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舍牛 qí wáng shě niú
1. 拼音:qí wáng shě niú
2. 意思:原指齐王看到牛即将被宰杀时因不忍心而舍弃用它来祭祀,后形容人有恻隐之心,表现出对生命的怜悯与仁爱。
3.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4. 近义词:
恻隐之心:对遭受苦难的人产生同情怜悯的心情,侧重内心的慈悲情感。
仁民爱物:对百姓仁爱,对万物爱惜,体现博爱与宽厚的胸怀。
宅心仁厚:心胸中存满仁爱与宽厚,形容人的品性善良仁慈。
心存不忍:内心对他人或事物的遭遇感到不忍,不愿其承受痛苦。
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苦难、他人的不幸感到悲伤怜悯,强调对众生的关怀。
5. 反义词:
冷酷无情:冷漠苛刻,缺乏同情心,对他人痛苦毫不在意。
麻木不仁: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缺乏怜悯之心。
心狠手辣:心肠凶狠,手段毒辣,做事残忍无情。
铁石心肠:心肠像铁石一样坚硬,形容人冷漠无情,不为所动。
残暴不仁:行为残忍暴虐,缺乏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冷酷苛刻。
6. 例句:
他虽身居高位,却有齐王舍牛的仁心,常对底层百姓施以援手。
故事中齐王舍牛的举动,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精髓。
看到流浪动物蜷缩在角落,她心中涌起齐王舍牛般的怜悯,立刻将其带回家。
这位慈善家齐王舍牛的胸怀,让无数贫困学子得以重返校园。
古人推崇齐王舍牛的仁爱,至今仍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标杆。
剧中角色因目睹战争惨状而触发齐王舍牛之念,从此投身和平事业。
老师讲解《孟子》时,以齐王舍牛为例,阐释“性本善”的哲学思想。
他在决策时总会顾及弱势群体,颇有齐王舍牛的恻隐之情。
这幅古画描绘了齐王舍牛的场景,画面中君王的悲悯神态栩栩如生。
真正的君子当如齐王舍牛,以仁爱之心对待世间万物。
成语词典:齐王舍牛
百花齐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舍己为人 [ shě jǐ wèi rén ] 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九牛一毛 [ jiǔ niú yī máo ]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齐头并进 [ qí tóu bìng jìn ] 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汗牛充栋 [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举案齐眉 [ jǔ àn qí méi ] 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
舍本逐末 [ shě běn zhú mò ]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吴牛喘月 [ wú niú chuǎn yuè ] 吴地(江淮一带)的水牛害怕酷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大口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
并驾齐驱 [ bìng jià qí qū ]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依依不舍 [ yī yī bù shě ] 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
牛毛细雨 [ niú máo xì yǔ ] 指细而密的小雨。
恋恋不舍 [ liàn liàn bù shě ] 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退避三舍 [ tuì bì sān shè ]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牛山濯濯 [ niú shān zhuó zhuó ] 濯濯:光秃,无草木的样子。牛山上光秃秃的。形容山区林木被砍伐殆尽。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头顶光秃秃的样子。
混世魔王 [ hùn shì mó wáng ] 原是佛教用语,指扰乱世界、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的人。后也用来比喻异常顽劣、到处胡作非为的人。
对牛弹琴 [ duì niú tán qín ]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该成语体现出一种沟通双方无法相互理解的状态,一方的话语或行为没有得到另一方的回应或理解。
万马齐喑 [ wàn mǎ qí yīn ]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喑:哑。
舍生取义 [ shě shēng qǔ yì ] 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用舍行藏 [ yòng shě xíng cáng ] 用:任用;舍:不用;行:做事;藏:隐退。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这是儒家对于出仕或退隐的处世态度。
打家劫舍 [ dǎ jiā jié shè ] 指成群结伙公开地到人家里抢夺财物。
钻牛角尖 [ zuān niú jiǎo jiān ] 比喻固执地陷入某一狭窄的思路或问题中,不知灵活变通,过分纠结于无意义的细节或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张王赵李 [ zhāng wáng zhào lǐ ] 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舍己救人 [ shě jǐ jiù rén ] 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齐心协力 [ qí xīn xié lì ]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洪福齐天 [ hóng fú qí tiān ] 指福气极大,如同与天齐平,多用来祝福或称赞人福气极深厚,含褒义。
舍近求远 [ shě jìn qiú yuǎn ] 舍弃近的,追求远的,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
魂不守舍 [ hún bù shǒu shè ] 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灵魂仿佛离开了身体,注意力无法集中。
双管齐下 [ shuāng guǎn qí xià ] 原指手握两支笔同时作画,后比喻为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同时从两个方面或采用两种方法共同进行。
庖丁解牛 [ páo dīng jiě niú ]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目无王法 [ mù wú wáng fǎ ] 指不把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形容人胡作非为,毫无顾忌地违反法律和规则。
左邻右舍 [ zuǒ lín yòu shè ] 指左右相邻的街坊邻居,也泛指附近的人或家庭。
牛郎织女 [ niú láng zhī nǚ ] 原指神话中由牵牛星和织女星演化而来的一对恋人,后用来比喻因种种原因分隔两地、难以相聚的夫妻或情侣,也泛指爱情受阻、聚少离多的情感关系,蕴含对分离的无奈与对团聚的期盼。
牛头马面 [ niú tóu mǎ miàn ] 原指佛教中地狱里的鬼卒,现多用来比喻容貌怪异、行为凶恶的人,含贬义。
舍我其谁 [ shě wǒ qí shuí ] 表示除了自己还有谁能担当,形容人敢于担当、自信满满,认为某事非自己莫属,侧重展现强烈的使命感与自信心。
牛刀小试 [ niú dāo xiǎo shì ] 比喻有大本事的人先在小事情上施展才能,也指初次尝试就展现出不凡的能力,含褒义。
牛鬼蛇神 [ niú guǐ shé shén ] 原指虚幻怪诞的形象,后多用来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或丑恶事物。
鞭打快牛 [ biān dǎ kuài niú ] 指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让它走得更快,比喻对能力强的人要求更高,加重其负担,或过度使用有能力的人,导致其压力过大。
吹牛拍马 [ chuī niú pāi mǎ ] 指用虚假的言语夸大自己或他人,以阿谀奉承的方式讨好别人,形容说话浮夸、刻意谄媚的行为。
牛高马大 [ niú gāo mǎ dà ] 形容人身材高大强壮。
天王老子 [ tiān wáng lǎo zǐ ] 比喻权力极大、地位极高的人(多含调侃或不服气的语气),也用于强调某事不容改变或某人做事不顾忌权威。
鸡口牛后 [ jī kǒu niú hòu ] 《战国策·韩策一》:“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意思是宁可在小者之前,不在大者之后。后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受人支配。
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指雕刻时一直刻下去不放弃,比喻做事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强调无论困难多大都要坚持到底的决心。
气冲斗牛 [ qì chōng dǒu niú ] 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参差不齐 [ cēn cī bù qí ] 形容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可用于事物的外在形态或抽象的水平、能力等方面。
强聒不舍 [ qiǎng guō bù shě ] 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牛骥共牢 [ niú jì gòng láo ] 骥:好马。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
三管齐下 [ sān guǎn qí xià ] 原指用三支笔同时作画,后比喻多种方法或途径同时实施,从不同方面协同处理问题,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霸王风月 [ bà wáng fēng yuè ] 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抛家舍业 [ pāo jiā shè yè ] 指舍弃家庭和事业,形容为了某种目的(如追求理想、逃避现实等)而放弃原本稳定的家庭生活与职业。
王公贵人 [ wáng gōng guì rén ] 泛指达官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