炰鳖脍鲤 páo biē kuài lǐ
1. 拼音:páo biē kuài lǐ
2. 意思:指烹煮鳖肉、细切鲤鱼,形容珍美的宴席或丰盛的菜肴,多用以指代美味佳肴。
3. 出处:《诗经·小雅·六月》:“饮御诸友,炰鳖脍鲤。”毛传:“炰,烹也;脍,切也。”
4. 近义词:
山珍海味:山野和海洋中的珍稀美味,泛指丰盛名贵的菜肴。
美味佳肴:精致可口的食物,形容宴席丰盛或食物可口。
琼浆玉食:用美玉制作的食物,比喻奢华珍美的饮食。
珍馐美馔:珍贵而美味的食物,多指宴席中的精美菜肴。
5. 反义词:
粗茶淡饭:简单普通的饮食,形容生活简朴。
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食不果腹:食物不足以填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布衣蔬食:穿粗布衣服,吃简单蔬菜,指生活俭朴。
6. 例句:
古人设宴讲究炰鳖脍鲤,而今人更追求饮食的健康与简约。
诗经中“炰鳖脍鲤”的描述,展现了古代贵族宴席的丰盛。
这场家宴虽无炰鳖脍鲤,却因充满亲情而胜过珍馐。
他虽常食炰鳖脍鲤,却总怀念故乡粗茶淡饭的滋味。
宴会上炰鳖脍鲤罗列满堂,宾客却更倾心于几道家常小菜。
书中描绘的宫廷盛宴,炰鳖脍鲤之外更有百种珍奇美食。
古人以炰鳖脍鲤待客,既显诚意,亦彰饮食文化之雅。
纵使炰鳖脍鲤摆满桌,若无知心人相伴,亦觉食之无味。
饮食文化中,炰鳖脍鲤代表的不仅是美味,更是礼仪的象征。
现代人追求养生,即便面对炰鳖脍鲤,也更注重膳食均衡。
成语词典:炰鳖脍鲤
脍炙人口 [ kuài zhì rén kǒu ] 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原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
炰鳖脍鲤 [ páo biē kuài lǐ ] 指珍美的馔食。
援鳖失龟 [ yuán biē shī guī ] 比喻得不偿失。
瓮中捉鳖 [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 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将虾钓鳖 [ jiāng xiā diào biē ] 比喻占人便宜。
鱼鳖海怪 [ yú biē hǎi guài ] 在海洋中生活的怪物。
跛鳖千里 [ bǒ biē qiān lǐ ] 《荀子·修身》:“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跬步:半步)意思是跛脚的鳖不停地走,也能走千里地,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
鸿消鲤息 [ hóng xiāo lǐ xī ] 指断绝音信。亦指死。
鼋鸣鳖应 [ yuán míng biē yìng ] 比喻互相感应,一倡一和。
证龟成鳖 [ zhèng guī chéng biē ] 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流脍人口 [ liú kuài rén kǒu ] 指(诗文等)被人广为传颂称美。
卧冰求鲤 [ wò bīng qiú lǐ ]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王祥 ﹞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 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事亦见《晋书·王祥传》。又记 王延 为继母叩凌求鱼,楚僚 为继母卧冰求鱼,故事略同。后遂以“卧冰求鯉”为孝亲的典实。亦省作“卧冰”。《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泣竹卧冰也不及,百年侍養莫交虧。”宋 梅尧臣《胡夫人挽歌》:“誰復向寒月,卧冰求鯉魚?”明 沈受先《三元记·及第》:“憶昔卧冰求鯉,泣竹筍生,第恐難成。”聂绀弩《谈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至于专门讲些繁文缛节,如所谓昏定晨省,冬温夏凊之类,或作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如卧冰埋儿之类的,正和挖空心事来虐待父母的人一样,连一个也没有。”峻青《海啸》第三章:“我一定对你老人家克尽孝道,即使卧冰求鲤,割股事亲也决不在话下。”
识龟成鳖 [ shí guī chéng biē ] 鬼:即乌龟;鳖:即甲鱼。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莼羹鲈脍 [ chún gēng lú kuài ]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诸子百家 [ zhū zǐ bǎi jiā ] 指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的总称,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众多流派,后泛指各种学术派别或思想体系。
美轮美奂 [ měi lún měi huàn ] 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众多。
含恨九泉 [ hán hèn jiǔ quán ] 指心怀怨恨而死,即使死后埋葬在地下,怨恨也难以消散,形容人含冤或遗憾至死,怨念深重。
顺理成章 [ shùn lǐ chéng zhāng ] 顺:依顺;理:条理;章:章法。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神气十足 [ shén qì shí zú ]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忐忑不安 [ tǎn tè bù ān ] 心神极为不安。
必操胜券 [ bì cāo shèng quàn ] 操:持,拿;券:凭证。一定有胜利的把握。
西装革履 [ xī zhuāng gé lǚ ] 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嫌贫忌富 [ xián pín jì fù ] 嫌弃贫穷的人,妒忌富有的人,形容人以财富多寡作为待人标准,表现出对贫富差距的狭隘偏见和不良心态。
首尾呼应 [ shǒu wěi hū yìng ] 指文章、讲话或艺术作品中开头与结尾相互关联、遥相呼应,使结构更完整,主题更突出,形成前后映照的效果。
子丑寅卯 [ zǐ chǒu yín mǎo ] 本指中国古代历法中用以纪年、月、日、时的十二地支前四个(子、丑、寅、卯),后多用来比喻条理、次序或具体的事物;也常用于否定句中,表示“不明不白”“没头没脑”的意思(如“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孤掌难鸣 [ gū zhǎng nán míng ] 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
不离不弃 [ bù lí bù qì ] 指永不分离、永不抛弃,形容对人或事物始终保持陪伴与坚守的态度,无论遇到何种境遇都不放弃,多用于情感、友谊、责任等场景,强调忠诚与坚定的守护。
以逸待劳 [ yǐ yì dài láo ] 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逸:安闲;劳:疲劳。
非分之想 [ fēi fèn zhī xiǎng ] 指超出本分的想法,形容人不切实际地追求不可能得到的事物或地位,含贬义。
神魂颠倒 [ shén hún diān dǎo ] 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多形容对某一事物入迷着魔。
鱼与熊掌 [ yú yǔ xióng zhǎng ] 鱼和熊掌都是珍贵的食物,常比喻难以兼得的美好事物或不同的选择,指两者不可同时获得,需做出取舍。
宁缺毋滥 [ nìng quē wú làn ] 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
半路夫妻 [ bàn lù fū qī ] 指男女双方在之前的婚姻关系结束后,中途结合组成的夫妻,也泛指非初次结婚而结合的夫妻。
一来一往 [ yī lái yī wǎng ] 形容双方互相往来或互相配合,也指动作、言语等相互回应,交替进行。
焦虑不安 [ jiāo lǜ bù ān ] 指内心焦急忧虑,情绪烦躁不安,无法平静下来,常因担忧某事或处于压力状态而产生。
长吁短叹 [ cháng xū duǎn tàn ] 指因烦恼、苦闷或忧伤而不时长声、短声地叹气,形容心情愁郁、唉声叹气的状态。
畏首畏尾 [ wèi shǒu wèi wěi ] 前也怕,后也怕。形容顾虑重重,胆小怕事。
能上能下 [ néng shàng néng xià ] 指人在职务、地位或境遇等方面,既能担任较高的职位或处于优势状态,也能接受较低的职位或处于劣势状态,形容心态豁达,适应能力强,不固执于身份地位。
大惊小怪 [ dà jīng xiǎo guài ] 形容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或慌张,强调反应过度,把平常事看得过于严重。
落草为寇 [ luò cǎo wéi kòu ] 指逃入山林做强盗(多因生活所迫或反抗压迫而走上武装反抗的道路,现多含贬义)。
得心应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心里怎么想,手上就能怎么做,形容技艺纯熟或做事非常顺利,也指处理事情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做某事,多形容人对事业、工作等全身心投入,耗尽精力。
万全之策 [ wàn quán zhī cè ] 指极其周全、没有任何漏洞的计策或办法,形容计划周密,能确保万无一失。
言之凿凿 [ yán zhī záo záo ] 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木已成舟 [ mù yǐ chéng zhōu ] 树木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调兵遣将 [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 指调动军队、派遣将领,也泛指调动、安排人力,形容指挥者对人力或资源进行统筹调配的行为。
矢口抵赖 [ shǐ kǒu dǐ lài ] 指一口咬定,坚决不承认事实(多指过错或罪行),通过强行否认来推卸责任,强调态度强硬且毫无依据地拒绝承认。
争权夺利 [ zhēng quán duó lì ] 争夺权力和利益。
招摇撞骗 [ zhāo yáo zhuàng piàn ] 撞骗:寻机骗人。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对答如流 [ duì dá rú liú ] 指回答问题像流水一样流畅自然,形容思维敏捷、口才好,应答迅速而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