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砖学士 bā zhuān xué shì
八砖学士的意思
谓 唐 李程。
谓 唐 李程 。
谓 唐 李程 。
《新唐书·李程传》:“学士入署,常视日影为候, 程 性懒,日过八塼乃至,时号‘八塼学士’。”塼, 宋 王谠 《唐语林·容止》作“砖”。参见“ 八花塼 ”。
成语词典:八砖学士
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八仙过海:谚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各显其能’)”,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人们从~来到北京。我们小组里的人来自~。
七上八下:也说七上八落。形容心神不定。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添砖加瓦:比喻为宏伟的事业做一点小小的贡献:我们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
四平八稳: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地上~地堆放着各种农具。
牙牙学语: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幼儿的早期教育从~阶段开始。
正儿八经:很正经;严肃认真:他是个~的庄稼人。咱们~地请他来吃顿饭。
礼贤下士:指帝王、大臣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敬重、结交有德有才的人。礼贤:尊敬贤者。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一般有才能的人。
才疏学浅:见识少,学问不深(多用于自谦)。
仁人志士:仁爱而有节操的人。
千儿八百:一千左右。
不学无术:既没有学问,也没有本领。《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通“无(wú)”)术,暗于大理。”
块儿八毛:一元钱或比一元钱略少。也说块儿八角。
火居道士:不出家,可娶妻的道士。
十有八九: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胡说八道:胡说
品学兼优: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七七八八:犹言差不多。
老八辈子:形容年代久远或古老、陈腐:这是~的话了,没人听了。
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
学无止境: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半斤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鹦鹉学舌:鹦鹉学人说话,比喻别人怎样说,他也跟着怎样说(含贬义)。
杂七杂八:形容多而杂。
七老八十:七八十岁,指年纪很老:别看他~的,身体硬朗着呢。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自己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七拼八凑:指把零碎的东西拼凑起来。引申为胡乱凑合。
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方便。《子华子·晏子问党》:“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达。”
身先士卒: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多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有识之士:有见识的人;有眼光的人。
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乱七八糟:形容混乱;乱糟糟的:稿子涂改得~,很多字都看不清楚。他越想越没主意,心里~的。
七嘴八舌:人多口杂,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
博学鸿儒:学识渊博的学者。“鸿儒”是指大儒,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八拜之交:拜把子(旧时结为异姓兄弟)的关系。
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多而敞亮。现形容为人处世圆滑,对各方面都敷衍得很周到。
却客疏士:比喻囿于地方观念,不用外来的人,也不用有才能的人。指妒贤嫉能。
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推贤下士: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
零七碎八:犹言零七八碎。零碎而纷乱。
轻财敬士:指轻视钱财,重视士人。同“轻财重士”。
八面受敌: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
处士横议:处士:古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横议:放肆地进行议论。没有做官的读书人纵论时政。
五行八作:泛指各种行业(作:作坊)。
三臡八菹:泛指精美的肴馔。亦借喻精美的诗文。
诠才末学: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志士仁人:也说仁人志士。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八万四千: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选士厉兵:厉:磨;兵:武器。挑选士兵,磨利武器。
贻误后学:后学:后来的学习者。错误遗留下去,使后来学习的人受到不好的影响。
七青八黄:指钱财。
八字打开:象“八”字那样,撇、捺向两边分开。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却走歪门邪道。也形容门路很宽。
七疮八孔:窟窿多。比喻经济上负债累累。
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七事八事:形容事情多而杂乱。
曲学阿世: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
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指众多的学生。
高人雅士: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
端人正士:指端庄正直的人。
八荒之外: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八府巡按: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
四至八道: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真才识学:指有本领,博学多才的人。
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家学渊源:家学:家中世代相传的学问;渊源:原指水源,比喻事情的本源。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七推八阻:比喻有意为难。
好学深思:好学而心细,勤于思考。比喻心力并用。
贫士市瓜:比喻以言谈和外貌取人。
隶首之学:指算术,算学。清 俞樾《<显志堂集>序》:“先生治經,通小學,故不爲浮詞,尤精隸首之學,能推而行之,清丈之法生焉。”参见“隸首”。