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 chèn huǒ dǎ jié
趁火打劫的意思
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1. 【解释】: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2.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经转山洞而去。”
3. 【示例】:等警察赶到时,那几个趁火打劫的流氓早已逃走了。
4.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同乘人之危
趁火打劫的近义词
墙倒众人推、见死不救、乘人之危、乘虚而入、顺手牵羊、趁人之危、乘机打劫、袖手旁观、浑水摸鱼、落井下石、攻其不备、混水摸鱼、避坑落井、雪上加霜、打家劫舍、有机可乘
趁火打劫的反义词
见义勇为、普渡众生、解衣衣人、劫富济贫、除暴安良、雪中送炭、扶危济困、锦上添花、济困扶危、好善乐施
成语词典:趁火打劫
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
水深火热:比喻百姓生活异常艰难痛苦。
火烧眉毛:比喻非常急迫:~眼下急。这是~的事儿,别这么慢条斯理的。
火冒三丈:形容怒气特别大。
心急火燎: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也说心急如焚、心急如火。
稳扎稳打:稳当而有把握地打仗(扎:扎营)。
满腔怒火:满腔怒火是心中非常生气的意思。形容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熊熊大火:形容火势旺盛而猛烈。
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炉火纯青: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趁热打铁:就着铁烧红的时候锻打。比喻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
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
如火如荼:《国语·吴语》:“…望之如荼…望之如火。” 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气势旺盛或热烈。荼(tú):一种茅草的白花。
乔装打扮:改变服饰,装扮成另外模样,以隐瞒身份(现多含贬义)。
无精打采:没精打采。
倒打一耙:比喻不仅拒绝对方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屈打成招:清白无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认。
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薪:柴草。
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指坏的)。
插科打诨:指戏曲演出中穿插一些滑稽的动作和谈话,引人发笑。科:戏曲演员的动作表情。诨(hùn):开玩笑的话。
火中取栗: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自己脚上的毛被烧掉,栗子却都被猴子给吃了(见于法国拉·封登[Jean de La Fontaine]的寓言)。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杀人放火: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一网打尽:比喻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一个也不漏。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四:“刘待制元瑜既弹苏舜钦,而连坐者甚众,同时俊彦为之一空。刘见宰相曰:‘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干柴烈火:比喻一触即发的形势,也比喻情欲正盛的男女。
十万火急: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劫数难逃:佛家用语,命中注定的灾祸。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
拳打脚踢:用拳打,用脚踢。形容痛打。
打家劫舍:指成群结伙公 开地到人家里抢夺财物。
风吹浪打: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也形容风浪很大。
不打自招:旧指没有用刑就招认了自己的罪行。现比喻无意中说出自己干的坏事或泄露了自己不好的想法。
火居道士:不出家,可娶妻的道士。
打情骂俏:男女间用轻佻的言语动作挑逗戏弄。
打击报复:打击:攻击。用敌对的态度回击对方。
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
竹篮打水: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雷打不动:形容坚定,不可动摇:他每天早晨坚持跑步,~。
风吹雨打: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黑灯瞎火:形容黑暗没有灯光:楼道里~的,下楼时注意点儿。也说黑灯下火。
趁火打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洞若观火:形容看得 非常清楚明白。
万劫不复:表示永远不能恢复(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万劫就是万世的意思)。
放火烧山: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薪火相传:原指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刀山火海:比喻非常艰险和困难的地方。也说火海刀山。
关门打狗:比喻将对方控制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然后进行有效打击。
劫富济贫:劫:强取;济:救济。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油煎火燎:形容非常焦急:孩子病得很重,母亲急得~的。
敲锣打鼓:指欢庆祝贺。
打抱不平:遇见不公平的 事,支持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天打雷劈: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鸡飞蛋打:鸡飞走了,蛋也打破了。比喻两头落空,毫无所得。
趁人之危:利用别人有困难时加以要挟或陷害。
误打误撞:指事先未经周密考虑。
赴汤蹈火:晋嵇康《与山 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形容不畏艰险,奋不顾身:为了解救被俘的同志,我们~,在所不辞。汤:滚开的水。蹈:踩。
棒打鸳鸯:用木棒打散一双鸳鸯。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
火上浇油:也说火上加油。比喻使别人更加愤怒,使事态更加严重。
惹火烧身:引火烧身
火树银花:形容灯光和烟火灿烂绚丽。多用于节日夜晚。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万家灯火: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抱薪救火:用抛掷木柴击火的办法灭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抱:抛掷。薪:柴草。
鞭打快牛:比喻对工作越勤奋、贡献越大的人或单位越是高要求、压任务,而爱护不够:如果再不解决~问题,消极作用将会更大。
打草惊蛇:明郎瑛《七修 类稿》卷二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后用以比喻做事不谨慎,行迹泄露,使对方有所警觉。
打退堂鼓: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现在比喻做事中途退缩:有困难大家来帮你,你可不能~。
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的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必然遭到应得的惩罚。
风风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他~地闯了进来。
大打出手: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火眼金睛:《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被放在八卦炉里锻炼,他那一双被炉烟熏红的眼叫做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魔鬼怪。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
歪打正着:比喻方法本来不恰当,路子本来不对,却侥幸地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势如水火: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
在劫难逃: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逃也逃不脱(迷信)。现在借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以火救火: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打里打外:[北方口语]比喻又要管家里的事,又要对付外面的事。
香火鼎盛:形容人很多.
水火不辞:指不避艰险。同“水火不避”。
雪窗萤火:比喻勤学苦读。同“雪窗萤几”。
万劫不朽:永远也不会衰落。
大动肝火:指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