而美味的食物,多指宴席中的精美菜肴。
5. 反义词:
粗茶淡饭:简单普通的饮食,形容生活简朴。
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食不果腹:食物不足以填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布衣蔬食:穿粗布衣服,吃简单蔬菜,指生活俭朴。
6. 例句:
古人设宴讲究炰鳖脍鲤,而今人更追求饮食的健康与简约。
诗经中“炰鳖脍鲤”的描述,展现了古代贵族宴席的丰盛。
这场家宴虽无炰鳖脍鲤,却因充满亲情而胜过珍馐。
他虽常食炰鳖脍鲤,却总怀念故乡粗茶淡饭的滋味。
宴会上炰鳖脍鲤罗列满堂,宾客却更倾心于几道家常小菜。
书中描绘的宫廷盛宴,炰鳖脍鲤之外更有百种珍奇美食。
古人以炰鳖脍鲤待客,既显诚意,亦彰饮食文化之雅。
纵使炰鳖脍鲤摆满桌,若无知心人相伴,亦觉食之无味。
饮食文化中,炰鳖脍鲤代表的不仅是美味,更是礼仪的象征。
现代人追求养生,即便面对炰鳖脍鲤,也更注重膳食均衡。
成语词典:炰鳖脍鲤
脍炙人口 [ kuài zhì rén kǒu ] 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原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
炰鳖脍鲤 [ páo biē kuài lǐ ] 指珍美的馔食。
援鳖失龟 [ yuán biē shī guī ] 比喻得不偿失。
瓮中捉鳖 [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 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将虾钓鳖 [ jiāng xiā diào biē ] 比喻占人便宜。
鱼鳖海怪 [ yú biē hǎi guài ] 在海洋中生活的怪物。
跛鳖千里 [ bǒ biē qiān lǐ ] 《荀子·修身》:“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跬步:半步)意思是跛脚的鳖不停地走,也能走千里地,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
鸿消鲤息 [ hóng xiāo lǐ xī ] 指断绝音信。亦指死。
鼋鸣鳖应 [ yuán míng biē yìng ] 比喻互相感应,一倡一和。
证龟成鳖 [ zhèng guī chéng biē ] 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流脍人口 [ liú kuài rén kǒu ] 指(诗文等)被人广为传颂称美。
卧冰求鲤 [ wò bīng qiú lǐ ]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王祥 ﹞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 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事亦见《晋书·王祥传》。又记 王延 为继母叩凌求鱼,楚僚 为继母卧冰求鱼,故事略同。后遂以“卧冰求鯉”为孝亲的典实。亦省作“卧冰”。《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泣竹卧冰也不及,百年侍養莫交虧。”宋 梅尧臣《胡夫人挽歌》:“誰復向寒月,卧冰求鯉魚?”明 沈受先《三元记·及第》:“憶昔卧冰求鯉,泣竹筍生,第恐難成。”聂绀弩《谈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至于专门讲些繁文缛节,如所谓昏定晨省,冬温夏凊之类,或作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如卧冰埋儿之类的,正和挖空心事来虐待父母的人一样,连一个也没有。”峻青《海啸》第三章:“我一定对你老人家克尽孝道,即使卧冰求鲤,割股事亲也决不在话下。”
识龟成鳖 [ shí guī chéng biē ] 鬼:即乌龟;鳖:即甲鱼。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莼羹鲈脍 [ chún gēng lú kuài ]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真心诚意 [ zhēn xīn chéng yì ]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飞檐走壁 [ fēi yán zǒu bì ] 指能在房檐、墙壁上快速行走或跳跃,形容武艺高强或动作敏捷,多在武侠语境中形容轻功卓绝。
慷慨就义 [ kāng kǎi jiù yì ] 指正气凛然、大义凛然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时运不济 [ shí yùn bù jì ] 指一时的运气不好,处境不顺,常用于形容人在某个阶段遭遇挫折或机会不佳。
高屋建瓴 [ gāo wū jiàn líng ] 建:倾倒;瓴:水瓶。在高屋顶把水瓶里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也用来比喻有广阔的视野和高明的见解。
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形容人极有才华,文才卓越,学识渊博,多用于称赞某人在文学、知识等领域的极高造诣。
握手言欢 [ wò shǒu yán huān ] 握手谈笑。多形容发生不和,以后又和好。
探囊取物 [ tàn náng qǔ wù ] 指伸手到口袋里取东西,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毫不费力。
不可小觑 [ bù kě xiǎo qù ] 指不能轻视、低估某人或某事物,强调其具有不可忽视的实力、影响或重要性。
断章取义 [ duàn zhāng qǔ yì ] 指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来曲解原意。
股掌之上 [ gǔ zhǎng zhī shàng ] 比喻事物或人被控制在手中,完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毫无反抗能力。
长途跋涉 [ cháng tú bá shè ] 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且行进艰辛,多形容旅途或行进过程的劳苦。
就地正法 [ jiù dì zhèng fǎ ] 在犯罪现场或当地执行死刑(现多比喻对坏人或严重违规行为立即处理),侧重指对违法犯罪行为当场依法惩处,强调处理的即时性和严厉性。
踉踉跄跄 [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 形容走路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多用来表现人因醉酒、疲惫、受伤或身体失衡而行走不便的状态。
波光鳞鳞 [ bō guāng lín lín ] 形容水面被阳光照射后,水波反射出细碎耀眼的光芒,呈现出闪烁不定的美丽景象。
名正言顺 [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 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回天无力 [ huí tiān wú lì ] 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今非昔比 [ jīn fēi xī bǐ ] 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常含有感慨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之意。
安家立业 [ ān jiā lì yè ] 安置家庭,建立事业。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冷嘲热讽 [ lěng cháo rè fěng ] 指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嘲笑和讽刺,形容对人或事持轻蔑、讥讽的态度。
铺张扬厉 [ pū zhāng yáng lì ] 原指竭力铺陈渲染,力求发扬光大。后多形容过分讲究排场。
指桑骂槐 [ zhǐ sāng mà huái ]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另一个人。
一潭死水 [ yī tán sǐ shuǐ ] 指池塘里的水不流动,像死水一样毫无生气,比喻毫无生机、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或环境,也形容人思想僵化、缺乏活力。
左右逢源 [ zuǒ yòu féng yuán ] 原指学问广博,做事得心应手;现多比喻做事顺利,处处得心应手,也指为人处世圆滑,善于投机取巧,可根据语境含褒义或贬义。
举国上下 [ jǔ guó shàng xià ] 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形容整个国家的人都一致做某事。
五花八门 [ wǔ huā bā mén ] 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这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后又把它用作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现常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
断壁残垣 [ duàn bì cán yuán ] 指倒塌残破的墙壁,形容建筑物遭受破坏后的荒凉破败景象,多用来描绘战争、灾害或岁月侵蚀后的废墟状态。
永存不朽 [ yǒng cún bù xiǔ ] 长久存在且不会磨灭,多形容功绩、精神、事业或名声等永远被铭记,具有永恒的价值。
不识抬举 [ bù shí tái ju ] 指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重视或提拔,拒绝接受他人的善意或帮助,含指责意味。
一蹴而就 [ yī cù ér jiù ] 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多含否定意味,指事情不可急于求成。
回光返照 [ huí guāng fǎn zhào ] 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短时发亮。比喻人临死之前精神忽然兴奋的现象,也比喻旧事物灭亡之前暂时兴旺的现象。
宏图大志 [ hóng tú dà zhì ] 指远大宏伟的理想与志向,形容对未来有非凡的规划和抱负。
不屑一顾 [ bù xiè yī gù ] 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挑肥拣瘦 [ tiāo féi jiǎn shòu ] 挑、拣:选择;肥:肥肉;瘦:瘦肉。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
黑白不分 [ hēi bái bù fēn ] 指分不清黑色和白色,比喻不辨是非善恶、真假对错,对事物的本质缺乏正确判断,含贬义,强调认知上的混淆与模糊。
哑口无言 [ yǎ kǒu wú yán ] 形容因理屈词穷、惊讶、尴尬或无话可说而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