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剪烛 xī chuāng jiǎn zhú
西窗剪烛的意思
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1. 【解释】: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2. 【出自】: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亲友聚谈
西窗剪烛的近义词
剪烛西窗
成语词典:西窗剪烛
窗明几净:窗户明亮,桌子干净。形容屋里明亮整洁。几(jī)。
喝西北风:指没有东西吃;挨饿。
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东拉西扯:形容说话没有中心或条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风烛残年:比喻随时 可能死亡的晚年。风烛:风中燃烧的蜡烛。
声东击西: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扬言。
中西合璧: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西装革履: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说东道西: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东倒西歪:形容行走、坐立时身体歪斜或摇晃不稳的样子。
东窗事发: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秦桧对他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见于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二·东窗事发》)后来用“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也说东窗事犯。
指东画西: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东拼西凑:比喻零乱地加以拼凑。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东西南北: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洞房花烛:形容结婚的景象。
夕阳西下: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日薄西山: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刘氏,李密的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太阳靠近西山,将要落下。比喻衰老的人临近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快要灭亡。薄:迫近。
洞隐烛微:形容目光犀利,观察事物深刻透彻。
东躲西跑: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扣盘扪烛:扣:敲;扪:摸。比喻不经实践,认识片面,难以得到真知。
东撙西节:指从各方面节省。
雪窗萤火:比喻勤学苦读。同“雪窗萤几”。
马策西州: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 卒前扶病还都经 西州 门,安 死,其甥 羊昙 伤痛,“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后因以“马策西州”为痛悼死者之典。
西山日迫: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涂东抹西: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东劳西燕: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东零西散:形容零落分散。
东封西款:谓边境罢战修好。封,封爵;款,归顺。
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秉烛达旦:出自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三》,字面意思是点着蜡烛一直熬到早晨,比喻人辛勤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
东挨西问:挨:接近。形容四处打听、寻问。
东作西成:犹言春种秋熟。
东迁西徙:指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东躲西逃: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铁窗风味:指监牢里囚犯的生活。
东眺西望:眺:向无处看。向东西两面眺望。
东兔西乌: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烛尽光穷:蜡烛燃尽,烛光消失。比喻人死后意识也消灭。
火烛银花: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朝东暮西: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花烛红妆:花烛:彩色的蜡烛。点上彩色的蜡烛,穿着红艳的礼服。指婚礼。
无幽不烛:黝暗处无不被照亮。比喻明察隐微。
净几明窗:净:干净;几:小桌子。形容房间干净明亮。
北窗高卧:比喻悠闲自得。
西歪东倒:歪:偏斜。指身不由己,倾斜不稳。也形容物体倾斜不牢固。
东扭西歪:嘴唇不停地做怪样而实际并未说话。
火光烛天: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东行西步:谓举动失措,行无定向。
待月西厢:指情人私相约会。
东抄西转:谓频频转弯,抄近便的路走。
西食东眠:在西家吃饭,在东家睡觉。比喻贪利的人企图兼有两利。
推东主西:犹言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裁云剪水: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指东话西:犹言东拉西扯。指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双瞳剪水:瞳:瞳孔,指眼睛。形容眼睛清澈明亮。
东走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勿剪之惠:比喻使人难忘的恩惠。
东跑西奔:奔:急走,跑。指到处奔波。
玉烛调和:指天地四时之气和合调顺。
东涂西抹: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烛照数计:用烛照着,按数计算。比喻料事准确。
东捞西摸:指盲目地四处求索。
西市朝衣:西市:指北京菜市口,明、清两代在那里处决犯人;朝衣:古代官员上朝时所穿的礼服。指大臣被杀。
什伍东西:什伍:纵横错杂。原指南斗六星,牵牛六星,箕四星等分布得杂乱无章。后多形容事物错杂纷乱。
说东忘西:说了这样忘了那样。形容记忆力差。
东诳西骗:形容到处说谎欺骗。
西风斜阳:形容秋天傍晚的景象。
文东武西:旧时文武官员站班,文官居东,西向,武官居西,东向。始于 汉 叔孙通 所定朝仪。《汉书·尹翁归传》:“会 田延年 为 河东 太守,行县至 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 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明史·礼志十》:“成化 十四年定,在外总兵、巡抚官位次,左右都督与左右都御史并,都督同知与副都御史并,都督僉事与僉都御史并,俱文东武西。”参阅《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西邻责言:西邻:西部的邻国;责言:问罪的话。原指秦国(在西)向晋国(在东)问罪。后泛指别人的责备。
拉东补西:多指欠债,左支右绌这几年,就靠拉东补西过日子,借东家还西家。
秉烛夜读:原意为黑夜里点起蜡烛,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
星牖月窗:牖:窗户。指岩洞石窟前通光的孔窍。
东鸣西应:指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同窗故友:同窗:同学。老同学,老朋友。
隔窗有耳:隔着窗有人偷听。指墙外有人偷听,秘密泄漏。
东完西缺:指短缺,不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