炰鳖脍鲤 páo biē kuài lǐ
1. 拼音:páo biē kuài lǐ
2. 意思:指烹煮鳖肉、细切鲤鱼,形容珍美的宴席或丰盛的菜肴,多用以指代美味佳肴。
3. 出处:《诗经·小雅·六月》:“饮御诸友,炰鳖脍鲤。”毛传:“炰,烹也;脍,切也。”
4. 近义词:
山珍海味:山野和海洋中的珍稀美味,泛指丰盛名贵的菜肴。
美味佳肴:精致可口的食物,形容宴席丰盛或食物可口。
琼浆玉食:用美玉制作的食物,比喻奢华珍美的饮食。
珍馐美馔:珍贵而美味的食物,多指宴席中的精美菜肴。
5. 反义词:
粗茶淡饭:简单普通的饮食,形容生活简朴。
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食不果腹:食物不足以填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布衣蔬食:穿粗布衣服,吃简单蔬菜,指生活俭朴。
6. 例句:
古人设宴讲究炰鳖脍鲤,而今人更追求饮食的健康与简约。
诗经中“炰鳖脍鲤”的描述,展现了古代贵族宴席的丰盛。
这场家宴虽无炰鳖脍鲤,却因充满亲情而胜过珍馐。
他虽常食炰鳖脍鲤,却总怀念故乡粗茶淡饭的滋味。
宴会上炰鳖脍鲤罗列满堂,宾客却更倾心于几道家常小菜。
书中描绘的宫廷盛宴,炰鳖脍鲤之外更有百种珍奇美食。
古人以炰鳖脍鲤待客,既显诚意,亦彰饮食文化之雅。
纵使炰鳖脍鲤摆满桌,若无知心人相伴,亦觉食之无味。
饮食文化中,炰鳖脍鲤代表的不仅是美味,更是礼仪的象征。
现代人追求养生,即便面对炰鳖脍鲤,也更注重膳食均衡。
成语词典:炰鳖脍鲤
脍炙人口 [ kuài zhì rén kǒu ] 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原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
炰鳖脍鲤 [ páo biē kuài lǐ ] 指珍美的馔食。
援鳖失龟 [ yuán biē shī guī ] 比喻得不偿失。
瓮中捉鳖 [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 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将虾钓鳖 [ jiāng xiā diào biē ] 比喻占人便宜。
鱼鳖海怪 [ yú biē hǎi guài ] 在海洋中生活的怪物。
跛鳖千里 [ bǒ biē qiān lǐ ] 《荀子·修身》:“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跬步:半步)意思是跛脚的鳖不停地走,也能走千里地,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
鸿消鲤息 [ hóng xiāo lǐ xī ] 指断绝音信。亦指死。
鼋鸣鳖应 [ yuán míng biē yìng ] 比喻互相感应,一倡一和。
证龟成鳖 [ zhèng guī chéng biē ] 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流脍人口 [ liú kuài rén kǒu ] 指(诗文等)被人广为传颂称美。
卧冰求鲤 [ wò bīng qiú lǐ ]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王祥 ﹞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 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事亦见《晋书·王祥传》。又记 王延 为继母叩凌求鱼,楚僚 为继母卧冰求鱼,故事略同。后遂以“卧冰求鯉”为孝亲的典实。亦省作“卧冰”。《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泣竹卧冰也不及,百年侍養莫交虧。”宋 梅尧臣《胡夫人挽歌》:“誰復向寒月,卧冰求鯉魚?”明 沈受先《三元记·及第》:“憶昔卧冰求鯉,泣竹筍生,第恐難成。”聂绀弩《谈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至于专门讲些繁文缛节,如所谓昏定晨省,冬温夏凊之类,或作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如卧冰埋儿之类的,正和挖空心事来虐待父母的人一样,连一个也没有。”峻青《海啸》第三章:“我一定对你老人家克尽孝道,即使卧冰求鲤,割股事亲也决不在话下。”
识龟成鳖 [ shí guī chéng biē ] 鬼:即乌龟;鳖:即甲鱼。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莼羹鲈脍 [ chún gēng lú kuài ]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神来之笔 [ shén lái zhī bǐ ] 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也用来形容突然想出的绝妙思路或办法等。
呼之欲出 [ hū zhī yù chū ] 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能从画中走出来;也指文学作品中人物刻画十分生动,或事情即将揭晓、出现。
遗臭万年 [ yí chòu wàn nián ] 坏名声流传下去,永远被人所唾骂。
各自为政 [ gè zì wéi zhèng ] 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长话短说 [ cháng huà duǎn shuō ] 把要用很多话才能说完的事用简短的话说完,强调简洁明了地表达核心内容,避免冗长繁琐的叙述。
万事如意 [ wàn shì rú yì ] 指一切事情都符合心意,形容事情进展顺利、称心如意,多用作祝福他人的吉祥话语。
天寒地冻 [ tiān hán dì dòng ]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谆谆告诫 [ zhūn zhūn gào jiè ] 恳切耐心地劝告。
残枝败柳 [ cán zhī bài liǔ ] 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也指残败的柳枝。
近水楼台 [ jìn shuǐ lóu tái ] 宋代俞文豹《清夜录》引宋人苏麟诗,“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喻因接近某人或某事物而处于首先获得好处的优越地位。
不知去向 [ bù zhī qù xiàng ] 指不知道人或事物消失在何处,下落不明,无法找到其踪迹或去向。
拖家带口 [ tuō jiā dài kǒu ] 指带着一家老小(多含负重或不便的意味),形容人在迁徙、奔波或生活中需照料家庭全体成员的状态。
整装待发 [ zhěng zhuāng dài fā ] 指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形容准备工作完成,随时可以行动。
逃之夭夭 [ táo zhī yāo yāo ] 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的谐音,指逃跑得无影无踪。
另有企图 [ lìng yǒu qǐ tú ] 指心中隐藏着除此之外的其他打算或目的,多含贬义,暗示其意图并非表面呈现的那样单纯,可能带有不可告人的动机。
油然而生 [ yóu rán ér shēng ]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油然:自然而然。
清清楚楚 [ qīng qīng chǔ chǔ ] 形容事物清晰明白,容易辨识,或说话、做事条理清楚,不模糊。
赏罚严明 [ shǎng fá yán míng ]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清楚明白。
登高一呼 [ dēng gāo yī hū ] 指站在高处大声呼喊,比喻有影响力的人发出倡议或号召,引起众人响应。
一般见识 [ yī bān jiàn shi ] 指不与他人在琐碎或不重要的事情上计较、争执,多用来劝诫人宽宏大量,不必与见识浅薄或行为不当的人计较。
刻不容缓 [ kè bù róng huǎn ] 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言传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绞尽脑汁 [ jiǎo jìn nǎo zhī ] 费尽脑筋。形容苦思积虑,费尽心思,想尽办法。
多此一举 [ duō cǐ yī jǔ ] 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
天下大乱 [ tiān xià dà luàn ] 天下:指中国或世界。全国或全世界的局势动荡不安。
优柔寡断 [ yōu róu guǎ duàn ] 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好心好意 [ hǎo xīn hǎo yì ] 指怀着善意。
晚节不保 [ wǎn jié bù bǎo ] 指人到晚年不能保住自己的节操,也泛指到了最后关头未能保持住应有的品德。
转眼之间 [ zhuǎn yǎn zhī jiān ] 形容时间极短,一瞬间就过去了。
荼毒生灵 [ tú dú shēng líng ] 指残害人民。荼毒:毒害、残害;生灵:指百姓。
点头哈腰 [ diǎn tóu hā yāo ] 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
照本宣科 [ zhào běn xuān kē ] 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寄人篱下 [ jì rén lí xià ] 寄:依附。篱:篱笆。依附于他人篱笆下。原指文章著述因袭他人。后比喻依附别人,不能自立。
随波逐流 [ suí bō zhú liú ] 指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和主见,盲目地附和别人或跟随潮流,缺乏独立思考与行动。
砸锅卖铁 [ zá guō mài tiě ] 砸了锅去卖废铁。表示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常用来形容为了做某件事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心狠手辣 [ xīn hěn shǒu là ]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